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因此,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宗教的进步。和谐社会建设更是如此。社会要想实现和谐,必须加强对宗教的引导,充分发挥宗教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这也是我国当前宗教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动力。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大力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却出现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正确认识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采取积极有效的途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3.
社会和谐的内涵之一是技术与社会的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对技术进行社会控制,发挥其正功能,限制其负功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技术的良性发展。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需要编织一张技术一社会的“和谐之网”。  相似文献   

4.
在科教兴国的历史潮流中,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与必要基础,建设和谐教育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说建设和谐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有密切的联系。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合谐因素。我们不能把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的现象,完全归结为市场经济,恰恰相反,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存在,是和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有密切的联系。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合谐因素。我们不能把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的现象,完全归结为市场经济,恰恰相反,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存在,是和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重要手段。发展教育既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目标,又是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准。教育是促进西藏和谐社会的基础——生产力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奠定西藏和谐社会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的现实需要;也是西藏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保障——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张鹏 《科教文汇》2007,(10S):2-2
在科教兴国的历史潮流中,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与必要基础,建设和谐教育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说建设和谐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背号下,积极倡导构建和谐体育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构建和谐体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也蕴藏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倩 《中国科技信息》2008,(11):302-3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个重大任务。高等教育通过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输送各类人才、促进和谐文化的形成及自身的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11.
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文化建设有机组成部分的群众文化,由于它所固有的和谐特征和和谐功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以群众文化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朱翠伟 《知识窗》2010,(1X):65-67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一个幸福、公正、和谐的社会,将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实现和谐校园,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构建大学和谐校园体现了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学校的软实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文明和谐校园,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和谐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工作的指导方针。社会和谐与否关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从微观着眼探讨“和谐招募”、“和谐激励”、“和谐工作环境”及“和谐生活保障”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促进组织和谐发展,最终达到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谐公路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都有着深远意义。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包头市公路建设的发展现状,对和谐公路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提出构建和谐公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许亚丽 《科教文汇》2011,(21):146-147
体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青少年使用兴奋剂问题已影响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并且破坏了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因此,青少年使用兴奋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而实现共同富裕则是我们的目标。“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是对党的十六大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人与人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的和谐,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国内环境和谐,国际环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才可能是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苗新春 《科教文汇》2008,(2):F0002-F0002,F0003
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重要“细胞”,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和谐社会所创造的良好环境,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和谐发展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大学和谐教育是根本,培养大学生和谐教育理念意识,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将科技伦理观渗透到课程教学中是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宫丽华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6):20-21,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科技进步与创新。本文论述了科技创新与和谐社会的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关系,提出了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科技创新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