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教育科研》杂志自1981年创刊,已出版整整200期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二十多年来,《上海教育科研》在编者、作者和广大读者的共同努力和扶持下,也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已成为一家在全国教育界拥有广泛影响和良好声誉的综合性教育理论刊物。《上海教育科研》的成长历史也是一部上海教育科研的发展史。"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一份好的杂志,同好的大学一样,需要时间的磨砺。《上海教育科研》已出版到200期,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形成了自己稳定、明确的定位,显现出了自己的个性与特色。20多年来,《上海教育科研》一直以普教科研为主,以课程、教学、教师这些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为对象,为上海教育的发展、教育科研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希望400期500期地办下去。 我有一个希望,就是希望我们的《上海教育科研》更多地关注一下研究方法的问题。因为与当前教  相似文献   

3.
《上海教育科研》杂志是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月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期刊,刊登全国各地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和动态,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科学类中全文转载名列前茅,深受教育科研工作者和教师欢迎。《上海教育科研》杂志面向基础教育,注重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开设理论经纬、教改前沿、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科研》杂志自1981年创刊以来已满100期,这是件值得好好庆贺的喜事。 《上海教育科研》是我喜爱的一份教育刊物。创刊15年来,《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在成为展示上海和全国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窗口的同时,已形成了它自己的独特风格。我觉得这种独特风格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5.
1988年我到上海市教育局工作,分管工作之一就是教育科研。到任后,我就认识了《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及其前身《教育科研情况交流》,算来已有十六年了。自当时至今出版的每一期杂志,我都认真翻阅过,从中看到了刊物的成长、装帧的变化、内容的充实和繁荣,看到了上海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事业的深化和发展;同时也从外地作者的文章中,了解到全国各地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进程。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始终与上海的教育科研人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自己也有一些文章发表在《上海教育  相似文献   

6.
走向成熟     
我作为一名极普通的读者和作者,因为很早就与《上海教育科研》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真正为她走过十五载风雨历程臻于成熟而高兴,谨值其100期面世之际,提笔写几行文字,略表我“祝贺、感谢、希望”之心情。 首先,我拱手祝贺《上海教育科研》取得辉煌而可喜的成就。十五年来,《上海教育科研》推出了大量的教育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的教育科研人才,同时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刊风格,引起了国内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在上海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正因如此,1992年  相似文献   

7.
当前教育类杂志越来越多,人们对教育科研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就要求杂志必须有自己的定位。一份好的杂志,不单单是看发行量的大小,还要看它有没有恰当的定位、有没有固定的忠实的读者群。杂志的定位有一个雅与俗的区别。好的教育杂志,比如《上海教育科研》就很"雅","急功近利"的东西比较少。事实上,今天有很多教育问题是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的,《上海教育科研》可以更多地关注、推动这些  相似文献   

8.
《上海教育》杂志的改版,引起了广大读者和全国教育期刊同仁的极大关注。为了将《上海教育》办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新闻杂志.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改革和发展,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于4月4日邀请读者代表和各地专家、同行聚会上海,举行《上海教育》发展研讨会。与会者就进一步明确刊物的定位、提高杂志的深度报道和权威性、突出刊物的个性、加强采编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一堂好课”标准的讨论,向来是教育决策者、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话题。上海市教委基教处余利惠在《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三期)上刊文指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1)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立教学目标;(2)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校内外资源,设计教学方案;(3)教学方式的变革: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4)能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制定改进计划。这其实是在新的世纪里,基于上海“二期课改”理念背景下,…  相似文献   

10.
1995年我曾撰写《教育独立论发微》(以下简称《发微》)一文,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同年第11期上。翌年,刘景升同志发表一篇大作,题为《教育独立论钩沉——兼与燕国材教授商榷》(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第5期,以下简称《钩沉》),对拙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读后使我很受教益。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