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下三世同堂的家庭里,多数年轻父母因工作繁忙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种隔代看护很容易造成“厚小薄老”的现象。年轻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老人稍不顺孩子的心意,孩子又哭又闹,夫妻俩就可能会埋怨老人;对孩子的所有要求无条件满足,但对老人的需求却疏于过问;初为父母,难免会在感情和物质上投入太多,甚至以牺牲自我和老人为前提,这样会让老人缺乏价值感。由于两代人的观念差异,父母可能会忽略老人在教育孩子时的观点,一味  相似文献   

2.
老人们会说:人这一辈子过的就是人。可是"人"在现在孩子的生活中似乎越来越不受重视,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变得越来越是一种奢望了。有钱的人家,会花钱买教育:小的时候让孩子上亲子班学习如何玩,读小学的时候让孩子上寄宿学校,上中学了就把孩子送到国外。那么小的孩子到了国外,好一些的父母分居有一人陪伴孩子,更多的人家是把孩子委托给孩子的监护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人家以为挣了钱就是对孩子好,很小的时候就把孩子扔在了家里,自己出来打工。父母们似乎忘记了,对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工作繁忙或身处外地,将孩子交由祖辈照顾已成为很多年轻父母不得已的选择。但忧虑也随之而来:家中老人是否会过分溺爱孩子,让孩子养成坏脾气?老人陈旧的教育观念是否会阻碍孩子的自我成长?孩子整天和祖辈在一起,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如何建立?孩子的心理健康尤为关键,长期和老人待在一起,会不会像个"小老头""小老太"?面对内心的矛盾,年轻父母们往往会有两种极端的做法:要么"一堵了事",为了避免  相似文献   

4.
中国家长教育倡行者郑委在答《家庭》杂志记者问时说过:"如果父母把孩子的教育推给老人,这叫渎职。老人可以帮着养,育的事一定要靠父母自己。"他还说:"中国家长太爱孩子了,但也太不会爱孩子了。会爱才是真正的爱,真爱需要学习……"郑委先生真切地道出了笔者急切想对年轻父母们说的话:"学会真正爱孩子吧"。一、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小时候不管我,现在管我有什么  相似文献   

5.
1农村高中学生的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通过对两所农村中学的教育调查,迫于生存的需要,父母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孩子与普通孩子相比,缺少了父母关爱和管束,这些"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教育上存在一些问题。1.1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夫妻同时外出打工的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形成隔代教育现象。而这些老人在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方面,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父母双方长期外出打工,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一般一年回家一次,最多两次。在家时,父母就恨不得把全身心的爱给  相似文献   

6.
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这种"爱"是无私而执著的。但很多家长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是否真正"需要"他们无微不至的"爱",有时"无度"的"爱"也会演变成伤害。一、隔代人无原则的"爱"对孩子的伤害改革开放之前,家长在"爱"孩子的付出程度上,可能会被多个子女、生活压力、社会教育环境、自身受教育水平等所限制。但这恰恰为孩子自主健康成长提供了沃土。这些孩子成长起来之后,大多自我管理的能力都很强,具有一定吃苦耐劳和抗挫折的能力。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老龄化现象的突出,许多老人都退休在家,四管一、六管一的家庭  相似文献   

7.
老人们会说:人这一辈子过的就是人。可是“人”在现在孩子的生活中似乎越来越不受重视,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变得越来越是一种奢望了。有钱的人家,会花钱买教育:小的时候让孩子上亲子班学习如何玩,读小学的时候让孩子上寄宿学校,上中学了就把孩子送到国外。那么小的孩子到了国外,好一些的父母分居有一人陪伴孩子,更多的人家是把孩子委托给孩子的监护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人家以为挣了钱就是对孩子好,很小的时候就把孩子扔在了家里,自己出来打工。父母们似乎忘记了,  相似文献   

8.
家长在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时,最重要的一点是避免冲突。如果关系紧张,父母和孩子的每次争吵都会伤害彼此的感情。与孩子争吵是父母最头痛的事,虽然孩子受到过尊敬长辈的教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的孩子独立性和自我性都比较强, 在家庭和社会中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也比以前多很多,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当孩子的想法和家长的想法发生矛盾时,如处理得不好,很有可能会引起"家庭大战"。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父母对其教育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其在校与同学相处时,大多以自己为核心,当产生矛盾时互不谦让,处事中受不了委屈;在家里父母工作忙,孩子们大部分时间跟着老人,而老人在孩子教育上的理念多是生活上无忧、身体上无病,隔代的溺爱更使得孩子目无尊长,这些现象无不说明孩子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如何培养小学生"和谐"价值观,就需每位教师从多方面、多途径解决,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问:我有一个10岁的女儿,各方面表现都还可以,就是特别爱生气。比如和同学有点小矛盾,人家一会儿就忘了,她能记好长时间,这样和同学的关系不好不说,她自己也不愉快。我想这可能与她从小由老人带,被娇惯有关。我应该怎样让她改正呢?答:老人带的孩子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老人的生活圈子比较小,发生一点小事就会没完没了地谈论,这些对孩子心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可能,最好让孩子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这样生活的范围也就扩大了。如果条件不允许,父母就要经常带孩子外出,见识更多的人和事。孩子的眼界开阔了,也就不容易总…  相似文献   

11.
尹建莉 《云南教育》2014,(23):41-46
“有本事”的家长为何培养出“没出息”的孩子 家庭生活中的“控制”常常在不经意间发生。而且我发现,家长的社会化程度越高,这种控制越容易发生。所以我们会看到一种奇隆的现象,某些父母能力非凡,事业成功,社会地位出色,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很用心,可他们的孩子却懦弱、笨拙、自卑、消沉,没成为出色父母的“翻版”,却几乎是父母形象的“反面”。  相似文献   

12.
卫女士是典型的职业女性,工作紧张忙碌,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孩子原来由老人负责照料,但是老人的教育观念和年轻父母有很大区别。作为父母,卫女士夫妇的教育思想往往不能渗透到孩子心里。于是,他们决定单独居住,管理孩子的生活。这样一来,家政服务员就成为家庭的必要成员。以下是卫女士自己的讲述:  相似文献   

13.
一、家庭是孩子尊重教育的启蒙基地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受到尊重.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才会尊重父母、尊重他人,  相似文献   

14.
“隔代教育”并不是一个很新的话题,但它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由于各种原因,有一些孩子是同隔辈的老人一起生活的。因此,做父母的很怕老人会“惯”孩子,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不可否认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也有相当多的老人用他们的爱心、耐心以及丰富的人生经验对孙子辈的孩子给予了很好的教育,在此我们选发几篇有关稿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编前语:“家校沟通”是我们这期继续讨论的内容。北京光明小学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了孩子的父母与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配合的重要性。他们采取了种种措施,用一些很好的方法,使家庭与学校形成了合力,为孩子的顺利发展铺平了道路。我们选发了三位老师在“家校沟通”方面的好的想法和做法。同时我们还欢迎读者继续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有些学生的父母认为,孩子上学了就可以万事大吉,就全交给老师管了。我想说,学生父母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为了孩子,家庭和学校要产生“共振”,也就是协同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同一致,首先是教育标准的统一。如果学生的父母与老师教育的标准不统一,老师教一套,学生的父母说另一套,就会在孩子的心理上造成混乱,从而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父母与老师协同一致,共同为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并将其深入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辈子。其次是教育方法的一致。这就要求学生的父母和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方法统一,基本做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顾名思义,指的是在家庭中进行的教育.按通常我们的理解,家庭教育的老师是父母,学生是孩子.现在,随着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生青少年以他们特有的敏感和好奇紧跟时代的步伐,比如在电脑、英语的学习及数码相机的使用方面,孩子常常做父母的"小老师",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反哺"现象.这反映的是教育的一般特征:教育行为可以发生在代际之间、同辈之间甚至路人之间.而作为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的家庭教育,其首要特征是在"家庭"两字上.这一点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甚至被异化.……  相似文献   

17.
<正>低龄寄宿,的确关涉到孩子个体,会有适合与不适合的情况,但是对很多进入小学的孩子而言,可能最放不下的反而是父母对孩子的"依恋",这种依恋可能会干扰孩子融入集体;而对另一些家长而言,如果认为"送孩子寄宿父母就可以不管了"。其实也大错特错,孩子寄宿,是要求父母打造一种更高质量与孩子沟通的模式。学生从小住宿好不好?我是一  相似文献   

18.
青春     
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隔代教养现象非常普遍,调查显示,我国有55%-65%的家庭采取隔代教养的方式。所谓隔代教养,是指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上一辈老人来照顾孩子、教育孩子的教养形式。隔代教养现象如此普遍,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有的夫妇离婚后,为不影响再婚,将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处的;有的夫妇工作繁忙,没有办法照顾孩子,而把孩子交给父母的;也有父母没有教养孩子的经验而将孩子交给老人的;更有老一辈出于疼爱子女,主动抚养、教育孩子,为年轻父母分忧的……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上演着许多"鹬蚌相争"的故事。由于孩子少,管的人多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部分家庭甚至升级为家庭战争,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严重的威胁。这种现象在重组家庭中尤为突出。在重组家庭中,继子女与继父母的情感关系敏感而脆弱,加之家庭成员间因教育观念、教育态度和管教方式等存在差别,常常会带来家长之间的分歧和争吵,  相似文献   

20.
杨勇 《中国教师》2009,(Z1):500-501
<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育人的摇篮。每个人从呱呱落地,就受到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因而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核心,具有学校教育的优越性。在教育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作为孩子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