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学会写作、学会表达,学会思考,是学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新课标明确了小学写作教学的目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低年级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鼓励学生做到"言为心声",同时,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着手,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学生用连贯的语言表达个人想法,养成爱思考爱记录的好习惯,为开始三年级的作文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低年级,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语言规律,引导学生规范语言表达,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知道阅读好书能助人成长,要多读好书。行为目标:使学生养成爱读好书刊的好习惯。教学要点1.使学生知道爱读书的好处。2.使学生知道要读好书,不读坏书。3.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审题质疑,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2.审题质疑。组织学生审题,让学生提出看了课题后想通过这节课了解的内容。3.教师小结。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鼓励与表扬。二、合作学习,探究明理(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高尔基爱读书的故事”,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1.教师谈话:(出示高尔基的图像…  相似文献   

4.
指导写作时,注重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注意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和语言,把作文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文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  相似文献   

5.
郁存军 《教师》2012,(33):64-64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意在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奠定动笔表述基础。动笔表述让学生在习作中学会写作。小学写作教学需要紧贴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他们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其中重要的部分。教师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让他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提高语文素养,丰富写作素材,使他们运用真情实感,写出优秀的作文。  相似文献   

7.
小学作文是培养学生写作的主要基础。按照“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之标准 ,本文就培养学生贴近生活实际、善于观察、乐于思考、言为心声,激发作文兴趣等方面作一探索,以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8.
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对周围生活和身边事物进行观察,让他们在观察中学会思考,思考后提出疑问,并对疑问进行一定的调查,进而实现在观察中质疑,在调查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作为科技辅导员,既要注重创新教育,又要加强爱的教育,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大胆质疑的能力以及缜密的求真思维,不让学生被纷繁的假象和复杂的事理所迷惑,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和批判的思维去思考与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写作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练笔,多读书、多积累,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吴晓婷 《现代语文》2007,(10):113-113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谢启娟 《考试周刊》2013,(34):52-5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可以从注重小学生的语言积累、教会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想象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动笔写作的欲望及多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59):23-24
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指导学生在观察实践中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水平的高低。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立足于学生作文的长远发展,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进行课外阅读扩充,重视作文的批改和评讲,帮助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4.
魏立邦 《甘肃教育》2020,(2):144-14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掌握正确的观察顺序,学习细致分解的观察方法,学习有侧重点的观察思路,学会多次性、连续性的观察等,促使学生养成爱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马士民 《辅导员》2009,(21):35-35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此时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尤为重要,教师对此的思考也要比平常更多。教学中,笔者如此尝试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三年级是写作文的起步阶段,是从写话到写作的过渡阶段,在教学中不少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完全不懂得怎样去写。因此教师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兴趣;其次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与阅读积累的好习惯,让学生习作时有话可写;还要建立说和写的逻辑转换模式,让学生会说、爱说,逐渐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17.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任务之一。怎样才能较好地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下面谈谈如何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一、培养练笔的好习惯 使学生养成天天练笔的好习惯,是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坚持指导学生写日记是培养练笔习惯的最好的形式。 日记这个体裁,可写的内容很广泛,形式也多种多样,但对初中学生来讲主要应写观察日记。 写观察日记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敏捷的思…  相似文献   

18.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教学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实施建议,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和  相似文献   

19.
阅读对学生学好语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课上课下多关注学生平时读什么,常问问他们读什么书,提高学生的读书热情。对于班上爱读书、读书最多的学生应该多加表扬。  相似文献   

20.
幼儿习惯的培养包括很多方面,它能够促进幼儿很好的学习。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可以养成一个任劳任怨的好习惯。培养幼儿爱卫生的习惯,就能够养成一个讲究卫生爱清洁的习惯。培养幼儿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就能培养一个懂礼貌有良好的品质好学生。培养幼儿爱思考的习惯,就能够培养他们勤学好问的品质。培养这些好习惯,需要长期的培养,才能够形成一个好的习惯,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