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韦伯的“价值中立”分析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中所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自治·自由·责任:马克斯·韦伯的大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20世纪前后德国大学面临的难题和危机,马克斯.韦伯以其独特的学术视野分析了危害德国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根源,反对大学的官僚化制度,捍卫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传统,恪守大学讲坛上“价值中立”,呼吁学者们树立以学术为志业的责任感等。韦伯的大学理念无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现代大学本质及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现代法存在的合理性基础是什么 ?马克斯·韦伯把实证主义哲学关于事实和价值二分法理论引入法律社会学领域 ,强调在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时 ,必须严守价值中立原则 ,现代法的合理性基础是目的合理性 (工具合理性 )而非价值理性。韦伯的现代法思想及其类型学方法论对我们研究法制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价值中立”是个充满争议的理论主张。为了反对传统政治学研究的意识形态倾向,提倡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性,行为主义主张政治学研究不仅应该“价值中立”,而且可以“价值中立”。对此,行为主义政治学派内部不同学者的立场各有不同,同一学者在其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也持有不同的观点。从历史来看,“价值中立”代表了政治学研究的一种科学理想;从现实来看,“价值中立”也只能是政治学研究的一种理想,并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5.
一、技术认识误区 技术是与社会无涉的价值中立者,公正性也被看作科技专家应有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6.
从认识论角度批判韦伯价值中立原则是不可能彻底的,因为价值中立的真正前提不是事实与价值的分野,而是韦伯关于诸神大战的特殊价值论观念。施特劳斯以此切入,他认为在承认诸神大战理念的前提下,韦伯的道德冲动将导致非道德的虚无主义,而拒绝牺牲理性的初衷又将导致理性的彻底牺牲。其根源则在于:韦伯的现代科学观念和道德冲动使得他无法恰当地理解理性与启示的根本冲突,后科学的诸神大战成了教条式理性追问的终点,最终导致理性的价值丧失了其根基。要克服这一困境,只有回到前哲学的诸神大战世界,原初意义上的哲学生活才能得到恰当理解,理性的价值才能获得重新奠基。  相似文献   

7.
从存在现状、理论渊源、教育视域和实践层面来看,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全面强调“价值中立”原则,是一种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导向。辩证地加以分析和认识,“价值中立”原则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它更适合被定位为一种教育手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对“价值”的把握,应该提倡“小中立,大导向”的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8.
何生根 《教育学报》2007,3(2):78-86
韦伯认为学术自由受侵犯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大学内外的官僚体制。因此,对外,他主张大学自治;对内,他主张教师职业自由、价值中立,并将学者对其学术责任的承担当作完善内心“积极自由”的一种方式。他的学术自由思想引发我们对诸如大学管理机构权限与大学自治限度、大学利益之保障与教师职业自由之限制、学术官僚化与学者权利之保障、价值中立与教师教学自由的道德限度等问题以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9.
列奥·施特劳斯在《自然权利与历史》一书中,以“自然权利”为基础分列了一章,重新审视了韦伯提出的“事实与价值分野”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他从方法与哲学的双重角度对韦伯的观点做了批判性分析,既阐明了这种方法论的不现实性,也从哲学的深度挖掘了韦伯思想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0.
认同大学官僚化运营的韦伯竭力捍卫学术自由,尖锐地批判“思想的官僚化”。韦伯从所谓的“学术自由”出发,开辟出更激进的“学术自由”境界,并赋予学术强烈的伦理价值,呼吁大学人在享受学术自由的同时,对自己行为的终极意义负起责任。  相似文献   

11.
学校德育是一种价值引导活动,教师在价值引导过程中不可能保持完全的“价值中立”,但是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价值中立”。教师在某种程度上的“价值中立”对于学校德育而言是有价值的,它可以规避过度的价值灌输的风险,还可以提升儿童的道德选择力和道德自主建构力。但是,“价值中立”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因此,我们有必要辨证地来看待“价值中立”,重新认识“价值中立”与“价值干涉”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按照对科学的通常认识,认为科学排斥价值,价值中立因而也就成了科学的“客观性”和主要优点的表现。事实上,这只是一种假想,价值中立在教育科学中有意义,但更有局限性,它的内容不像其名称所表达的那样,是普遍的价值中立,而是有限的价值中立。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可以从区分四个不同层次的成份入手,即实际的价值判断、科学陈述中的价值中立、科学活动中的价值基础、以及作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立法律权威的探析——从哈特到韦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分析实证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哈特及社会法学派的代表人物韦伯均认为法学研究中应秉持价值中立的观点,同时认为人们的法律感对于建立法律权威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他们观点的梳理以期对我国法律权威的建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无论是洪堡(Humboldt)"学术自由"的大学理念,还是韦伯(Weber)"作为志业的学术",亦或是默顿(Merton)的"科学精神规范",实际上都暗含着一种主张,即学术(wissenschaft)与政治无涉,恪守的是价值中立的原则,其中尤以自然科学为甚。然而,随着学者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的认识的深化以及相应的对各个学科本身认识的深入,这种主张逐渐地发生了松动,关于知识或思想的社会条件及其内含的意识形态因素与政治因素也逐渐进入学者的视野。尽管曼  相似文献   

15.
反实证主义是韦伯理论明显的倾向。但要使自己的科层制理论像自然科学一样揭示现象的因果关系以实现可预计性功能,韦伯必然要调和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的关系,并试图从实证主义当中去寻找理论支持,这就使得科层制理论带上了价值中立、因果关系以及结构功能主义等鲜明的实证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6.
当中国选择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革故鼎新时,“韦伯命题”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充分重视精神文化的巨大作用。本文从“韦伯命题”这一问题切入,探寻新教和儒教伦理与其社会的关系,并反思我国社会转型期伦理精神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揭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价值向度。  相似文献   

17.
如今争执激烈的“普世价值”,属于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很多大学生由于没有领悟其真正本质,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误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过程中,必须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予以分析和解答“普世价值”问题,并且能够正确地向大学生揭开“普世价值”的神秘之纱,让大学生彻底认清“普世价值”的实质,即世界上不存在所谓“普世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成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误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存在着某些认识误区,导致了“唯文凭主义”现象越来越严重,并且使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建构、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评价标准等长期处于低层次化。必须认清并走出这种误区,以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整理和分析了德国著名学者韦伯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论述。作者从“理性化”的涵义入手,结合“卡里斯马”和“传统主义”等韦伯思想的核心概念,重点论证韦伯的一个基本观点: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特点是不彻底的理性化。作者认为,韦伯教育思想的引入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价值中立”原则由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原为解决社会学在价值问题上面临的难题.20世纪80年代,“价值中立”原则引介到我国学术界,首先在社会学领域引起广泛讨论.近年来,一些学者将之引入历史研究领域.其实“价值中立”原则减少主观判断、排斥价值渗入的追求不利于史学“求真”目标的实现,也束缚了史学致用功能的彰显.历史是人创造的,历史研究不应忽视人的主观目的和价值观念,没有主观参与和价值渗入,历史真实很难呈现,也无法理解.历史研究是一种思维活动,所以史学著作会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历史学既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如若一味强调“价值中立”,轻视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甚或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不同,既难以彰显史学致用的功能,也不利于坚持历史研究求真的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历史研究引入具有客观主义趋向的“价值中立”原则将面临多重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