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第一节古诗词阅读指导Section 1考点精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歌,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古诗词阅读的基本技能包括:理解诗词语言、把握内容要点、感悟诗词意境、赏析艺术特色、比较诗词异同、体验情感态度和畅谈自我感受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2012年起,江西中考古诗词阅读题改成两道选  相似文献   

2.
赵长青 《现代语文》2011,(10):114-115
阅读与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师费时费力却不见效果的头疼事。综观各地中考试题,阅读与写作类考试,学生失分较多。究其原因,考生语文基础包括写字能力、记诵能力、词语积累和独立阅读能力的缺失成为影响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文言语段阅读理解考点说明《语文课程标准》中“古诗文阅读的评价”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记诵积累的过程”。古诗文名篇的背诵与默写,仍然是考查重点。但中考要体现其选拔功能,文言文阅读,不可能只停留在默写上,词句的解释、语段内容的理解必须考查,因为它有助于了解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课外文言语段,有利于考查学生能否将  相似文献   

4.
考点分解《课程标准》"古诗文阅读的评价"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记诵积累的过程"。古诗文名篇的背诵与默写,仍然是考查重点。但中考要体现其选拔功能,文言文阅读,不可能只停留在默写上,词句的解释、语段内容的理解必须考查,因为它有助于了解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考生必须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积累的基础上不断梳理、归类,注意表达训练,以适应文字表述题。另外还应当关注考查个人见解的开放题。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共有古诗13首、词4首、文言文6篇,在全书中所占比重较轻。新课标对中学阶段文言诗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  相似文献   

6.
正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七到九对年级文言文阅读学习提出的阶段目标是"诵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要求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  相似文献   

8.
《三峡》和《记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内容反映的是古代生活,形式是文言文,因此,依据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1)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2)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的考试命题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中考语文成功的命题经验,给小语教师新的思考和启示。以2005年中考语文为例,命题特点主要表现在:首先,突出人文性和教育性,无论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阅读和写作,都富有浓厚的人文气息。试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  相似文献   

10.
张凤 《语文天地》2011,(24):58-5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  相似文献   

11.
张斌 《考试周刊》2012,(87):41-41
新课程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基于上述要求,我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可以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是为整个语文学习过程奠基的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积累写作技巧。语文阅读向来不是仅依靠课本就可以完成的,语文考试的意义也并非简单的考查诗文背诵、理解原文,而是考查学生通过课内外语文阅读所具备的表达、写作、阅读分析能力。学无止境,要想不断地提升语文水平,唯一的方法便是进行高质量的课外阅读。笔者将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阐述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3.
<正>古代诗歌阅读是中考语文的必考内容,也是复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同学们中考古代诗歌阅读的复习效率,本文从整体、局部和比较三个视角出发,以近几年各市(州)中考古代诗歌阅读真题为例,希望能为同学们提供很好的复习策略。一、关注整体,做到心中有数从整体上关注古代诗歌,指的是对诗歌内容有较为整体的理解。具体来讲,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要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教学大纲),因此,语文试题应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纵观各地中等学校招生文化考试(简称“中考”)的语文试题,不难发现中考试题的发展轨迹:由知识型向能力型发展,孤立的语文知识题为综合的阅读能力题所代替,考试的重点始终放在考查阅读、理解、分析能力这些方面。  相似文献   

15.
王振国 《学周刊C版》2011,(11):105-105
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进行了改革.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即摒弃了以课内文段注音、词语的理解、句子的翻译为主的文言文考查方式.启用了对课外文言文语感能力和读懂原文大意.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因此.对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指导不容忽视。我们教师只有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激发学生对古汉字的热情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文言文的习惯.才能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文言文课外阅读中,我采用了积、猜、读、论四步指导法。  相似文献   

16.
中考语文在接轨高考的过程中,不少题型沿用高考题型,诗歌赏析题就属于这样的形式。试题选择的内容以古代诗歌为主,涉及到诗词曲等不同的体裁,诗歌的意象浅明,情感强烈,阅读难度不大。笔者研究了2007年全国60份中考语文试卷,其中有42份试卷在积累与运用中考查了诗歌赏析,因为诗歌赏析不仅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品味审美能力,也能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古代诗歌的阅读能力考查,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必考题,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用有效的对比式阅读教学法,启发并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与所学古诗词进行对比,从对比中加深理解,提高阅读能力,全面提高语文古诗词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一、删减大多数地区的中考解读材料都细分出若干的知识点,这种过于琐碎的划分往往会诱使教师平时的教学步入侧重技术归纳和频繁复习的误区,使学生对语文望而生畏,语文素养难以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部分主要考查字词的音、形、语病、名句积累、主观表述即可;“阅读”部分主要设置整体感悟和个性理解的题目。选择题应淡出语文试卷。经过删减的语文中考试卷,考试时间为两小时较合适。在这个时段内,学生应对适中偏小的题量,可以从容阅读,从容思维,从容表达。这样的中考更能检验学生真实的语文学习素养。二、增加现在绝大多…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的新《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诗文的考查提出了如下要求: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相似文献   

20.
肖燕 《现代语文》2005,(10):78-79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应该是我们打破文言文教学传统的串讲方式,推陈出新的一把标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