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为拔高、架空分析、主观曲解和迷信权威,是长期以来存在于我们语教学“本解读”过程中的四大误区,甚至可能还是我们有些研究、教材编写和教师的“思维定势”。本解读要想真正走近作、走近教材、走近学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走出这四大误区。  相似文献   

2.
胡兰 《福建教育》2008,(6):20-22
语文教师最核心的专业素养就是解读教材的能力。但是,面对文本解读,许多语文教师迷信教材、迷信课本、窄化课本,文本解读成了一项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的工程。怎样进行教材的解读,才能适应语文教学的需要?这里结合一篇大家非常熟悉的课文《晏子使楚》,借助中国传统文学解读理论,将文本解读过程划分为三个心理阶段:观、味、悟,谈谈我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3.
主题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的一大亮点。观照当下的教学实践.由于认识的误解和操作的偏差.“主题图”使用误区颇多。主要存在着“弃置不用”、“随意更换”、“本末倒置”、“机械使用”四大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一昧地迷信和盲从.应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4.
《项脊轩志》作为经典作品被选入各个版本的教材。这些教材不约而同地删去“项脊生曰”一段,并将删节后的文本定位为“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将文本主题理解为“志物怀人,悼亡念存”。这种编排和解读忽视了《项脊轩志》原始文本分两次完成的情感差异,遮蔽了归有光借科举以振兴家道的人生追求和科场失意的人生经历,存在着对原始文本肢解和曲解的问题。对于《项脊轩志》的理解应当立足原始文本,结合相关史料,挖掘文本的隐含信息,从而探究作者的创作心理和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5.
戴会芹 《考试周刊》2013,(75):17-18
创造性解读是课改后阅读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但由于一味求新求异,张扬个性,创新的诉求过于强大,出现超越文本、拔高文本的思想价值,忽视文本的存在,任意添加臆想、猜测的成分;跳出文本,无中生有的创造性解读;误读文本、曲解文本的现象。因此,创造性解读应以文本为依托,走进文本,了解作者,弄清文本写作背景,挖掘更真实的解读才是创造性的文本解读。最受诟病的人为拔高,臆想猜测、无中生有等倾向必须矫正。  相似文献   

6.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被选入高中教材,无论是从德育教化还是文章的写法,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篇课文。但是,迄今为止,对其解读依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从《项脊轩志》教学的现状透视文本的解读,我们会发现文本解读的误区——浅表化,浅表化解读大大减轻了文字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7.
一般意义的文本解读属于“纯个人”解读(曲解和误解都无所谓)。作为教材的文本解读与一般意义的文本解读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为教材承载着更多的公众教化功能,包括文字层面、文学层面、文化层面、  相似文献   

8.
教材是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生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基于文本解读的广阔内涵,关于文本解读的研究,本期着重就“教师应如何解读文本”和“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走上与文本有效融合的解读之路”这两个层次展开讨论,有具体有效的解读方法,有可资借鉴的精彩教学片段,有轻松、隽永的教学叙事。之后,我们还将关注“名师解读文本的方法”和“文本解读的误区”等方面的内容,敬请期待。  相似文献   

9.
所谓“文本解读”,就是教师对文本进行分析、研究。确立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重构教学内容。文本解读的价值在于实现读者与作者的交流,即教师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广阔、多维的对话,读出文中的精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然而,在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还存在着误区,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那么,如何针对文本解读的误区,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呢?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倡导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多层次、多角度解读课文,甚至允许跨学科、跨时代地解读,即所谓“多元解读”,这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极有帮助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课堂上也确实出现不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场景。但毋庸讳言,一些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为了片面追求文本解读的多元化,无视文本的客观性,失去了最基本的原则底线,从而陷入误区,实质上无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随意曲解经典,颠倒是非观念。《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不再是学生单方面接受…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确定有赖于教师对文本的教学解读.教师面对自己、文本、学情时,要本着尊重自身、尊重文本、尊重作者、尊重学情的态度,从文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即文本的原生价值出发,寻求教学价值.在《看云识天气》《三峡》《羚羊木雕》三文的解读中,“关注创作过程”“向原著的寻源勘误”和“真实的原生价值”让我们看到了文本原生价值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很大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文本解读缺乏深刻的认识,在行动上主要表现在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舍本逐末,以偏概全;过度诠释,人为拔高;曲解误读,偏离文意;错误解读,莫衷一是。基于以上思考,笔者积极探索提升文本解读能力的主要策略,即博采广纳,丰富人文素养是保证;走进文本,深透解读教材是根本;教学相长,反思课堂教学是关键;务实科研,思考教学真谛是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语文课程中,作为课文的文本具有标准的解读取向,教科书的提示“预设”着编者的价值判断,教学参考书中的教材分析就是文本的解读指南,教学就是“教教材”——按照教科书和教参的既定方针办。新的语文课程强调由忠实执行走向自主创生,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那么“,用教材教”还需不需要教好教材呢?教什么,怎么教呢?面对这些当前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许多教师还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清晰的认识,因此步入种种误区。误区之一:喧宾夺主——游离目标盲目拓展[案例]一位教师教学《白鹭》(苏教版第十二册)时,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交…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自然要关注历史文本解读。然对此似乎存在三个误区:一是将文本解读理解成照本宣科,因此用新课程是“用教材教”的帽子来否定之;二是将文本解读误当作汉儒注经,认为逐字逐句,枯燥乏味,投入既大,又收效甚微;三是貌似文本解读,其实文本既偏离,解读更错谬。笔者认为,文本解读须按一定的逻辑来进行,本文拟以人民版《新文化运动》为例来谈谈这方面的几点思考。不妥之处,尚请方家批评。  相似文献   

15.
课改至今,语文课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孩子的笑声洒满每个角落;精致的课件贯穿教学的始终;充分张扬的学生个性;动人的作秀课频频出现;学生或说唱,或表演,给人一种师生同乐、其乐融融的感觉,着实令人兴奋。但如果对此背景下的某些教学现象进行反思,不难发现当前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还存在着一些“无度”现象,这些问题主要缘于教师与文本对话中误区产生的隐患。下面笔者就教者在把握“回归”与“超越”中与文本对话的现状进行分析。一、迷信教材,文本对话不深入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库,同时也是课程标准思想的载体和学生学习养成的凭借,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新的教材观指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走进教材,走出教材”。教材对教学的影响不是“束缚”,而是“引领”。“用教材教”就要先深入对话教材,再浅出教材。没有对教材的深入对话,也就没有对教材的浅出。  相似文献   

16.
文娟 《现代语文》2007,(2):75-76
与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第二册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把《囚绿记》的主题归结为民族气节的赞歌,这种解读是从政治功利价值出发对文本进行的宏观政治话语阐释,是对文本真实意图的曲解。从文本自身出发,进行微观细致的分析。探究能指链条上的所指,《囚绿记》应该是陆蠡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是作者对心灵印痕的真实回忆。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在学生与文本解读之间架设桥梁?在《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一书中,作者闫学说,文本解读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要做"教学解读"。教学解读就是为教学而解读,要求教师在做文本解读时不仅要眼中有文本,更要心中有学生。《小学语文文本解读》选取了现行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各类典型文本,  相似文献   

18.
<正>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充满动感,富有童趣,既新颖又开放,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如何解读文本呢?一、走近作者解读文本——把准文本的价值取向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意蕴的载体。"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是语文教师拿到教材文本,在进行解读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从作者的视角,把握文本的  相似文献   

19.
立足和还原《苏州园林》的“序文”身份,有助于教师厘清如下两个问题:作者与苏州园林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如何看待教材文本中略显仓促而简单的结尾.很大程度上,《苏州园林》的有“序”解读,才是《苏州园林》教学解读的正确打开方式.  相似文献   

20.
所谓“适度解读”就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以叙事文本为依据,站在作者的时代立场上去理解领会作者表达的主题。适度解读的度,除了作者留给我们的文本,教学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样一篇《邓稼先》在初中和在高中阶段解读时的“度”自然是不一样的。那么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做到适度解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