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知识包括物质世界存在的知识即客观知识和人类在物质世界的实践中领悟的知识即主观知识.知识载体有人脑及相应的文献、实物等.主观知识即人类知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活动的成果,是社会意识活动的结晶.文献知识是主观知识的一种静态知识.  相似文献   

2.
客观知识主观化论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客观知识主观化就是将荷载于某一载体上的知识(客观知识)内化于人脑的知识(主观知识)之中。客观知识主观化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并且主要是通过语言传播和文献传播实现。参考文献21。  相似文献   

3.
客观知识与图书馆——从客观知识角度理解的图书馆学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客观知识是图书馆学的本体论对象 ,客观知识的主观化是图书馆学的认识论对象 ,客观知识的组织是图书馆学的方法论对象。客观知识应成为图书馆学的逻辑起点。服务于人类的客观知识主观化是图书馆学的最高准则。现行的图书馆知识组织方法必须要改进。参考文献 2 7。  相似文献   

4.
知识单元的演变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知识单元的发展经历了从文献单元到信息单元既而到知识单元的演变过程。文献单元、信息单元和知识单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知识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知识单元的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知识单元是在知识管理中可以对知识进行独立、自由、有效识别、处理与组合的基本知识单位,即知识元。但直接利用知识单元对知识本身进行管理还有很大的困难,需要进一步研究文献单元、信息单元和知识单元之间的关系,并借助知识管理技术推进知识单元研究。  相似文献   

5.
共享知识与知识共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共享知识是知识共享的前提,知识共享是进行知识管理必须达到的一个状态。文章剖析了存在于人们中的不共享知识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主要原因,总结出促成知识共享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主观知识客观化论纲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主观知识是指依存于人的大脑的知识,又称隐性知识。主观知识客观化就是主观知识的外化,社会化(到某载体上)。主观知识客观化是知识运动的第一个阶段。而客观知识的主观化作为知识运动的第二个阶段,与第一阶段共同完成知识在不同载体之间的运动过程。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7.
马恒通 《图书馆》2007,47(3):1-5,10
图书馆是通过保存和利用文献来承载和传播人类知识和人类文明的唯一一种机构。它所具有的特殊社会职能对保证和推动知识的进化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图书馆事业,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事业,推动国家知识创新和知识进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加速实现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8.
论知识创新中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策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知识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它不断为人类创造宝贵的财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知识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图书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向知识创新的图书馆,要想参与和支持知识创新活动,就必须实施知识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元的知识仓库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永常 《图书与情报》2005,(6):73-74,105
知识仓库是实现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基础。知识仓库构建应以知识元为基元,以知识元链接为枢纽;其构建一般经历文献信息的知识元抽取与标引,知识元库构建,最后实现知识仓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知识的积累与传承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为此提出利用科技文献知识基因进行知识的遗传与变异研究,以期对知识传承与发展变化进行更直观、全面地透视。[方法/过程] 通过辨析知识基因概念,确定知识基因的研究意义,并探讨其具体研究对象;提出科技文献知识基因内容表达的两种方式,归纳科技文献知识基因的类型;分析影响知识基因遗传与变异的主要因素,且设计识别知识基因的遗传与变异的方法。[结果/结论] 通过对科技文献知识基因的辨识,能够有效揭示出不同文献之间的知识传承与迭代,促进知识基因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在探讨信息,知识,文献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文献是客观知识的一种外延形态的观点。从而为知识组织理论与方法提供了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在即将来临的知识社会中,以收集文献、存储文献、管理文献、利用文献为自身社会职责的图书馆,应当认识到文献的双重性。变知识载体管理为知识管理:将自己收集文献、存储文献、管理文献、传播文献的社会职责,发展到“获得知识,存储和管理知识,分析、理解和解释知识,传播知识,并通过组合知识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文献解构模式及其理论是对于把固化在数字化文献中的知识对象化地解析成基于范畴和相关关联的本体概念体系的方法和理论的总和。知识解构理论还包括解构的逆过程,即知识的重构。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4.
论组织知识与知识组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柯小华 《图书馆》2004,(4):34-37
本文从社会系统的角度论证了组织知识是人类知识活动的一种基本需求,是社会设立图书馆的目的;同时从图书馆系统角度揭示了知识组织是图书馆对客观知识的知识单元进行整序的活动与过程,是图书馆实现图书馆目的的根本手段;两者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知识单元初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知识整序发展的需要,对知识单元概念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就知识单元与文献单元和物质单元的关系对知识单元概念作了进一步的论证。最后提出了知识单元的4种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6.
未来图书馆与知识发现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文章回顾了图书馆与时俱进从情报化成为现代信息中心再展英资的历程,从知识在创新中的地位作用和获取应用的角度,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大类,进而,反隐性知识划分为主观隐性知识、客观隐性知识和主客观交叉的隐性知识3等三种。从实现创新的过程及其对知识的需求,论证了使隐性知识“浮出水面”的知识发现是创新的源泉与保障;论证了开创满足用户隐性知识需求的服务新领域,是图书馆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知识形态及其转化论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的基本特征,探讨了知识形态相互转化的4种模式,指出了图书馆在知识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人类的现实生活开始大规模向虚拟世界迁移,迅速走红的元宇宙正在尝试勾勒人类未来数字化生存的图景,并一跃成为2021年社会高度关注的创新方向。文章以三个世界理论为基础,聚焦揭示元宇宙中三个世界的现状,并针对其中客观知识世界的构建展开系统探究。首先,将元宇宙中的客观知识世界构建,转化为深度融合应用场景的学科知识资源重构,即知识情境化;其次,提出"任务-方法-流程"情境知识描述框架,并勾勒出情境知识构建的路径;最后,描绘元宇宙中情境知识的未来应用方向,以期进一步充实元宇宙内涵,改变当前过度的泛娱乐化、社交化倾向,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赋能。  相似文献   

19.
刍议信息知识管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论述图书文献管理学的范围,特点基础上,认为信息知识管理既是对图书文献管理学的扬弃,也是对图书文献管理学内涵知识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文献不但是一种“双重属性混合体”,而且是一种无限可变的知识力,因此,图书馆人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把文献力通过读者转化为“知识生产力”。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