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大学生弱势群体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格特征,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心之一。本文在对影响大学生弱势群体人格的消极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突出健康人格;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自律性人格;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塑造适应性人格;完善教师修养,树立榜样性人格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格特征,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心之一。本文在对影响大学生弱势群体人格的消极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突出健康人格;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自律性人格;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塑造适应性人格;完善教师修养,树立榜样性人格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为内蒙古高校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对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300名在校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作相关分析.结果:样本高校大学生SCL -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达显著水平;SCL -90总分与人格维度当中的内外向、掩饰程度均呈负相关,与神经质呈正相关,其中与神经质维度关系最为密切(r=0.587);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构建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扩招,在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数明显增加,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显得重要。要构建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就要以促进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为中心,坚持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咨询与辅导为核心的专门途径与以学科渗透、活动贯穿、宣传媒体、营造氛围为内容的非专门途径相结合,搞好师生合作、师师合作、家校合作三个合作,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我国近几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开始,先后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文章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人格以及和谐人格的内涵;文章最后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和谐人格教育的集中途径。  相似文献   

6.
经济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主体。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陕西理工学院建档贫困大学生进行测试分析,调查结果显示:非弱势群体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弱势群体,尤其是在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依赖等5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大三的水平,而性别和城乡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并对此分析了具体的原因,提出应完善经济资助与心理资助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对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弱势群体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修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格健全是心理健康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大学生人格修养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大学的人文教育,从认知和思想方面,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与人格成熟;从人格的情感方面入手,以名人人格的力量感化与激励大学生;从人格的意志方面入手,引导大学生坚持不懈地"修"与"炼".  相似文献   

8.
尹硕  郑雅维 《文教资料》2011,(17):217-218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自我认知的调查分析,找出他们自我认知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规划设计人生、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抗挫折教育五个教育对策,促进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某高校大学生的人格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当前大学生与全国常模相比表现出更高的倔强性、社会成熟性和掩饰性,整体偏内向,情绪波动较大,且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本文提出(1)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组织,实施统筹规划;(2)基础单位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平台,实施监控指导;(3)年级和班级开展主题式、体验式活动,实施成效反馈。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测验(88题成人版EPQ)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内蒙古医科大学近40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在大学新生群体中存在多种人格类型分布,新生样本心理健康水平较高;(2)不同人格类型的心理健康与常模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启发性意义;(3)医学新生的神经质(N)与精神质(P)得分越高,相对SCL-90因子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内外倾(E)与掩饰性(L)得分越高,相对SCL-90因子得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则越高,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测试时可以得到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重视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应做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强意识;完善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努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山东教育学院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分布特点,探讨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因素,本研究采用心理测验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自编的大学生心理调查问卷)和调查法对在校学生进行了普查和抽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探究了矫正与治疗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措施和途径,对了解学院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贸易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时代骄子的大学生,其心理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内涵。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科学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在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立足大学生人格发展高度,探讨了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创新的理论前提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健康人格的形成。心理学研究发现,反映一个人心理特征总貌的人格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人格的先天因素只能作为教育要考虑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应做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强意识;完善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努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6.
周海波 《时代教育》2007,(10Z):113-113,112
文章介绍了人格弹性的定义、以往研究,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分析,指出了从人格弹性角度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及其次元人格因素和特殊演算公式,通过测验其均值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实证调查,发现农业院校中特困大学生在影响性、交际性、忧虑性、变革性、独立性、适应性与焦虑性、内向与外向性、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心理健康人格因素等方面,与非特困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针对农业院校特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立志成才,做到帮困与育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自我健康成长,也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解决此类心理问题需要全社会各界力量的通力合作。文章结合相关调查资料分析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弱势群体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制约因素,并建设性地为该群体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相应的教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着重探讨了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途径: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理性认知和坚强意志;建立科学的、长效的特困生解困运行机制和资助机制,切实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经济困难和压力;开展立体网络式心理咨询服务,疏导,缓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注重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温暖抚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构成人格整合的因素十分复杂,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人格整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大学生的人格整合是一个动态的有序可循的过程,健康完美的人格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生存境界,准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人格整合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