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铁路继1997、1998、2000、2001年四次大提速后,铁道部又于2002年4月18日作出了第五次大面积提速的决定。此次提速总里程达到16500公里,客货运行速度全面提高,其中,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的提速线路将达到  相似文献   

2.
他叫潘文强,是南京市下关区天妃宫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今年11岁。今年暑假期间,他用了43天的时间,载着重达50多公斤的行囊,骑自行车途经6省,随父亲奔波5000多公里从南京抵达西藏,平均每天行程100多公里。西藏的阳光把他晒得很黑。这一路,潘文强每天在自行车上的时间基本上是12到13个小时,每天睡眠的时间最多也只有6个小时,少的时候一天只能睡3个小时。一路上有旅馆的时候住旅馆,在荒郊野外就只能自己搭帐篷凑合一下。最累的时候也曾感觉有好几次坚持不下去了,但是,潘文强是个很要强的孩子,他觉得大家都知道他要骑车到西藏,这个时候放弃很没面…  相似文献   

3.
例 :甲、乙两人同时从 A、B两地出发 ,相遇后 ,甲用 9小时到 B地 ,乙用4小时到 A地 ,求甲、乙两人从 A、B走完全程各用几小时 ?【解法 1】设甲的速度为 x公里 /时 ,乙的速度为 y公里 /时 ,则相遇后甲到 B地所走的路程为 9x公里 ,乙到 A地所走的路程为 4 y公里。由题意可得 :4 yx=9xy,则 4 y2 =9x2 ,∴ 2 y=3x。则甲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为 t甲 =4 y 9xx =6x 9xx =15(小时 ) ;乙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为 t乙 =4 y 9xy =4 y 6yy =10 (小时 )。【解法 2】设甲从出发到相遇走了 x公里 ,乙从出发到相遇走了 y公里 ,由题可知相遇后 ,甲 9小时到 B地…  相似文献   

4.
[题目]2006年4月18日,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火车每小时可行驶160~200千米。提速后,从武汉到北京的直达火车的行驶时间比原来缩短了1时45分,只需要8时25分。从武汉到北京的火车提速  相似文献   

5.
用好准备题     
有两位老师教数学第六册第73页上这样一道应用题:两只轮船同时从上海和武汉相对开出。从武汉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6公里,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17公里,25小时以后两船相遇。上海到武汉的航路长多少公里?都设计了同样两道准备题:(1)一只轮船从武汉开往上海,每小时行26公里,25小时以后行了多少公里?(2)一只轮船从上海开往武汉,每小时行17公里,25小时以后行了多少公里?准备题的设计,看来还是合适的。两位老师在进入新课时,却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程冰 《神州学人》2010,(3):40-41
时间和空间常常是相对而言的。比如差不多同样1000多公里的距离,从武汉到广州只用到3个小时,而从圣彼得堡到摩尔曼斯克,却要花去足足27个小时。一昼夜多的旅程,裹身于破覆着冰盖的绿皮硬卧车厢里,身边是形形色色的滑雪爱好者、带孩子回娘家的21岁母亲、小提琴演奏家、一个人能堵住整个过道的俄罗斯胖大妈,空气中充斥了红茶、烤鸡、  相似文献   

7.
行程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经常遇到的题型,它包括一般的简单的行程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行船问题、列车问题等等,下面就给大家介绍这种题型。一、一般的行程问题例1.一辆汽车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开了3个小时到达B地,然后继续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经历了2个小时开到C地,问从A经B到C的距离。解析:从A到B的距离是80×3=240(公里)从B到C的距离是120×2=240(公里)所以从A经B到C的距离是240+240=480(公里)这种题型很简单,将各段相加即得到总的路程。下面来看一个比较复杂的题型:例2.火车从A地到B地,因为机车故障影响了速度,使…  相似文献   

8.
<正>七月二十三日,我随母亲单位组织的支教活动,来到若尔盖。从北京到成都,从成都到若尔盖,全程2111.2公里,共计39个小时。天边的若尔盖,天边的格桑花,天边有美丽的云,天边有善良可爱的草原人……回想这一切感觉就像一场美丽的梦,让我久久不愿醒来的梦。从若尔盖回北京后,一直没有动笔记录这段支教生活的点点滴滴,因为有太多让我感动、让我心酸、让我震撼、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的回忆不断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四年江苏省南通市六个郊县高中、中专统一招生数学试卷出了这样一道题目: 甲从A地出发到B地,乙从B地出发到A地。甲先行2公里,则又经2小时后在AB的中点处与乙相遇;若同时出发,则相遇后甲再走2(1/2)小时到达B地,乙再走1(3/5)小时到达A地。求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此题参考解答和评分标准中给出的答案是甲每小时走4公里,乙每小时走5公里,但有些考生作出的解答答案却是甲每小时走24公里,  相似文献   

10.
本刊1989年第1期《单位“1”在解答分数应用题中的作用》一文,读后受益不浅。但该文例7的算理是欠通的,现谈谈个人看法,供大家讨论。原文例7是:某人从甲地步行到乙地办事,每小时走10公里,返回时骑自行车,每小时走25公里,骑自行车比走路少花6小时,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原文分析是:本题已知速度和时间差,若把路程看作单位“1”,可得如下解法;  相似文献   

11.
一位教师为启迪智力、发展能力,对学生讲了如下例题:〔例1〕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相距90公里的 A、B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7公里,乙每小时行13公里。经几小时相遇?若相遇后两人继续前进,甲到 B、乙到 A 后均立即往回走,问何时第二次相遇?继续下去,何时第三次相遇?第四次相遇?……乃至第几次相遇?解:90÷(17+13)=3(小时),即出发后3小时,两人相遇。由第一次相遇至第二次相遇,二人行程和为180公里,180÷(17+13)=6(小时)。以后各次相遇亦  相似文献   

12.
列方程解应用题常用的方法有:译式法、列表法、图示法三种.“译式法”就是将题目中的关键性语言译成代数式.现举一例说明怎样用“译式法”解应用题.例从A地到B地,先下山,后走平路,某人先骑车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下山,又以每小时9公里的速度通过平路到达B地,共用55分钟.回来时他以每小时8公里的速度通过平路,又以每小时4公里的速度上山回到A地,用了l:——————————~‘“—~’”””-2小时.问A地到B地共有多少公里?分析一设山路之长为X公里,则下山需大小时,上山需————’”””’——””12””’————…  相似文献   

13.
今年多1秒     
2006年,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原因,世界上的人将凭空多出一秒钟时间。也就是说,往年是3l536000秒。今年是31536001秒。今年多了这一秒,有人说真好。多一秒,可以多一下幸福的心跳,多一次醉人的回眸,多一丝快乐的微笑,多一个甜蜜的亲吻……有人说,多一秒少一秒有什么呀,真是无所谓。一秒钟太短了,“滴答”一声就没有了。可是,就在过一秒钟里,火箭已经飞出了8公里,地球已经绕太阳转了30公里,太阳已经随银河飞了250公里;光已经跑了30万公里……一秒钟还短吗?一秒钟,太小了,还没挨着它它就过去了。可是,60个一秒就是一分钟,3600个一秒就是一小时,86…  相似文献   

14.
小学地理第七课为了证明地球之大是这样说的:“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公里的喷气式机,环绕地球上空飞一圈,也得连续飞行50个小时。”地球的周长除以800恰好等于50,但是飞机不是在地球上滑行,而是在地球的上空飞行,这样飞机绕地球飞行一周就不只是四万公里,它用的时间也就不只是50小时了。如果把这句改为“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公里的喷气式飞机,在上空飞行四万公里,也得连续飞行50个小时”。或者改为“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公里的喷气式飞机,环绕地球上空飞行一圈,也得连续飞行50多个小  相似文献   

15.
对高年级学生,启发、引导他们有目的,有条理地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将以前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解应用题,可以获得新的思路——一题多解。例如:十一册40页第13题:一列火车1(1/6)小时行73(1/2)公里。用同样的速度从甲城到乙城行了7/(10)小时,甲乙两城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公里?这道题,教学时指导学生综合已学过的知  相似文献   

16.
每月一题     
哥哥步行到郊外野游。刚走一个小时,弟弟得知中午有雨,立即骑车给哥哥送伞。出门时,哥哥养的一只小鸽子同时飞出来。它飞到哥哥的头顶上就立即向弟弟的头顶飞去,飞到弟弟的头顶又向哥哥的头顶飞去,直到弟弟撵上哥哥。已知哥哥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4公里,弟弟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0公里,鸽子的速度是每小时100公里,若鸽子掉头的时间不计,当弟弟撵上哥哥时,鸽子一共飞了多少公里?上期“每月一题”答案:王、李两户所做的工作中,除帮张户外,还有他们自己的任务。很明显,每户的工作量为3小时,王帮张干了2小时,李帮张干了1小时,王帮张的工作量是李帮…  相似文献   

17.
1.适当激励,激活创新意识 数学作业批改中的评语。不仅要注意学生解题的正误,而且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开发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如:“南北两城的铁路长357公里,一列快车从北城开出,同时有一列慢车从南城开出,两车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快车平均每小时行79公里,慢车平均每小时比快车少行多少公里?”一般解法都是:  相似文献   

18.
2014年11月7日凌晨4时,凉山州越西县,下着小雨. 急忙坐上从县城到普雄火车站特有的“公共”交通工具——面包车,为了赶上早上6点27分途经该站并开往成都的火车. 车,盘旋在崎岖的山路.车外,一片漆黑!车内,寂静无比! 三四十公里,近2个小时,我没有一点睡意,反而在思索中愈发清醒.  相似文献   

19.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1997年到2001年,我国铁路先后四次实施大面积提速调图,提速线路营业里程达到13000公里,形成了"四纵四横"的提速网络,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省区和主要城市,大大压缩了列车运行时间,推出了一系列适应市场需求的客货运输新产品,受到了广大旅客和货主的欢迎,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施大提速战略,已经成为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融入市场经济、优化运力资源配置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充分吸取前四次提速调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铁路将实施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这对进一步提高运行速度,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4月18日至5月18日为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过渡期,26项技术创新成果确保了铁路大提速安全有效实施.这些创新成果分别是:一、成套技术.掌握了既有线时速200公里及以上提速成套系统集成技术.初步形成了既有线时速200公里及以上提速技术标准体系,首次实现了不同类型列车共线运行,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二、动车组.全面系统地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动车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