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曹之 《图书与情报》2007,(2):103-106
宋代古籍版本学已经到了成熟时期。文章从同书异本及其研究、善本观、标志性成果等方面论述了宋代古籍版本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版本学术语系统的建立、版本源流的考订、版本的鉴定、版本目录及版本研究专著等诸多方面,论证了宋代版本学在中国古籍版本学史上开创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先秦以来“善书”观的演进及版本学意义上的“本”的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考察,认为善本观是这两者发展和融合的产物,直至宋代才完全形成。  相似文献   

4.
就版本学的起源、历史分期、各阶段的版本学成就,版本学家及其流派等两个方面,对20世纪中国古籍版本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述评,指出了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版本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版本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本文分前后两期对20世界版本学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重点评述了版本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6.
宋元是古籍版本学的成熟时期。本文从同书异本研究、善本观、版本学家和标志性成果等方面,论述了元代古籍版本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版刻艺术鉴赏在版本学领域争得一席之地,认为版本学在重视版本的内容价值之外,亦应关注它的形式美,从而进一步拓宽版本学的研究领域。版刻之美,或如秋叶之静美,或如春花之绚烂,既是雕版印刷工艺发展的见证,又是彼时彼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缩影,这从宋元明清(略及现代)版刻艺术粗略地回顾中可稍窥大概。  相似文献   

8.
晋代是古籍版本学的发展时期。论文从同书异本、校勘活动、版本学家和标志性成果四个方面,论述了当时古籍版本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从古籍版本学理论、古籍版本学实践、古籍版本学家三个方面论述了民国时期古籍版本学的成就。明确了民国时期古籍版本学在整个古籍版本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晦庵书话》和新书版本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晦庵书话》开拓了版本学的天地,是新书版本学的一部奠基之作。作者唐先生在该书中对新书版本的版本形式和版本内容作了探讨,并对多种新书版本(如线装本、特装本、普通本、袖珍本、毛边本、删节本、翻印本等)进行了细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高田 《出版广角》2018,(12):76-78
清代版本学在清代朴学的学术环境中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影响,其作为古代版本学的最后一个阶段——集大成阶段,呈现了与前代版本学呼应又有重大转向的面貌,并凭借阶段性的发展、众多版本学家的出现、丰硕的版本学成果奠定了在古代版本学这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从研究古籍版本学产生和发展的标准入手,在分析古籍版本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同书异本的大量出现、校勘工作的蓬勃开展、善本概念的形成、版本目录《七略》的出现,都说明先秦两汉时期已经产生了古籍版本学。  相似文献   

13.
拟从古籍版本源流研究、古籍版本鉴定研究、古籍版本学家、标志性成果等方面,论述明代古籍版本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版本学研究的新成果──《版本学》评介晓雨(南京大学图书馆)假如从我国西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光禄大夫刘向着手校理群书算起,“版本”在文明悠久的中国已经有大抵同我国的公元后纪年同样漫长的历史。这是因为,自有书籍的产生,便产生了版本现象;自有了版本流...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代公共图书馆创始人之一、著名目录版本学家缪荃孙版本学功力湛深,精于版本鉴别,能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鉴别版本;熟悉书籍的版本源流,擅断版本优劣;并对宋、元、明、清以来的版本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总结,推动了版本学的发展。参考文献45。  相似文献   

16.
叶德辉的《书林清话》是中国版本学史上第一部系统、集中探讨版本学问题的专著,其内容涉及了版本学的各个方面;征引了大量史料,并对这些史料进行了考辨;重视对明清版本的探讨;对今天版本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南北朝时期是古籍版本学的重要发展时期。本文从同书异本和版本学家两个方面论述了这个时期古籍版本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曹之 《图书馆论坛》2006,26(6):341-346
清代是古籍版本学的繁荣时期。文章从同书异本研究、善本观、版本学家和标志性成果等方面论述了清代古籍版本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胡适的学术考证与古籍版本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籍版本学对胡适的学术研究有着明显的影响,这在明清小说考证和《水经注》考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正是由于胡适和其他学者的努力,使得人们开始注重小说的版本,从而扩大了传统古籍版本学的研究范围;而《水经注》的考证,则为专书的版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20.
有清一代,重征实之学,以清廷厉行文字狱之故,形成一种脱离现实,为考据而考据的学风。考据学家治学严谨,“无征不信”,“凡立一义必凭证据”,“选择证据以古为尚”;而选择证据校勘辩伪必广罗众本,择善而行。“版本之学为考据之先河,一字千金,于经史尤关紧要”。考据学的兴盛必以版本学以及文字音韵、校勘训诂等学科的发展作为前提,同时考据学的方法也渗透到版本学研究中,更加推动了版本学的发展。清统治者在实行高压政策的同时大力提倡科举,读书之人醉心功名,皓首穷经。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