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蓓 《声屏世界》2009,(2):54-5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大众媒体的受众意识和人文意识在逐渐增强,体现为受众本位观念的树立,民生新闻、社会新闻的兴起,新闻的视角更多地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所思所求。实践表明,哪家媒体的新闻宣传对民生关切更到位,受众对哪家媒体的认知、喜欢、接受和信任程度就更强,  相似文献   

2.
"百姓无小事.民生大参考"这句为河南观众所熟知的电视宣传语不仅深入人心.更体现了民生频道8年来孜孜以求的频道定位和节目理念。中原第一民生频道自2001年开播以来.节目就定位于"关注民生、服务民生";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随着群众诉求意愿的不断增强,各地电台民生节目蓬勃兴起,成为广播媒体在黄金时段竞相打造的重点栏目,受到广泛关注。这类节目践行群众路线,坚持平民视角,关注民意民情,在群众中拥有较高的美誉度。与此相对应,广播民生节目的主持人除了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具备基于生活阅历、文化积淀与新闻素质基础上敏锐的洞察力、创造力和判断力,使民生节目呈现应有的温度与深度,最终为受众所喜闻乐见,收获较好的传播效果。在一档民生节目直播的过程中,"怎么说",是实现民生节目之间差异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夏吉江 《中国广播》2013,(6):110-111
近年来,民生类节目备受青睐,成为媒体竞相打造的重点。这类节目关注的是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将话语权更多地交给群众,充分体现了传媒的平民化趋势。本文从注重贴近性,增强服务性和权威性;坚持平民视点,将视角由"小民生"逐步转向"大民生",凸显节目厚度;传播信息、通达民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对民生类栏目的视角与媒体应秉持的社会责任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刘颖 《新闻前哨》2012,(3):89-89
当今的电视媒体,除了娱乐功能和宣传功能之外,生活服务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服务类的节目也越来越多。但是,要把民生新闻做得更受老百姓欢迎,还需要下很多功夫。民生新闻与其他类型的节目相比,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实际,说的是街坊邻里的事,这就决定了民生新闻的采访过程也有一些特殊之处。那么,电视民生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越来越普及,传播方式和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观众在屏幕前的时间不断被分散,为了吸引观众、贴近观众,媒体开办一些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大众性栏目和节目,吸引了很多受众。电视媒体也不例外,为了使观众在屏幕前停留的时间更多,新闻越来越重视民生、关注民生,开始重视从广大百姓的角度出发,播报来自最基层的新闻内容,让观众有兴趣观看。  相似文献   

7.
许阳超 《视听界》2011,(6):44-45
近几年,面对观众日新月异的收视需求,各地收视市场的白热化竞争,民生新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式更多样化。作为《零距离》向民生服务维权方向衍生的节目,江苏城市频道的《石头会说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和国内其他同类节目“大而全”的服务理念不同,《石头会说话》始终坚持以“投诉维权”、“民生服务”为两大核心特色,着力于帮助百姓解决生活和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民生新闻节目在电视荧屏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民生新闻以它特有的平民风格深受电视观众所喜爱。而在众多的民生新闻栏目中,主持人所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主持人真诚、平等地表达,可以获得观众的认同,增强亲和力,从而拉近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要想在电视媒体中起到主导作用,就要在节目中以特有的亲和力和独到的视角拓展观众的理性思维,真正做到"零距离"。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的冲击,针对这种情形我国不断加大对传统媒体改革的倡导,使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优势助力下获得更好发展,并更好地发挥社会职能。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观众信任,特别是民生节目为群众提供了更可靠的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信息。但是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结构,新媒体的信息获取更便捷、更及时,使电视民生节目难以满足群众的信息获取需求。针对这种情况传统媒体需要尝试与新媒体融合,加强对电视民生新闻编辑的创新,提升人们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关注。本文主要对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内容进行分析,明确电视民生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的能力以及当前民生新闻编辑现状,并探究融媒体下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匡蔚青 《视听界》2015,(1):109-111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广播电视媒体不断顺应潮流,创新思维模式,帮忙类节目的兴起正是广电媒体审视自身、重新定位的一种表现。从接到群众求助线索,到记者介入调查采访,记录事件的发展过程,展现民生难题的解决路径,它的本质内涵是服务,着重点在于维权,但它比舆论监督类节目表现得更加平和,以故事性和叙事性展现事情解决的过程,引发社会关注。此类节目一方面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立足点,为百姓帮忙解忧,得到观众认可;另一方面,媒体通过"帮忙"不断扩大影响力和公  相似文献   

11.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一种以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为主的新闻节目载体。在整个节目的主持过程当中,主持人要通过自己的语言特色与沟通技巧融入广大人民群众,贴近观众的生活,走进观众的心里,这其中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在节目当中的平民化和亲和力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坚持民生立台宗旨,深化、强化民生视野,稳步提升民生服务能力.在具体操作层面,该频道知名栏目《成都全接触》拓展民生新闻报道题材,将时政新闻、中心工作等与民生报道有机结合;新整合的民生栏目《民生一拨通》创新报道方式,增强市民的融入感,在西部地区电视媒体中首创的"观众俱乐部社区服务站"由点到面、快速铺开,进一步延伸了电视台的民生服务能力,惠及更广泛的观众和市民.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的服务功能是通过报道向观众提供具体、及时的信息,直接指导人们的具体行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具有微观性和具体性。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受众期待电视媒体更加关注其生活状态,带来对其生活技能具有指导性的信息,而且能够反映观众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向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4.
<正>民生新闻节目,按照选题来源,大体可分为自采和编辑两大类。自采类民生新闻节目,以新闻热线为主要选题来源,很多选题都是观众要寻求帮助的,节目内容与观众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记者的采访,不少问题迎刃而解,这样,在观众中自然就树立了节目形象,节目的品牌和口碑也在记者的一次次采访中建立起来了。自采类新闻节目是观众收看的刚性需求。而编辑类民生新闻节目,主要以整合非本地新闻为主,节目功能是向观众传递信息而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传播生态的革命带动了新闻采访方式的变革.民生类电视新闻作为地方台吸引本地观众的重点节目,必须不断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为观众提供全方位的新闻服务.地方民生类电视新闻要避免采访方式单一,应该借助地方融媒体中心平台不断改进新闻生产模式,提升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努力实现地方类民生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6.
<正>民生新闻以大众为收视对象,采用平民化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体现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县级媒体距离百姓最近,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具有独特的优势。以时效性为特征,加强对民生的关注民生新闻宣传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来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生计、生存,做好这类节目应该抓住新闻的时效性特征,准确及时地反映新闻事件,通过记  相似文献   

17.
如何策划电视民生新闻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笔者认为加强策划是做好节目、吸引观众的关键。确定节目风格,优化节目理念在节目风格定位上,要充分考虑到节目的权威性、服务性和时效性。同时在报道上要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度,要力争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报道最近的新闻。注重传播形式,真实展现事件民生新闻应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贴近民情"的理念,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让普通人成为节  相似文献   

18.
《声屏世界》2009,(9):F0003-F0003
江西民生广播是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原健康频率为基础,于2008年8月8日全新推出的全国首家以关注民众身体、服务民众生活、传递民众声音为宗旨的专业广播频率。江西民生广播开播四年来,以其精确的节目定位、专业的健康服务和充满活力的媒体机制。在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一席之地,节目收听率和市场占有率都名列江西广播市场前列。  相似文献   

19.
《992早高峰》是河北交通广播早间7点到9点时段的一档新闻资讯节目,集新闻、气象、路况、出行服务、观众互动于一体,以"昨夜今晨"为概念,追求新闻资讯的时效性,新鲜性;以"服务民生"为宗旨,发布大密度出行信息,关注移动听众的处境.从节目创办之初,就是要做有一档专业频率所独有的特色新闻资讯节目.  相似文献   

20.
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为切入点,以关注本土市民生活形态为主体内容的民生新闻,给城市台带来的不仅是电视媒体一种生存方式和生存空间的变化,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上的彻底变革。然而,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之后,民生新闻非但没有进入主流新闻宣传的发展轨道,反而步入了尴尬境地。观众喜欢民生新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舆论监督报道。但是,作为我国制度建设中的五大监督体系之一的舆论监督,只是社会监督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社会各个监督系统全面正常运转,媒体监督才能有效发挥作用。所以,媒体在舆论监督报道中要注意新闻报道的理性原则,舆论监督不越位。负面报道要以有助于及时化解社会风险与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