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提要修辞批评是一个系统地探讨和阐释修辞行为的过程。采用新修辞学的定义,解读社会生活。因为今天的修辞不再是我们过去所理解的那种修辞,即不是“修辞手法”意义上的“修辞”,而是界定在运用话语和象征来达到某种目的话,那么我们的研究对象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文化现象。我们的生活环境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象征环境,也就是一个修辞环境。因此,修辞批评的意义就在于帮助我们理解我们生活中这些文本的意义。本世纪60年代以来,修辞学批评由一种模式演化成了多种,其中成为主流的批评范式有:新亚里士多德主…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同行都知晓,所谓新闻批评,是新闻媒介就经济文化建设、改革开放、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人民内部的缺点、错误所作的报道和评论。其中既有自上而下的批评,但更大量的是自下而上的批评,包括重大问题的决策和执行中的问题,干部作风问题,职业道德问  相似文献   

3.
搞批评报道要讲究策略■王丽玲新闻批评在新闻舆论监督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新闻传播主要工具之一的报纸,更要正确而充分地发挥批评报道这一手段,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某些错误、过失向人民作彻底交代,对社会经济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进行揭露,“...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改革、开放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新闻媒介也应该更开放一些,在社会生活尤其在政治生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今年5月,《中国青年报》对共青团全国十二大的报道就比较开放。通过这些报道,公众很自然地看到,这次全国团代会是历史上最开放、最民主的一次大会。民主政治的建设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次到位。这样报道,对思想较僵化的同志是一个促动;对那些对民主期望过高过急的同志,也是一次生动的教育. 新闻媒介的开放,还应表现在进一步加强对各级领导机构和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直言不讳地揭露和批评社会的黑暗面。党内有不正之风、社会有阴暗面是客观存在的,公众对此早已深恶痛绝。新闻媒介的批评和揭露,对民愤是一种宣泄渠道,对各级干部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和触动。这样做,公众不仅会看到我  相似文献   

5.
新的开拓──读席文举的《新闻批评心理学》梁振明在新闻作品的多种式样中,新闻批评有其特殊的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正当的新闻批评对社会生活来说,是去病疗毒的良药,是振聋发聩的警钟。正因为新闻批评有其特殊的社会功效,所以一篇好的新闻批评一出来,往往会引起...  相似文献   

6.
浅谈批评报道的选择艺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露 《记者摇篮》2004,(2):54-54
批评报道作为舆论监督的主要载体是新闻传媒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它所形成的舆论监督是一股潜能巨大的传播力量,既可以对社会生活发挥积极的建设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也可以对社会现状构成消极的破坏作用。优秀的批评报道,不仅使受众能了解到社会的种种消极因素和阴暗面,更使人们坚定了惩恶扬善、积极上进的  相似文献   

7.
政治讽刺漫画,顾名思义,就是指直接干预评议现实社会生活中丑恶腐败现象的漫画。英国著名漫画家大卫·罗说:“一个漫画家的主要精神是攻击,而不是拥护。”日本著名文艺批评家厨川白村也说:“凡漫画的本质都在里面含有严肃的‘人生的批评’,而外面却装着笑这一点上。”鲁迅先生曾经把漫画比作“匕首”等。这些都是在说,漫画的主要社会功能是批评。既然是批评,使用起来一定要把握分寸,该批评什么,不该批评什么,要心中有数,也就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切忌拎着“刀子”乱砍,不要面对社会的“罪恶和弊端”,瞎忙乎一阵子,到头来落个“主题…  相似文献   

8.
时 下 ,“大众批评”悄悄热了起来。所谓“大众批评” ,是指在大众传媒上大众针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人和事的批评文章。出现这种情况 ,一方面是报纸等媒体为刊登这些批评言论提供了较充足的版面空间 ,以充分满足广大读者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是这些批评文章一改以往的批评文章不痛不痒的老毛病 ,开门见山 ,直陈假恶丑事 ,一针见血 ,颇为痛快淋漓。这些“批评家”们并非专业的杂文家或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 ,而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的平民百姓 ,以他们的智慧和眼力去思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切 ,对那些有悖于公平公正、良知正义的事 ,发出直…  相似文献   

9.
选择题材要有"度"社会是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舆论监督所承担的责任就是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有力的批评,并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工作得到推进。新闻媒介面对社会上的各种消极现象和工作中的失误,在对其进行批评时,首先要分析,看其是否有批评的价值。事件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是否要对其进行批评却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如果这个"度"把握不好,那么整个报道就会失之偏颇。为此,在考虑对事件进行批评时,除了必须顾及国家的政策、法律,顾及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顾及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之外,还要考虑到事件曝光后,对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利,对工作的推进有无帮助。特别是记者要努力提高法律水平,使报道有法律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世界是复杂的,人的爱好也千差万别。如何评价一部电视剧自然也是“百花齐放”。曾有人这样说,既然名之为艺术作品,自然以艺术标准第一,政治标准就得为前者服务了。这是一种为我们过去多次批评过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当然是不对的。艺术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政治生活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生活其它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之,作品内容与政治内容毫无丝毫瓜葛,那是不可想象的,只有轻重、强弱、直接间接之分,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我们不提文艺为政治服务,并非因之就否定文艺与政治的血肉联系。艺术作品是社会生活中的精神产品,它主要对人们的心灵产生作用,因此,否定艺术作品的任何社会作用,也是不对的。当前艺术思想极为活跃,这是好势头。那种坚持艺术标准第一、政治标准第二的观点是少见了。也有的观点并非这样明朗,呈现出比较复杂的现象,因之,我们对之进行探讨、分析,就需要更加细致深入.例如有人认为:艺术标准本身就包含有对内容的批评标准,不能仅仅理解为形式的标准,作品的艺术性,不单纯是一个形式问题,文艺批评的标准就是艺术标准。可以看出:这种观点很强调艺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报纸要不要开展批评?怎样正确地开展批评?批评在整个报纸宣传中占什么地位?怎样取得报纸批评的良好社会效果?这是新闻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广大报纸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主义报纸,表扬好人好事好风尚,宣传新成就,传播新经验,这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应当占主要的地位.但是,同时必须有批评,因为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假丑恶的东西,有不合理、不公  相似文献   

12.
官员腐败、司法不公、制假售假、黑恶势力危害一方等等,这些丑陋现象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新闻舆论监督,是各新闻媒体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做好批评报道,利用好这把利剑,让党和政府满意,引起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解决实际问题,是每个新闻人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促使所暴露的问题能最终得到妥善解决,为此,应把握好批评报道的“度” 一、选题的代表性 因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所暴露出来的社会生活问题是多方面的,所以选题必须具有代表性。 二、批评的客观性 因为准确的事实是有效实施舆论监督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隐性采访是相对于公开采访而言的,是记者不公开记者身份而对人物或事件进行采访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也有人称它为“微服采访”、“隐身(形)采访”、“暗访”、“私访”等。这种采访方式对批评各种不良现象、揭露社会黑暗面,有着极其特殊的作用。随着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加强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多样化,隐性采访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因此,隐性采访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重大的社会题材,由于种种原因,公开以记者的身份出现是难以接近采访对象的。有时即使接近了也难以获得真实情况,特别是生活中的“假、丑、恶”现…  相似文献   

15.
所谓强化批评报道的建设意识,就是要通过批评,将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从而进一步团结、鼓舞和激励人民为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目标努力奋斗。”强化批评报道的建设意识,应着眼于这样几个方面: 一、出发点不是“渲泄”,而是解决问题。批评报道应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新闻工作者的党性原则,把批评的出发点放在改进  相似文献   

16.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对社会公共政策、社会事态中的偏差行为进行披露,建议和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是新闻媒介的基本职能之一。而新闻采访受阻的情形也时有发生,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受到种种的限制,这一方面反映出了舆  相似文献   

17.
牛永刚 《当代传播》2007,(4):116-117
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民众通过新闻媒介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和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也是现代社会赋予新闻媒介的一种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舆论监督越来越成为传媒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上开设的栏目,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等,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原因,是这些栏目的报道敢于揭露时弊、惩恶扬善、开展批评报道,正确发挥了舆论的监督作用。所谓批评报道,即对社会错误或不良现象做事实陈述和说理评析的报道。批评报道相对于正面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一种有效形式。从内容上看,它以否定的态度揭露和批评社会生活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错误或不良现象,从而发挥新闻报道参与舆论监督的社会职能。批评报道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受众的青睐,个中意味不仅反映了批评报道本身所具…  相似文献   

19.
对监督功能,它的主要任务是对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不良现象、丑恶行为进行批评、揭露和监督,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受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等不正风气的影响,在新  相似文献   

20.
重要职责 义不容辞 报纸一定要有一点批评,而且应该是有影响的批评,这是党报及党报记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又是党和政府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张党报如果没有批评,就显得平淡,没有波澜,没有棱角。作为党报,对社会经济工作和生活中玩忽职守、置人民利益于不顾的官僚主义,对造成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