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学习宋代大词人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恰逢有吉林长春的教师听课,我顺势导入:“今天教室里来了几位北国长春的客人,北国风光与江南截然不同,著名画家徐悲鸿曾拟了一幅非常有名的对联概括了两地的风景,下联是:杏花春雨江南,描述的是柔美婉丽的江南风景,同学们知道上联吗?”一学生回答说:“铁马秋风塞北。”我肯定了他并指出:“是铁马...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来猜个诗谜.好不好?在中国,有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那里多的是“杏花春雨,烟波画船”.诗人赞美那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是什么地方?(生答:江南。)是啊,江南的明山秀水不仅滋养了美丽的江南女子,也孕育了一首首优美动人的诗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的小诗《错误》.  相似文献   

3.
苏童小说中体现出强烈的江南地理意蕴。作品中对于江南的描写极为细腻,尤其是在那些空灵优美的江南意象、令人回味的江南景象与江南旧事、温婉可人的江南女性的描写中,表现出对古典江南的耽迷。同时,透过对香椿树街及河流的书写,作品中也表现了南方生活中混乱、肮脏、颓败、庸俗无聊的一面,爱恨交织中更多的是对于江南难以释怀的深情。尤其是在对于河流的描写中,令人看到,随着现代社会工业文明的发展,江南的古典之美逐渐走向衰落,作者对此深感叹惋。  相似文献   

4.
"江南"再发现——略论中国历史与文学中的"江南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江南”存在着丰富的文化与思想资源,但缺少一个现代科学的概念来加以整合。“江南认同”是从历代有关江南意识自觉、江南地方情感突出、江南文化影响力的文献资料以及种种江南意象中提炼出来的一个概念,其中包含着诸如“江南文化之二源”、“江南认同之两歧”等复杂问题以及一些代代隐传的江南意象,在由一种政治认同转而为一种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文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南北朝时期是江南认同形成的时期,在中国史上首次完成了文化话语权的转移,为中国文化增加了重大的变数。在这个过程中,中原认同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江南认同并生共存,相反相成。所谓“江南认同”的产生,不是一下子出现的,而是经历了北方中原认同在其中纠缠挣扎,死而后生,是北方渐渐化入南方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回到乌镇     
“倘若这个世界还有原先,还有旧时的月色,还有过去的时光,这个地方便是江南。”茅盾在《故乡杂记》里写道。茅盾是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人。他口中所谓“江南”,是地理上的“长江以南”.是文化上的“杏花春雨”,是记忆里的“温柔富贵乡”。  相似文献   

6.
江南,一个多么好听的名字!就如同那清纯而婉约的少女。一袭白质的丝裙,在用青石铺成的小巷里。擎一把天蓝色的纸伞,逶迤而来,叮叮咚咚脆响的声音如一曲遥远而美丽的童谣.让人心旌摇动!“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关于江南的诗歌实在太多。江南,留给了人们太多的记忆和韵味,从某个意义上说,江南成了人们心中神圣的精神家圆!  相似文献   

7.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是中国文人的梦境,是杏花春雨中的一处栖居之所,是藏龙卧虎、韬光养晦的宅院深深。遥想江南当年,遥想令无数游子魂牵梦萦的江南……  相似文献   

8.
乙白莲 《初中生》2008,(11):27-28
著名剧作家夏衍、于伶与郭沫若都是好朋友。1942年于伶过37岁生日,夏衍即席赋《赠于伶》七绝一首:。长夜行人三十七,如花溅泪几吞声。杏花春雨江南日,英烈传奇说大明。”诗中巧妙地把于伶的四部剧作名《长夜行》《花溅泪》《杏花春雨江南》《大明英烈传》嵌入了进去,形象生动地概述了他的艺术和人生经历。这首诗夏衍自谦为“十足的打油诗”,其实他是严格按照诗词格律写的。  相似文献   

9.
刘士林认为,对以务实著称的中国民族来说,由于持续的文化压抑因而它的审美机能是严重匮乏的。在充满苦难、又在苦难中产生出巨大生命热情的江南轴心期,才使得中国民族的审美意识从沉重的政治伦理异化中解脱出来。以礼乐政治为中心的“北国诗性文化”,只能看作是一个自身特征尚不明晰的“初级阶段”或“早期状态”。朱逸宁认为,自8世纪起,中国的文化中心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江南文化为代表的诗性精神获得了说话的机会,并由此成为中国民族二元精神中的一极。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晚唐和五代时期的文艺活动。李正爱认为,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以及不同主体所采取的生活态度不同,江南民族和北方民族产生了本质的不同。北方黄河文明选择了政治一伦理为其生活理念模式,建立在鱼稻文化基础之上的江南则选择了审美一诗性作为它的生活理念模式。这种有着江南特色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了具有独特江南文化气息的一种审美一诗性文化。刘铁军认为,在远离政治中心、疏离国家权力中心的乡村宗族组织中,乡绅成为中国乡村的知识占有者与权威阶层。他们既有公众话语遵循道德伦理的一面,又有私人话语追求精神自由审美的一面。这种有道德伦理与精神自由追求的乡绅话语直接表现在他们的治家文化中。  相似文献   

10.
“主动发展”是江南中学的研究课题,也是江南中学的发展动力。课题研究与实施促使江南中学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南朝时期,江南雨景之美未被关注。初盛唐时,有少量作品写及。中唐,描写江南雨景之作大增。晚唐,杜牧第一次塑造了江南雨的整体美学形象,并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后,江南雨景的美学特征继续得到丰富和深化。  相似文献   

12.
江南古桥孕育成长、成熟兴盛于风光旖旎、文化深厚的江南地域,故处处浸染和具备了江南特有的地域元素和文化因子,具有江南烙印式的共通性与和谐性,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基于江南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环境背景,从江南区域文化精髓和古桥的江南地域环境设计理念和手法来提炼江南古桥的地域特征,并以此揭示江南古桥的文化性和环境设计观,体现出江南古桥共同的区域征候,彰显出江南古桥独特的地域化风采和魅力。  相似文献   

13.
清代著名史学家王鸣盛的组诗《练祁杂咏》六十首,内容极为丰富,艺术成就也较高。组诗为世人展现了绚丽多姿的江南风光和生活画面,诗人的博学、对异族统治的不满和隐逸情怀在组诗里都有所体现。组诗也侧面反映了清代文网并非总是那么严酷。因王鸣盛诗名常被学名所掩,故该组诗后人关注较少,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明代社会思潮的演变入手,较为详尽地分析了明代社会思潮的演变流程,分为明代前期和明代中后期两个方面。接着阐述了《牡丹亭》这部戏剧与明代社会思潮的契合点,此剧与明代中后期的社会思潮有着很大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作为个体生命本质存在的至情与快乐适意、率性而为。  相似文献   

15.
杨广(隋炀帝)以军事手段辅以文化战略抚定了江南,并以江南为基地实施了夺宫计划,在登基后又为发展和控制江南作了许多努力,最后欲避难于江南再图天下不成而亡。考察杨广与江南的关系,江南是杨广的政治生命所在,杨广是隋唐时期“南朝化”的重要人物。尽管由于统治失策,杨广经营江南最终归于失败但在一定意义上仍可以说,他是西魏、北周以来第一个走出关中本位、具有开放意识的统治者。  相似文献   

16.
戴望舒既钟情法国象征主义又青睐晚唐五代诗风,乃至兼收并蓄,继而创造具有浓郁中国风的现代诗歌,确然是有其多方位的理性取舍和成熟考量的,而绝非个性气质、情感创痛抑或时代气氛等单个因素所能决定。戴望舒前期诗歌的朦胧美学,与其说是他对现实人生的一种逃避,毋宁说是现代生命个体对于时代、命运、历史的形而上思考,它确然有虚无主义的回响,但更重要的则是对虚无主义的别样反抗。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中国社会,工商作为末业历来受到压抑。这种情况至明代中期以后有了显著的变化。尤其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重商思潮弥漫到社会各阶层,经商治生得到人们的普遍肯定。随着全民经商热潮的出现,士、商关系渐趋融洽。但是,对于江南地区全民经商、士人弃儒从商现象也不能评价过高,因为这种现象并非完全是商品经济推动的结果,而且经商只是手段,求仕仍是人们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8.
范成大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诗作较多地被人关注的是田园风光。综合其诗作,透过秀美的田园风光我们能够看到一些宋代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原始风貌,对于研究宋代的社会经济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结合他的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组诗,以秀美的田园风光反衬农民生之多艰,更具有意想不到之效果。  相似文献   

19.
自唐以后,“杏花村”的意象逐渐确立,形成了不断丰富的“杏花村”文化内涵。山水、农耕、宴饮、怀古、赋诗、垂钓、礼佛,诗人们在“杏花村”可以各取所需、各得其乐:“路上”所见的无限风景,行人“断魂”的幽深情结,“问酒”所隐藏的巨大诱惑,“遥指”之处的浪漫空间,特别是“断魂”和浪漫集于一村的无限遐想,让“杏花村”早已超越地理范畴而成为诗人心灵中的一块绿洲。  相似文献   

20.
清初江浙一带妇女文学繁荣发展,作家较多,义乌才女倪仁吉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其《凝香阁诗稿》收诗330首,对闺阁生活中之独居自守、悼亡相思、自然景物、优雅生活等方面以及地方风俗均有涉及。在创作上尚淡雅而不取繁华,重真趣而不矜才学,驱华向朴,惟意所之。倪仁吉在创作上取得成功既有社会大环境发展因素的推动,亦与其家庭、个性及独特的生活经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