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共同体”中孕育成长。可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总是顾此失彼,难以兼容并蓄。在语文教学的快车上,工具性和人文性这对孪生兄弟总是在偶一回头时擦肩而过,难怪崔峦先生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请看这样两个教学案例———犤案例一犦《北大荒的秋天》第四自然段的教学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节一共有几句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第一句话与下面的几句话是什么关系?2…  相似文献   

2.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课程性质的定位凸显了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质,为长期受“教什么”问题困扰的广大语文教师指点了迷津。现今,绝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都能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尤其是在...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文化之根,是生命之声,更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准确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正确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4.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标准》作了明确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那么,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换句话说.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认为应从“点”“线”“面”“体”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角度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这意味着“人文精神”将会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提升到重要的位置。《标准》在字里行间有意突出了“人文”一词 ,给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个信号 :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追寻失落的“人文精神”。何为“人文精神”?通过学习《标准》,我们认为语文课中的“人文精神”,是教材中那闪烁着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和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 ,是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人格、权力意…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鉴于此,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创造性,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增加阅读量,语文教学必须突出搞活教法,语文教学必须突出“人文性”。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阐述课程性质时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段话告诉我们,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都应该凸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阅读科技作品,《课标》要求“能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面”。这里又提出了科学性。所以,科普说明文的教学,应做到工具性、人文性和科学性的“三性”统一,但“三性”之间的关系如何,将是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杨银萍 《教师》2010,(27):74-74
一、思考前不久南通市有效教学现场会在江苏省南通市刘桥小学轰轰烈烈地召开,我们都在思考什么才是有效的教学,怎么才能做到有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标准是指导行为的准则,但是俗语有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怎样在我们的教学中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平衡的砝码呢?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传统的语文课解读,追  相似文献   

10.
杨忠 《云南教育》2003,(2):20-21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长期争论的话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实践证明,注重人文、走向生活,努力在“人文—生活”的结合上下功夫,既有利于开发心智、操练技能,又有利于培养性情、塑造人格,这是我国语文教育成功的途径。一、语文教学倡导“人文—生活”有机结合的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语文教学倡导“人文—生活”的有机结合对充分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真理的诚信、正直、高尚的世纪新人意义重大。首先,从人文性说,学校既是知识教育的基地,更是精神教育的圣地…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坚持了“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这说明经过课改十年的实践检验.“j维目标”能够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三维目标”该如何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2.
2006年第五期《内蒙古教育》发表的《语文课改的六大追问》(下文简称《追问》)一文,提出了当前语文课改中容易发生误解的几个问题,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愿献诸同仁并与辛德才先生交流。一、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能分开吗?按照《追问》所言,现实的语文存在着人文性和工具性不好统一的问题,并且“工具说”和“人文说”的争论还在继续,因而强调“不能不引起重视”。而笔者以为,全面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语文教师教好语文课程的前提,但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绝不等于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作为语文课程特点,原本就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科学,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独特内涵,有自己的本质特征。我们只有深刻地理解学科的内涵,才能抓住学科的教学规律,凸现学科的教学特征。《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工具性与人文性”就是语文学科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14.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被文本的人文价值所捆绑,无法正确判断课文的语用价值并有效实施,从而导致课文语用功能的丧失。笔者试图从这一角度,设计《水》(苏教版五下)的教学,以抛砖引玉。一、课文“语用”价值的人文遮蔽《水》原题《饿水》,是一篇人文性极强的作品。面对这样的作品,有人读到了“乐”,有人读出了“苦”,有人体会到了“珍贵”,有人感受到了“爱心”,也有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地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极具人文性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对于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争论,一直存在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钟摆”现象。新课标将语文课程定性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者不可偏废。但是近年来,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味地强化人文性的感悟,把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情感意蕴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唯一或主要的工作,淡化了工具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力度,将“学会”窄化为“读懂”。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了我们常说的社会性、思想性、情感性等含义。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1《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中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评论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意味着“人文精神”将会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提升到重要的位置。《语文课程标准》在字里行间有意突出了“人文”一词,给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个信号: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追寻失落的“人文精神”。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新理念的确立,教师当务之急是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同时建立新的教育观念。平等师生观23人文教育主张教师不要在师生之间刻意画一条鸿沟,希望…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2009,(1):128-128
《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6期刊发了特级教师刘仁增的《“言”“意”兼得: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一文。文章指出,“言”指的是语言文字的各种知识、言语表达的技巧与艺术,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和交际的物质基础,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意”指通过语言而得以传达的各种思维、情感、思想、意志与人性,是人类对自身及周遭世界的认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标准》在字里行间有意地突出了“人文”一词,这意味着“人文精神”将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提升到重要位置。这就给我们广大语文老师一个信号,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追寻失落的人文情怀,扬起人文的风帆,引导学生的生命之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