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澜教授说:教育具有鲜明的生命性,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作为最具生命性的事业,不仅关注生命的发展,更是基于生命的需求。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处于成长中的生命个体,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最具生命的事业,它不仅关注生命的发展,也基于生命的追求。人既有自然生命的属性,也具有价值生命的属性。池田大作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倡导生命化教育的思想体系,他主张教育要关注生命的完整性;要凸现生命的更动性;要张扬生命的独特性。只有这样,教育才能体现一个人双重生命的存在,才能达到个体生命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川 《青年教师》2007,(2):33-35
生命是上天赐给我们最丰盛的礼物。我们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而生存于生命世界之中,人的生命并不是纯然作为一个观察、分析、思维的对象性存在。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是一个个对世界充满新奇的心灵世界,如何把人性中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在渐渐成长的过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是我们生命价值最为完美的体现。我十分欣喜地看到:直面教育、直面人生,以成全每一个富有个性的人的发展为自己价值导向的“生命教育”新理念,正成为越来越多以教育为天职的人们的共同旗帜。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课教学兵法(4)教学活动是基于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活动。教学除了显著的社会性外,还具有鲜明的生命性。在一定的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  相似文献   

5.
黄永龙 《辽宁教育》2013,(17):26-27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除了有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人文学科的视觉艺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地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除了有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人文学科的视觉艺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地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之光特别是艺术生命之光把世界和人自身照亮中承担真切的意义和使命。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它能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建构人的生活方式.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语文作为学校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最富有生命意蕴.最能彰显人的生命力量的,相比其它课程而言.语文在提升人的精神和价值方面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网络公德是人们在网络这片虚拟公共生活中应遵守的基本道德。网络公德的前提和基础是生命的存在,网络公德的发展和归宿也是为了人的生命发展。以"生命"为视野,审思了网络公德缺失乱象,并紧扣"人的生命"这一主题,从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提升生命性等角度作了网络公德建设的思考,以期用最本真、最关怀人和发展人的方式解决人在网络中的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阅读》2007,(1):76-77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选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心灵的轻松     
刘湛秋 《新疆教育》2012,(23):I0001-I0001
生命是一个人自互的不可转让的专利。生命的过程,就是时间消费的过程。在时间面前,最伟大的人也无逆转之力;我们无法买进,也无法售出;我们只有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11.
依据人与所处外部环境的关系,汪曾祺在其小说中描述了生命的三种基本形态:其一是生命的自然形态。人的自然生命形态代表着生命最原初的现实形态,是生命的本真;其二是生命的社会形态。汪曾祺注重生命的社会性,重点挖掘了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人性美,以此作为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其三是生命的精神形态。汪曾祺着重表现了民间社会生活中困苦和卑微的生命常态,他正视人类的生存困境,从生命的荒凉出发去追求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在他看来,比物质生活更重要的东西,是保持人的精神生命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作为探究生命中最核心议题的教育,其内涵是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还包括理解生命、保护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以及敬畏生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并尊重他人的生命,进而珍惜人类所共同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哲学的终极关怀应当是人的生命,因为只有生命才是人最根本的东西.人的生命在时间上具有双重结构:生物体存续的时间和生命体验的时间.在通常情况下,这两种生命时间并不是一致的,生物体存续时间长的人,不等于他的生命体验时间也长;生物体存续时间相同的人,在生命体验时间上往往差距很大.人的生命的长短,重要的不在于生物体存续时间的长短,而在于生命体验时间的长短,只有生命体验的时间才是生命的本真时间.人的生命在内容上也具有双重结构:本真内容和非本真内容.有为之人是在实中求实、动中求动、刚中求刚,但这并非生命的本真内容.老子是在虚中求实、静中求动、柔中求刚,这才是生命的本真内容.生命是一个动态过程,虚中求实、静中求动、柔中求刚就是生命本真的动态过程.生命的本真时间和本真内容只有在无为的条件下才能获得,因此,无为是生命的家园.  相似文献   

14.
心灵的轻松     
《学苑教育》2012,(16):1-1
生命是一个人自己的不可转让的专利。 生命的过程,就是时间消费的过程。在时间面前,最伟大的人也无逆转之力:我们无法买进,也无法售出;我们只有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本体是人,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成长。这是教育的根,是教育的本性。 叶澜教授曾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只有回归生命,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力量;只有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才能发现学校教育所蕴含的生命资源。  相似文献   

16.
魏红卫 《教育探索》2012,(1):131-132
近些年来,青少年漠视生命、无视生命价值的自杀或他杀等极端行为屡有发生,使得“生命教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孝道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情伦理,它体现出的是一种最真切的对生命的关怀,是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生命价值观.在孝道中虽然没有生命教育的概念,但无论是“孝”字中的意蕴、孝道观念,还是孝道教育,无不充盈着生命教育的思想和智慧,它对我们当前进行生命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最具生命意蕴的事业,它不仅关注生命的发展、促进生命的发展,而且要基于生命的需求。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努力构建焕发课堂生命活力,丰富人的生命涵养,唤醒人的生命意识,激发人的生命潜能的生命化课堂,让生命的价值和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欧玉玲 《今日教育》2007,(5S):25-26
教育是最具有生命活力的事业.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与超越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最能体现人性关怀以及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对生命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指出了传统教育的两个弱点:“第一个弱点是它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微妙而复杂的作用,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各式各样的表达形式和手段。第二个弱点是它不考虑各种不同的个性、气质、期望和才能。”在强大的现代性语境下,人的个性体验被压抑,人的自由价值被忽视.教育因此遮蔽了对生命本原性的探寻。  相似文献   

19.
周奎英 《江西教育》2003,(20):28-28
最近又从报上读到了徐州某地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为抢救落水儿童而英勇献身的消息,读罢,笔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么小的孩子能够舍生取义,舍已救人,其精神固然可嘉,但毕竟一个鲜花般的生命永远离开了他的亲人,足令观者、闻者扼腕痛惜。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只  相似文献   

20.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必须遵循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以促进生命的不断成长,所以,教育就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关怀生命是使个体实现生命可能性的教育的需要,教育对生命的关怀必须由教育活动的直接实践者——教师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