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北京名胜古迹考略─—北京古塔之十二侯伟,汪建民姚广孝墓塔姚广孝是明代初期著名的僧人,他不仅学识渊博,又有胆略,辅佐燕王朱棣夺得皇权。成为明王朝杰出的政治家。《明史·列传》中详细地记载了姚广孝的生平事迹: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  相似文献   

2.
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推翻了建文帝的统治,做了明朝第三任皇帝,即明成祖。辅佐朱棣成大业的是一位法名道衍的和尚即姚广孝,《明史》对姚广孝的评价是;“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①而后人对姚的评论多是贬斥他,说他是“怂恿”朱棣“谋反”的“奸僧”;②是“钻空子的”,“为升官发财而挑起藩王争夺皇位”。③这样姚广孝便以“奸僧”、“奸臣”形象出现在历史上。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纵观他的一生及其在“靖难之变”中所为,我认为应摆脱世俗的观念,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姚广孝是一个身着僧衣而胸怀治天下大志的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杰出的贡献。本文拟依据史实,对其历史地位作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 一  相似文献   

3.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曾大封诸子为王,以共保朱家天下。但太祖尸骨未寒,即骨肉相残,他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兴“靖难之役”,夺取皇位。朱棣即位,论评“靖难”功臣,以高僧姚广孝为第一。 姚广孝(1335—1418年),江苏长洲(今吴县市)人,出身于一个行医世家,初名天禧。广孝少有大志,曾对其父说:我将来决不愿为医,要么饱读经书,求取功  相似文献   

4.
<明史·方孝孺传>记曰:"成祖发兵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无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陈友松教授生前之学术与事功虽有未及方孝孺者,但作为读书种子,则当之无愧矣.  相似文献   

5.
明代藩王所辑琴谱为历来琴家与藏书家所珍重,每部琴谱都有着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并在琴曲传谱、风格特点等方面有着紧密的传承关系,自成谱系。它们对后世琴曲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五本存见明代藩王所辑琴谱谱系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研究,旨在尽可能地探究明代藩王琴谱现存谱本的传谱面貌及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6.
赵时春是"嘉靖八才子"之一,一生交游广泛,其《浚谷文集》十卷收录了许多序跋,其中部分篇章是明代作家的重要评论资料。目前学人很少关注《浚谷文集》,因而也很少关注这些资料。这些评论资料,包括赵时春对唐龙、樊鹏、陈洪谟、康海、胡侍、姚镆、姚涞、薛应旂、胡松等人的评价;这些评论反映了明代经世文学思潮的侧面,有些已成稀见材料,具有重要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明代一般被视为传统金石学发展的中衰时期,这是由于受到了元代文化发展和文人追求转变的影响;但从后世文献来看,明代对传统金石学仍略有继承,而且由于江南经济的腾飞以及文人意境的追求变化,大量的文人与商人投身文物收藏.由此带来了明代的古物收藏之风大盛,由此而产生的文物鉴赏与鉴定研究兴起,却成为明代文物学发展的一个亮点,对于后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永乐”是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因此称为《永乐大典》。这是明代一部规模宏大的类书。这部书的编写工作,始于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当时明成祖命解缙等担任编纂工作,第二年成书,名日《文献大成》。由于匆匆编成,内容比较简略,朱棣感到不满意,乃加派姚广孝等对该书大加补修。参加这一次工作的共有三千人,历时五年,直到永乐六年(1408年)的冬天才最后完成,改称《永乐大  相似文献   

9.
四库馆臣站在儒家正统立场,对元代僧诗的评价普遍较诗评家为低.对刘秉忠和姚广孝两位奇僧,馆臣从政治立场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出发,结论有天壤之别.僧诗的蔬笋气和烟霞气实由诗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气质所决定.  相似文献   

10.
《皇明进士登科考》是研究明代科举的重要参考文献,但也存在一些讹误。以现存的明代《登科录》和其他重要的科举文献、地方志为依据,考证出22处讹误。  相似文献   

11.
临海出土的《宁国通判陈公墓铭》、《明后山陈先生墓志铭》和《明工部都水司员外郎潜斋陈公墓志铭》保存基本完好,志文清晰可识。三通墓志铭历史信息丰富,对于了解志主家族简史、研究明代台州名人谢铎、蒋禺贞、秦鸣雷、金立敬、应大猷等生平事迹以及钩沉区域书法史,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滇南碑传集》是一部以搜集明清时期云南历史人物碑传文为主体、兼及民国初期人物的碑传类历史文献,由云南著名文献学家、藏书家方树梅在20世纪30年代纂集。本文在简介作者撰述经过、本书编辑体例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探析了其对研究云南地方文化以及明清以来云南与内地关系所具有的重要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3.
明兵部左侍郎张海墓志疏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3年7月,在山东省德州市妇幼保健院施工现场,出土明代兵部左侍郎张海及其妻潘氏墓志两合,其中张海墓志史实丰富,为研究德州张氏家族及德州地方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南明著名的爱国使臣左懋第宁死不辱使命,于顺治二年(1645 年)被清廷杀害,壮烈殉国,成为一位堪与南宋文天祥比肩的民族英雄。可是关于左懋第史事的一些文献记载多有讹误。有必要依据有关行状、墓志及其他有关文献资料,对关于左懋第史事的一些错误记载进行纠谬辨正。  相似文献   

15.
明正德九年状元唐皋,是徽州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但因他的著作都已散佚,行状、墓志铭等重要文献也不传,学界对他的家世生平、学术思想和诗文创作情况都缺乏了解。文章在辑佚唐皋诗文的基础上,爬梳大量历史文献,详细考证了他的家世和生平。  相似文献   

16.
志主朱厚■系明宪宗之孙,衡恭王之子,爵封汉阳王。圹志为探讨朱厚■生平事迹、家族史提供了珍贵金石文献资料。圹志中还涉及到多位名见《明史》和有关文献典籍的历史人物,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明代义官赵儒,有"赵千顷"之称,好善乐施,曾是衡水石桥的义务总管,建成衡水石桥后,受到朝廷的嘉奖,赠为义官。整理考证其妻王氏圹志,基本梳理清了赵家的一些社会关系,对研究明末清初衡水县的社会文化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以唐蕲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孙杲墓志为探讨核心,运用墓志与相关史籍对勘的方法,对墓主的生平以及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进行了重点的考释与分析,揭示出其对传世文献所起到的补缺、印证的文史考古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元末明初儒士陶宗仪的生平情况,见于其友人孙作《陶先生小传》、《明史.文苑传》、贝阙《南村外史传》、邵亨贞《南村辍耕录疏》等,然对其生年和早年求学情况,现存文献大多语焉不详。由于其墓志铭和行状未能保存下来,故而学术界对其生平多有争议。现据陶宗仪老师钱璧《元钱伯全札》、友人孙作《陶先生小传》、邵亨贞《南村草堂记》、同乡林克贤《南村辍耕录后叙》等文献,结合《南村辍耕录》等资料,考订其生年及从钱璧问学等情况。  相似文献   

20.
刘 (曰丙) 为明代阁臣刘王羽之父 ,其墓志不仅具有一定的文献补佚价值 ,而且是墓志佳品 ;昊天宫碑刻系明代抗倭名臣胡宗宪在任益都知县时 ,参与勒立的石碑。这是在青州发现的唯一一件与他有关的历史文物 ,为研究其生平事迹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