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不断改革创新,出现了许多新的节目形式。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又是检验理论的标准。风靡各地的“说新闻”恰恰就处在这样一个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亟待加以认真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3.
最近几年,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新闻板块、民生新闻栏目的大量涌现,播音员主持人的播报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的“播”新闻正受到“说”新闻的挑战,一时间,“说”新闻成了一种时尚潮流。那么,怎么把新闻说好,播新闻和说新闻是否格格不入呢,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周彤 《视听界》2004,(2):20-21
画面: 主持人骆新在看报(近景),背景为外滩东方明珠塔镜头拉开至全景摇臂将镜头移高,主持人出画至外滩全景配音: 我们每天都在问自己三个问题: 什么是今天最重要的新闻? 今天的新闻我们怎样解读? 我们的解读能给你什么价值? 字幕:(全景定格后又叠字幕) 用智慧解读新闻-东方导读- 一、从报缝里读出新闻——“读报人”的新闻理念我们把电视读报这样的节目样式理解为三个字“拆”——也就是新闻分析,它往往需要跳出线性思维去做深度挖掘和反思, “梳”——也就是背景整合,它往往需要对新闻的关联性做出最有价值的判断, “吟”——也就是语言把控,它需要像古人做诗那样把握  相似文献   

5.
张晓克 《今传媒》2008,(6):60-61
在我们广播电视节目日益丰富多变的今天,传统的播音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受众听觉审美的变化,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播音主持风格发生了悄然的变化.相对于其他各类节目而言,新闻播音的表达方式更是近年来业界人士关注的一大焦点.  相似文献   

6.
这些年电视“板块节目”很时兴.而“板块节目”中的各个“子栏目”往往需要用“串联词”来衔接,因此“串联词”的写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板块节目”的整体质量和播出效果。那么怎样构思和撰写“串联词”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电视新闻节目中经常出现趣味横生的“软新闻”,为受众所喜闻乐见。“软新闻”又称为趣味新闻。有许多“软新闻”传播的内容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奇闻异事。奇闻异事成为“软新闻”的前提是必须“有趣”而且“有益”。如果只有“趣”而无“益”,则成了无聊。任何无聊的东西都是不能作为“软新闻”传播的。  相似文献   

8.
1996年凤凰卫视以小媒体的资质出现在电视界,却胸怀大志,要立足华语世界做新闻。仅用3年的时间,“凤凰”就取得了骄人成绩:凤凰卫视在两岸三地、在全世界华人华侨中的收视率直线上升,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受到国际传媒界的关注,甚至成为国内许多同行效仿的对象,学术界也对其产生了  相似文献   

9.
欧阳询 《今传媒》2005,(9X):60-61
创建“面对面” 谈到王志与“面对面”栏目的关系,有人好奇地问,王志为什么会来“面对面”?,言外之意是,有了“面对面”才有了王志,但实际上是有了王志才有了“面对面”,王志是这一档新闻人物专访节目的核心与灵魂。  相似文献   

10.
曹晓明 《视听界》2000,(3):38-38
电视的最大特点是可视性,是用生动、形象、鲜明的画面来表情达意,传播信息。电视画面作为一种语言,是对客观事物的撷取再现,必须完全以事实为依据。然而,在目前一些电视新闻的后期剪辑过程中却常常忽视了这一原则,任意“挪用”画面,使画面语言漏洞百出,观众疑窦丛生,削弱了新闻内容的可信性,造成了新闻失真。以一个电视人的眼光观察,电视图像剪辑中画面“挪用”现象有这样几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各级电视台纷纷在新闻节目中采用“说”的形式,以提高收视率,扩大收视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显示出“说”新闻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我们所说的“说”新闻并不是原始意义上的说,而是有充分准备的说,是依据文本,尽可能用口语化、生活化、趣味性的语言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2.
李笑艾 《新闻采编》2005,(5):8-9,13
“说”是播音、主持语言样态之一,常用于主持人节目的播音。“说新闻”是近年来特定的新闻播报中采用的语言样态。这一样态产生于50年代,在山东是“老”张说新闻,在上海是“阿福根”谈生产……,都在听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说新闻”风格著称的是播音前辈费季平,但由于媒体发展的局限,这一样式没有产生很大影响,更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1998年随着香港凤凰卫视独特的媒体运作焕发了生机,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在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视率的排行榜上,社会新闻的受欢迎程度可以说是扶摇直上。因为社会新闻在报道速度、题材新鲜、贴近生活、排忧解难等方面的作用是以往的传统新闻所不能比拟的。但是,在社会新闻“热”的背后也有一些需要冷静思考的地方,不认真对待出现的问题,社会新闻的生命力就会受到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三贴近”原则在新闻报道中作用的发挥,众多电视新闻节目把镜头对准,更为广泛、更为平凡、更为基层的百姓生活,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精神需求等,电视民生报道由此产生并从社会新闻的范畴中脱离出来,承担起从微观层面、平民视角反映民众生活中新鲜因素的职责,标志着其独立品格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胡腾 《青年记者》2007,(14):105-105
“真人秀”最早出现于美国,在英语中最常用的词是“REALITY TV”,在汉语中也有“真实电视”的译法。它是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至少它是一种新闻传播活动,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交往活动,要能有秩序的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社会关系规范,受到一定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16.
17.
一、电视新闻中的“说”新闻“说”新闻,是指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对新闻内容进行口语化表述,它有别于过去新闻播音员的播报新闻。这种方式的要素和特征是主持人通过“说”的形式对所传达的  相似文献   

18.
宋田雯 《报刊之友》2013,(3):134-135
近几年,婚恋交友节目由发展到崛起的过程中,进行了不少改革与调整。其中,新闻主持人在节目中挑大梁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本文主要以当下热播的《非诚勿扰》、《百里挑一》、《我们约会吧》为例,分析新闻主持人“转行”主持婚恋交友节目的可能性及相较于娱乐主持人的优势,同时阐述了新闻节目主持人为婚恋交友节目带来的内容、风格方面的变化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皓圣 《视听纵横》2007,(1):112-113
近几年,新闻评论类节目突出的重要性日渐为电视台所重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电视台都把新闻评论节目制作得好坏看作是体现电视台节目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但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  相似文献   

20.
“趋同新闻”与“错位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