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在我国市场经济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背景中,大学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于社会伦理的重构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尤其显得重要和迫切.韦伯时职业伦理的研究,以“天职”为核心概念梳理了新教伦理的禁欲职业观,以宗教信仰的非理性与禁欲理性为双线交互的线索,构建了近现代资本主义精神.通过批判吸收韦伯职业伦理思想中的有益价值观念,对我国大学职业道德教育颇具借鉴意义.将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作为大学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核心基础,在学生生活中倡导群体理性的道德评价方式,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信仰,以构建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职业道德观.  相似文献   

2.
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意义 (一)塑造法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孙晓楼先生在《法律教育》一书中认为,法律人应当具有三种素质:一为法律道德,一为法律知识,一为社会常识。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培养法律人才的首要价值标准。法律职业伦理素养是法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人才应比社会一般公民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平,而且还要达到其特有的职业伦理标准。孙晓楼先生在为民国法律教育所作的规划中指出:有了法律学问,而没有法律道德,那不合乎法律的本质上的意义,也不合乎法律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商业伦理对市场经济有着巨大的助推作用,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既继承了传统商业伦理中公平、诚信的价值取向,又具备新形势下现代商业伦理的特色内涵.现代商业伦理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协调、现代经营方式、现代企业组织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它又强化了商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其伦理价值观内化为商业组织的人文精神和经营者的道德品格.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必须加强司法职业伦理的教育与培养,提高司法队伍整体水平和增强他们的伦理信念,培育当代合格的司法人员,提高司法实践水平,这有利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司法人员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5.
作为高校辅导员职业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职业伦理规范总和的辅导员职业伦理,为辅导员队伍的和谐建设以及辅导员工作的公正、高效提供了道德精神支持和制度保障.在经济体制改革、文化冲突的教育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面临伦理价值失衡、情感危机、片面追求业绩等问题,从道德制度建设、提高伦理道德素质、自我道德管理等层面提出辅导员职业伦理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职业伦理是协调职业环境中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手段,是伴随着社会工作的展开形成的,然而市场化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了诸多伦理道德冲突问题,并渗透到许多行业领域,导致职业伦理陷入困境.以科研人员为例,职业伦理陷入了环境冲突困境、角色冲突困境、利益冲突困境和价值观冲突困境.通过对这四种职业伦理困境的分析,从文化、道德、制度和理论建设方面探索了职业伦理脱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学好知识和技能,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一些伦理问题和道德困惑也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网扰。因此,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伦理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分析现实伦理问题的水平和进行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的能力,同样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职业伦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职业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从职业伦理的内涵,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的基本伦理原则及职业伦理建设几个方面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伦理秩序直接影响社会和谐。构建合理的伦理秩序无疑是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诉求。化解社会转型中的各种伦理无序和道德悖论,一方面要正视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状况,另一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支撑,给伦理秩序以合理的制度与规则安排;通过道德调整和道德教育的途径,维系伦理秩序,提升伦理秩序水平,最终走向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后半叶,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道德难题,传统伦理学,一直是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占统治地位,已不能满足解决实践中重大道德问题的要求,应用伦理学开始显现。1982年美国伦理学家里查德.T.诺兰等四位学者著《伦理学中的现实问题》、1997年中日学者实践伦理讨论会的论文集《应用伦理学的发轫》都是研讨这个问题的。目前,应用伦理主要涉及的范畴有社会伦理、经济伦理、科技伦理、生态伦理、政治伦理、婚姻家庭伦理、宗教伦理等。在社会伦理中包括法治伦理、管理伦理、职业伦理、组织(团体)伦理等。据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