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服用中药,检测运动员血液中锌、铜成分的变化,结论为血清中锌含量水平增高,差异显著等,旨在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血液微量元素和抗氧化能力与运动员的体能以及生理状态密切相关。研究旨在通过对比摔跤运动员在比赛前后的抗氧化能力和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从而为青少年运动员的营养补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4名我国优秀青少年(12名女性和12名男性)运动员为受试对象,通过模拟高强度的摔跤比赛,并在比赛前后采集运动员的血液样本,检测血液中活性氧(ROS)含量,抗氧化剂酶的活性以及硒、锌、铁、铜、镁和锰的浓度,测评受试者的血液微量元素与抗氧化能力。结果:运动员在摔跤比赛后,无论男、女运动员,血液中镁元素含量显著增加,硒元素含量显著下降。结果显示:硒元素的变化与氧化应激指标以及抗氧化酶的变化呈现密切的相关性。其中活性氧指标与赛前静态相比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呈现明显的氧化应激状态。研究提示:对摔跤运动员进行硒元素的补充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运动与元素钙、铁、锌、镁、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钙、铁、锌、镁、铜元素在机体代谢和运动能力提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议在运动训练中要定期的监测和评定运动员体内这些元素含量,并适当补充。  相似文献   

4.
速度滑冰是一项以运动员有氧和无氧混合能力为主的竞赛项目.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和维持体内酸硷平衡的作用.Ekblom等指出:循环血液中总的血红蛋白的数量与最大吸氧量紧密相关.许多实验表明:剧烈运动将引起人、狗和大白鼠循环血液中红细胞减少,所以研究速滑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在比赛前后的变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是报告黑龙江省运动员在平原和高原冰场比赛时血红蛋白在比赛前后的变化情况,血红蛋白在平原冰场比赛  相似文献   

5.
游泳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实验测试法对国家游泳队运动员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游泳运动员血液生化指标的评价参考范围也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和5个级别差异性;科学的高原训练计划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无氧酵解能力训练手段对不同优秀游泳运动员有着不同的影响;同一种磷酸原供能训练方法并非可以同时适合于不同的运动员;相同负荷训练后运动员成绩越好、恢复心率越快,则表明运动员机能状况越佳;单一生理生化指标并不能完全监控游泳周(阶段)训练后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6.
文茹  郝磊 《体育科技》2007,28(1):46-48
对56名女运动员头发锌、铁、铜、钙、锰及铅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女运动员发钙、铁、锌、锰存在一定比例的偏低情况,发铅含量有一定比例高于上限.提示我们对于仍处于生长发育期的运动员应重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监测,避免出现缺乏或过量的情况,影响运动员的生长发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训练,女运动员要注意补充钙、铁、锌、锰等的补充;加强对运动员的膳食指导,通过膳食调整减少有害元素铅的吸收,以保持运动员良好的机能状态.  相似文献   

7.
高原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应用血氧饱和度、晨脉、体重及部分血液指标对高原训练进行科学的监控,可以了解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适应和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8.
拳击运动员降体重前后血清锌、铜、镁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24名优秀青少年男子运动员赛前降重期间血清锌、铜、镁等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在6周内24名运动员平均降体重5.8kg(3.4kg~7.6kg);血清锌由125±11.2ug/d降为95.3±8.7ug/dl,血清铜由108.2±10.5ug/dl降为90.5±7.1ug/d,血清镁由2.05±0.30ug%降为1.76±0.25ug%。结果表明:拳击运动员降体重后血清锌、铜、镁含量大幅下降,对运动能力将造成较大影响,应及时补充。  相似文献   

9.
体内微量元素如果含量不当,会使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下降。作者才湘西重点业余体校的14名优秀少年男、女运动员进行了发中锌、铁、铜、锰、铝五种元素的测定,并与同龄中学生作了对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优秀少年运动员无论男、女发中铜、铅含量均偏低,与同龄人相比差异显著;而锌、铁、锰含量偏高,与同龄人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大强度和长时间肌肉活动会引起血液中尿素含量增加。因此可通过对运动员血液中尿素含量测定来评定其对训练负荷的耐受性,因为血液尿素含量能反映新陈代谢中分解代谢的程度(主要是蛋白质分解程度)。血液尿素浓度不仅取决于身体负荷性质,还依赖干其它因素:膳食中蛋白质含量和尿量的变化。不仅在身体练习时尿素大量形成,而且在休息阶段也能保持一段时间,此时血液中尿素往往含量更高。此外运动员的饮食能影响,作后的血液尿素含量,当膳食中蛋白质  相似文献   

11.
采用 JONE’S法进行光电比色法,分析专业运动员血液含量,研究其机理,结果得出:优秀运动员人体血清铁含量在24h内是周期性曲线变化,运动员血清铁的昼夜周期性变化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从事的运动专业项目不相关。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运动员训练中慢速减体重、赛前快速降体重和赛前体能恢复的营养学干预方法与手段对血液指标的影响,促进减体重后体能的快速恢复。研究方法:女子举重队的12名运动员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人。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进行统一的运动训练并采用等同能量的饮食方案,所不同是实验组运动员在减重期间服用减重棒、维生素和电解质的运动营养食品,在减重后的恢复期服用快速的能量补充制剂和维生素电解质强化运动营养食品,而对照组运动员服用相应的安慰剂。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分别在减重前后进行血液指标的测试。研究结果:在快减后恢复阶段实验组的肌酸激酶和血尿素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血清睾酮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在快减和恢复阶段,实验组的血清钾、钠、钙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减控体重期间,实验组运动员的饥饿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科学的营养干预措施可保证按既定的目标减轻体重,并维持良好的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血清肌酸激醇和血尿素的水平;合理的补充营养强化剂可维持血清无机离子的水平,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马拉松心脏     
通向一颗健康心脏的各条道路中,最优的一条也许就是那最长的一条。得克萨斯的一组研究人员在对比了200多个马拉松长跑运动员,从事慢跑锻炼的人以及惯常久坐者的情况以后,发现那些跑路最长的人,其血液中一种叫做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 oprotein—HDL)的物质浓度较高。早先的许多研究工作指出,这种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高,与冠心病发病率低有关。来自贝勒医学院和休斯敦的卫理公会医院的研究人员,对任何其他因素(例如吸烟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测定运动员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已被用来做为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在国内外文献中均有报导。但这一指标在速滑项目中尚无较完整的资料报导。为了使血红蛋白这一重要指标在速滑项目中得到具体的应用,为教练员提供一  相似文献   

15.
对摔跤运动员训练恢复过程中生化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标定了竞技摔跤的生理强度为次最大强度,依此找出了该项运动员在运动中以无氧代谢为主,以有氧与无氧混合代谢为辅的代谢特征,进而确定了运动中运动员能量代谢的中心环节是磷酸肌酸系统,为此提出了两项研究任务:1)确定上述供能系统代谢指标对于合理安排摔跤训练和恢复的作用。2)找出上述指标在不同恢复期间在运动员血液,尿液及汗液中的变化规律,为有效监控训练负荷及恢复提供依据。经过对相关数据的研究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在实践中应用对于磷酸肌酸和蛋白代谢指标的生化监督,即可以准确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又可以在建立运动员指标档案的基础上对训练与恢复过程实施定量控制。2)过量的肌酸血,肌酸尿的集累和尿毒症的出现,是训练计划不当的反应。应当对负荷与恢复安排进行调整。3)鉴于汗液中尿素含量的特殊意义,高强度负荷后汗液中的尿素浓度,可以广泛应用于对运动瞬时快速恢复能力的生化评定。  相似文献   

16.
G804.7 20025155中国优秀运动员血液生化指标恢复值研究=Study onsuitable restored limits of Athletes’ bloodbiochemistry indicators〔刊,中,A〕/周丽丽,伊木清,杨则宜,许葆华,高红//体育科学.-2002.-22(3).-96-102表12参8(LF)优秀运动员//运动医学//血清//血液化学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刺内关穴对中长跑运动员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观察针刺内关穴对中长跑运动员心肌泵血功能和血液供应的变化及心脏功能的恢复作用,探讨其对提高中长跑运动员心功能的可行性及其作用机理。对20名中长跑运动员超声心动图的测试结果表明,针刺内关穴可以激发心脏心力储备的潜力,提高运动中心脏的舒张机能和泵血机能,有助于疲劳的恢复,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运动与微量元素锌、铜、铁(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微量元素锌、铜、铁在人体代谢的理论依据,并在运动中合理补充必需的微量元素及增强运动员免疫能力方面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运动员在高原大负荷运动训练过程中及恢复期,内分泌系统会发生明显改变,导致各内分泌腺体和细胞的激素分泌水平出现相应的变化,进而各种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也会有相应的改变。同时也有研究表明,运动员运动水平的高低与运动后恢复的程度和某些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有明显的相关。本文主要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对高原训练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0.
以国家队6名男子运动员、8名女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于2012、2013年的夏季集训期对其晨脉、血压、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和血红蛋白进行测试、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夏训期多数运动员的晨脉、血压及血液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变化,且2012和2013年的测试结果对比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而个别男运动员的晨脉、血清肌酸激酶,女运动员的收缩压、血尿素、血红蛋白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合其训练时的表现认为多数运动员对2012和2013两个夏训季的运动强度和负荷量是比较适应的,身体的机能状态相对比较稳定,个别运动员训练中的运动疲劳恢复不是非常理想,在进行短期调整后,很快恢复,没有出现过度疲劳的显现.旨在对该运动员群体进行机能评定和监控,建立运动员个人技术档案,为教练员制定和调整训练计划提供参考依据、为该项目取得优异成绩提供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