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的形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他类实词相比,形容词重叠在形式上的突出特点是:重叠类型繁多、整体格式丰富、同一基式多样。重叠类型繁多主要与形容词基式的类别有关,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分别有它们独有的重叠格式,如AABB、BABA、BAA等格式,也有它们共有的重叠格式ABB式。整体格式丰富可以从词的构成、词的色彩等多角度考察,格式丰富的原因主要与词语义的对称性,句法的多功能性以及及语用的描写性有关。同一基式丰富指的是同一基式可以有多种重叠格式。  相似文献   

2.
东晋汉文佛典《中阿含经》中双音并列复合结构的语义复合关系有同义语素的组合、反义语素的组合和相关义语素的组合三种,每种之内又有名词性语素与名词性语素的组合、动词性语素与动词性语素的组合和形容词性语素与形容词性语素的组合等多种方式.语义关系上,有两个语素共同表义、两个语素融合后表义和仅有一个语素表义等.  相似文献   

3.
四言式“不A不B”结构,是汉语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法格式,由两个“不”搭配而成,有其特定的表意功能和使用规律。本文试就其形式特点、语义类型作一初步考察。至于非四言式“不A不B”结构,如“不打不相识”、“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等,在此暂不讨论。一、“不A不B”的形式特点1.A、B的谓词性。进入“不A不B”格式中的A、B具有形容词或动词的特性。有的A、B是形容词性的,如“不徐不疾、不阴不阳”中的“徐、疾”和“阴、阳”。有的A、B是动词性的,如“不瞅不睬、不依不饶”中的“瞅、睬”和“依、饶”。有的A、B原为名词…  相似文献   

4.
略论ABB式构词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现代汉语形容词ABB式构词法的起源和发展情况作了简明的勾勒,对其功能作了论述。《楚辞》中的ABB词型非现代汉语ABB式形容词的直接源头。ABB式形容词构词法初步形成于唐代,发展于五代和宋,完成于元曲。ABB式形容词性质上是状态形容词,结构上有A1BB和A2BB两种形式,功能上可作状语、定语,有时作谓语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词汇里有一类ABB式的形容词,它是由一个单音语素加上一个叠音后缀构成的。黄伯荣、廖序东先生把这类词归入合成词里的附加式,即由词根和一个叠音词缀构成,如“喜洋洋”“沉甸甸”等。ABB式的形容词应该怎样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现代汉语知识》第一册(1999年4月第1版)是这样表述的:“充当词缀的叠音语素不论原来是什么声调,都要变读阴平。”这类词语只有这样一种读法吗?笔者认为并非如此,ABB式的形容词应该有下面三种读法。  相似文献   

6.
状态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状态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及相关问题方琴0.引言0.1状态形容词是出朱德熙先生提出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一个次类(朱,1956、1982)、包括:(1)AA的式:小小的、高高的。(2)AABB式:干干净净、认认真真。(3)双音节形式:煞白、冰凉。(4)ABB式...  相似文献   

7.
解超迪 《现代语文》2013,(1):71-72,161
山西夏县方言的重叠名词从式,其构成形式多样,它是一些语素重叠后具有了名词的性质,这些语素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和数词.夏县方言的重叠名词从式的语义也很丰富,有自己独特的语义表达,可以表示程度、特指、生动等语义.  相似文献   

8.
蒋协众  杨利丹 《现代语文》2007,(12):102-103
一、"走X"用法的扩展情况 "走红"和"走俏"两词是由动词性语素"走"分别与形容词性语素"红"和"俏"构成的述补式复合词.起初,以这种方式构成的"走X"仅限于"走红"和"走俏"两个,近年来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9.
宜昌方言BBA式形容词极具地域特色,却少有人探讨其形成理据。通过词内理据分析,A是单音节性质形容词,并且具有易估量性和易感知性;绝大多数的B是半自由语素,意义较为实在,且可及性程度较高,B进入该式后需要变调。BB和A的凝合既与语法化有关,也与二者的语义相容有关,所提供信息的示证性程度在二者的结合中得以协调,最终构成偏正式和联合式两种格局。通过词外理据分析,可以得知BBA式的形成与人们的认知习惯、语用心理密不可分。宜昌方言BBA式形容词和ABB式形容词的相互转换也遵循着一定的理据,不能笼统地将BBA式视作ABB式的变体。  相似文献   

10.
黄州话中也存在以构形重叠等手段构成形容词生动形式的现象。本文探讨、归纳了黄州话形容词生动形式的各种格式:AA势儿;AA;ABB(儿)的;AA(子)B;AB—了;ABAB的;A里AB的;AABB(儿)的。同时分析了其格式意义、语法功能,同普通话形容词生动形式的异同,并将这些格式归纳为两大系列六个类,指出各类形式是互补的。  相似文献   

11.
“A+BB”格式的形容词是在单音节语素(一般是能独立成词的语素)后增加一个叠音的后缀构成的。这种格式的形容词中心意思一般是第一字即A的意思,叠音后缀BB则表示某种形象色彩或感情色彩。普通话里的这类词有133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统计),成都话中则有370条(据方言词典和口语不完全统计),约为普通话的三倍。普通话里能构成ABB式形容词的语素A共71个,成都话里有171个,约为前者的两倍半。而且成都话中这类词表意更丰富,使用频率更高,这从地方报刊、方言小品和当地人口语中均可见出。本文拟从五个方面探讨成都话中ABB式形容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X声X气”这种格式具有较强的能产性。“X”是同一个语素的很多,有名词性、动词性、象声词性、副词性语素,形容词性语素更常见;前后两个“X”虽是同一词性但不是同一语素的也有不少,还有前后两个“X”不属同一词性的语素的:同“X里X气”格式一样,“X声X气”绝大多数表贬义,表中性的很少,表褒义的更少,因此它多为形容词。“X声X气”可用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而以作状语的为最常见,作定语的次之。  相似文献   

13.
重叠是彝语的词法之一,主要集中在形容词部分。彝语重叠名词重在构词;重叠形容词重在构形;动语素一旦重叠涉及句法,表疑问。有的形语素重叠也涉及句法问题,表疑问;属格代词重叠后构成重叠反身代词。  相似文献   

14.
<正>贾平凹的作品中有着大量的重叠词,其中有些常规重叠式,而更多的则是超常重叠式。这些超常重叠词便构成了贾平凹言语的一大特征。本文探讨其超常重叠词的使用特色和成因。 一 贾平凹的作品里,名词、动词、形容词都存在着众多的超常重叠词。 1.名词 名词不能重叠是众所周知的一个语法事实。但在贾文中不仅有名词重叠的用例,而且数量不少。下面是从其作品中抄录的一部分: 灾灾难难 关关卡卡 花花草草 风风雨雨 石石木木 疙疙瘩瘩 早早晚晚 病病灾灾 是是非非 柔柔情情 平平仄仄 坑坑凹凹 沟沟岔岔 银银 玉玉 狐狐 妖妖 肉肉 粉粉 鬼狐狐 窑背背 山峁峁 名词的重叠式主要有三种:单音节是“AA”式,双音节是“AABB”和“ABB”式。重叠后的名词在贾文中有两个特点:一部分保留了名词词性,只是词义有所改变;一部分则具有了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因三种重叠方式与形容词常规重叠式吻合。如: (1)卸下一袋两袋粮食,装上盆盆碗碗。 (《陈炉》) (2)好读书就别想当官……拿什么去走通关关卡卡? (《好读书》)  相似文献   

15.
阳朔葡萄平声话有较为丰富的定用词缀。它是指没有能产性,或者能产性极低,很固定地附着在个别或者极少数语素之上的词缀,它们本身一般不能独立成词。这些定用词缀多为双音节形容词后缀,构成格式多半为ABB式,加这些定用词缀后基本上构成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多表示程度深。  相似文献   

16.
1.请你学我这样说曾爱华(南昌市羊子巷小学)[活动要求]通过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并积累ABB、AABB式的重叠词。[活动准备]1.教师制作2张卡片,分别写好:亮晶晶,认认真真.2.用两块小黑板分别写好下列活动题。(1)ABB式:暖()、红()...  相似文献   

17.
陈丽冰 《现代语文》2009,(6):103-107
福建宁德蕉城区方言名词与普通话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构词上,重叠式构词和附加式构词是蕉城区方言名词构成上采用的两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很多单音节名词可以按AA式重叠(重叠具有区别词义.辨别词性等作用).在附加式构词中,后缀语素(囝、头)的构词能力强于前缀语素(番,洋、老).此外,还有逆序词及并举遍称的构词方式,显示出蕉城区方言名词构成上与普通话相比有不同之处,与闽东其他方言相比,也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8.
英语单词bookstore和brunch都是由两个单词合在一起构成的 ,但是它们在构成上具有本质的区别 ,分属两种完全不同的构词方法。bookstore属于合成法 ,英文称Com pounding ;brunch属于混成法 ,英文称Blending。合成法是把两个自由语素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单词 ,这样构成的词称为合成词(Compound)。合成词可以由各种词类构成 :①名词 名词(noun noun) :bookstore(书店) ;news boy(报童) ;handbook(手册)②形容词 形容词(adject…  相似文献   

19.
半个世纪以来,语言学界一般认为/A里AB/是汉语形容词的一种构形变化,表达语法意义。实际上,/A里AB/</A里八B/</A七八B/,“里”只是“七八”的变异形式的残余,属于构词语素;A在第三音节出现,不是为了同第一音节构成重叠式,而是为了使这一格式的语义的主要负荷者/AB/作为一个相连的整体在格式中出现,以克服/A七八B/与/A里八B/格式的内部矛盾造成的在形义两方面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德州(德城区)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丰富多彩,常见的格式有以下几种:一、前加式此类生动形式由形容词前加修饰成分构成,构成的形式大多数还可重叠,再生成一种生动形式。这类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在表示程度上是递进加强的,又可分为下面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