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妈祖信俗"的申遗成功是妈祖文化正式成为全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标志,而妈祖祭典则是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弘扬妈祖文化的特殊使命。妈祖祭典历经千年,其文化元素极其丰富,包含了建筑、哲学、宗教、艺术、礼仪等。在现代文化旅游不断升温的背景下,妈祖祭典文化元素还可以在品牌、语言、生态和教育文化元素方面进行再造和创新,以有助于祭典更好地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2.
<正>妈祖祭典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界向无专著予以研究;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兼学术部主任周金琰先生撰写的《妈祖祭典》,于2013年11月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2014年7月再版),首次对妈祖祭典进行了客观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填补了该项研究的学术空白。该书出版以后,在  相似文献   

3.
湄洲妈祖祭典仪式是妈祖文化中最为隆重的民俗活动之一,该仪式中的音乐是妈祖信仰体系中的重点部分,具有典型的传统文化特征和艺术魅力,对促进两岸音乐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目前湄洲妈祖祭典仪式音乐研究的现状,分析了该研究的意义和将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法,探寻妈祖信仰习俗中以身体活动为核心的妈祖体育文化形成的源流,分析妈祖祭典仪式、滨海体育、妈祖体育与现代体育融合的特点及作用,并就如何把握妈祖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建立科学而行之有效的开发策略,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多模态语篇的社会符号学理论基础上,以湄洲妈祖祭典语篇为例,从言语、视觉、体态语言等符号系统分析各种符号资源对祭典内涵的作用。结果发现,整个祭典过程通过主题选择模态,以视觉模态为主,声觉模态、动作模态、言语模态等为辅,各种模态和符号系统相互作用,协调配合,以整合的整体共同创建意义,从而完成交际目的,即弘扬中华妈祖文化,展现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祭祀仪式,达到了祭典所要传达的意境,又折射出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推崇以及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乡土"作为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具有其深厚的生活积淀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在界定妈祖文化景观和乡土元素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选取妈祖宫庙建筑、妈祖祭典、妈祖服饰和饮食文化景观作为研究范点,对其所包含的乡土元素加以解读,并从文字、图像、音乐戏曲、民俗活动和现代信息媒体等五维形式探讨妈祖文化景观的表达,指出现代保护妈祖文化景观的乡土性是维护妈祖文化景观持续禀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莆田学院学报》2015,(6):13-17
聚焦仪式经济及妈祖信仰遗产化中祭典仪式的道德意涵。通过对2012年莆田港里村的妈祖回娘家祭仪形式与内容的描述,探讨其正在发生变化的文化秩序。认为该祭仪为信仰活动与遗产实践相交织的混合体。最后探讨在地方层面为了发展而要获得物质性或象征性资源的策略中祭仪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8.
当前"妈祖热"已经成为不争事实,除了庙宇大规模的重建、扩建、新建外,妈祖信仰在整个民间信仰体系中一枝独秀,沉寂多年的民俗祭典、分灵进香、绕境巡安等重新在民间热烈展演,并出现了台湾民俗、信仰回传福建的新现象。2009年妈祖信俗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把"妈祖热"推向了另一个高峰。经济发展、政策宽松、传统驱使、政府支持和寻根谒祖热的刺激共同促成了当前了"妈祖热",政府、民众和庙堂也要"妈祖热"的现状中反思自身在构建和谐宗教、和谐社会中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9.
妈祖文化发源于宋朝的福建及周边地区,逐渐发展为妈祖信仰,后来随着华人的足迹演变为流传于世界各地的综合性的文化形态,并集神话、传说、故事、祭典、民俗、艺术、信仰与审美为一体。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千年以来的人们相信妈祖具有福佑万方、有求必应的神力,从而寄托灵魂、祈祷精神慰藉。原始宗教产生的主要心理根源就是"敬畏"。在强大神秘的自然力量面前,人们深感弱小无力,从产生  相似文献   

10.
<正>《莆田妈祖信俗大观》一书主编和编委会主任为林国良,副主为郑世雄、刘福铸。该书由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组织本市十多位祖学者合撰而成,2014年4月由海风出版社出版。全书52万字开布面精装,典雅大方。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和展示莆田妈祖俗的专著。全书分为祭典、节庆、进香、神器、供品、出游、艺文、习祈愿、传说等10篇;每篇下再分章节,计41章145节。纵观这部著,我认为有如下特色:  相似文献   

11.
自唐伊始,民间信仰习俗中就确立了以龙王为主导的海神信仰。宋代,又出现了湄州林氏女飞天的故事,并持续受到历代统治者赐封,成为沿海民众普遍崇奉的妈祖,并取代龙王成为中国海洋信仰的主神。民俗信仰是民众生活的抽象反映,从龙王到妈祖海神信仰的变化彰显了中国海洋社会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妈祖文化是以妈祖信仰为载体而衍生发展的一种民俗文化,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推崇.她的价值、功用也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文章在分析妈祖文化的核心价值——妈祖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了妈祖文化对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旨在准确把握妈祖信仰,进一步发挥妈祖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妈祖信仰对台湾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台湾早期由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进程中,妈祖信仰对于凝聚以地缘群体聚落移民间的关系方面曾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台湾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的50年间,妈祖信仰对于凝聚民族精神、抗拒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奴化进程具有很强的作用。在当代,妈祖信仰已发展成为维系两岸骨肉亲情、增进相互了解、文化认同的重要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4.
舞水河流域深处大西南山区,远离海滨,但却普遍存在着发源于莆田海滨、被沿海人民奉为海神的妈祖信仰。在梳理和考证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舞水河流域妈祖信仰至迟是在明末清初由福建移民与客商通过长江逆流而上、经沅水传入,并流行于清中后期;其形成原因与该流域内丰富的山林特产资源、优越的水运交通条件、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福建会馆与天后宫的结合及妈祖自身的变化密切相关。与沿海妈祖信仰相比较,舞水河流域的妈祖信仰具有信仰群体的超区域性、神灵体系的杂糅性、庙宇建筑的商业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至今仍然保存着先民的宗教仪式、仪轨,这种传承与沿袭下来的远古文化的“活化石”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演变、文化传承、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结构,等等。从黄南藏族自治州年都乎村的“於菟”舞音乐中,我们可以更好地诠释原始祭祀乐舞中仪式音乐的本真和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音乐底蕴。  相似文献   

16.
妈祖原型形象是宋代湄州林氏,她预知祸福、慈悲行善、终生未嫁。虽年少离世、却屡显灵验。经过历代官方敕封,其圣格不断上升。,从宋到元明清,妈祖经历了儒释道对其形象的吸纳和神化,妈祖被尊奉为道教的神仙、佛教的菩萨,儒家佑国护民的忠孝神、,妈祖成为儒释道共同尊崇的偶像,体现了三教合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后世妈祖是集儒释道于一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象,表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妈祖是中国民间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她作为中国第一女海神,成为沿海广大地区民众及海外华人重要的信仰神明和精神纽带.本文从分析闽台妈祖文化的内涵入手,在详细阐述妈祖文化在海峡两岸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闽台妈祖文化氛围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福军 《云南电大学报》2011,13(4):51-54,64
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云南省双柏县彝族"老虎笙",是一种有关图腾崇拜的乐舞,其舞蹈动作是以彝族的虎图腾为依据的,是一种戏剧化了的图腾祭典,它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智慧,保留着许多原始遗韵,是彝族文化特征的标志,体现彝族人民的生命本质特性,这种艺术形式的传承对本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葫芦笙舞是两姚彝族民间古老的舞蹈,与彝族葫芦图腾崇拜有关。葫芦笙有特殊的制作和吹奏方法,曲调有72调,曲调变化多端,且各地的曲调有一定差异。葫芦笙舞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葫芦笙舞的队形是围成圆圈,手挽手,头、腰、脚的动作协调,舞曲、舞姿、动作豪爽、奔放、自由、活泼,但跳葫芦笙舞很注重场合。近年来葫芦笙舞式微迅速,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20.
观音和妈祖是渔民中影响最大、信仰最众的神灵菩萨,是海上的保护神、灾难的救星.并随着后世影响,逐渐升格为尽善尽美、神威广大、具有无上神格和无限凝聚力的两位万能女神.观音在许多方面都与天后圣母相对应,民众无论贫富贵贱,都对此二神顶礼膜拜,恭敬有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