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高校网络舆论是指大学生在校园网络上所表现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它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从更新高校网络舆论管理理念,树立主动介入理念、民主平等理念;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加强网络舆论研判,改善网络舆论引导方式,加强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教育等方面阐述加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BBS上的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BBS已逐渐发展成为大众言论交流的工具之一,应加强舆论引导。认为BBS使用者要发表言论必到特定的论坛,故只需监控好单位所属的综合类论坛中的时政类版块和网上的时政类专题论坛即可实现网络舆论引导。提出加强BBS舆论引导的基本措施:抓紧论坛建设,培养强势论坛;加强论坛管理,提高监管水平;分析网民习惯,抓住重点人物;研究网民心理,提高引导技巧。  相似文献   

3.
高校网络舆论是指大学生在校园网络上所表现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它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从更新高校网络舆论管理理念,树立主动介入理念、民主平等理念;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加强网络舆论研判,改善网络舆论引导方式,加强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教育等方面阐述加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BBS是当代大学生了解信息、发表言论、交流思想的重要园地,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教育的新阵地。若要加强BBS中的思想教育,正确引导舆论,那么高校学生思想工作者需要把握三个原则,即及时处理、正面引导、方式柔和。  相似文献   

5.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形成的校园网络舆论对高校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必须增强贯穿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并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这既是社会主义高校性质使然,也是校园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加强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应该进一步增强网络舆论引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价值的主导性和多样性,明确主导是对多样的主导,多样是基于主导前提下的多样。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引导工作必须以科学有效的机制予以保证。  相似文献   

6.
校报的言论稿担负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作用,进而影响着读者的思想和行动。因此,言论稿的思想倾向、水准高低事关报纸的方向和质量这一根本问题,丝毫马虎不得。笔者认为,要保证言论稿的质量,应从提高思想性、注重新闻性、增强艺术性三方面着手。 一、提高言论稿的思想性 思想性也可理解为政治性,恐怕没有什么文体比言论稿更能体现思想性,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非此即彼,旗帜鲜明,这是言论稿的基本特色。高校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熔炉,  相似文献   

7.
通过传媒的法律传播是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渠道,新闻媒体是现时代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与重要载体,统计工作中的社会舆论问题由此引发。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曝光是新闻媒体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的体现。统计法制宣传教育要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媒体和公众,实现舆论引导。要善于营造统计法制宣传教育良好的社会环境、舆论环境,转变工作方式,处理好统计部门与新闻媒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微博围观,逐渐成为民众获取外界信息、表达言论的重要虚拟围观现象。微博围观满足大学生寻求共鸣和渴望被认同的心理,也扩大了大学生公共话语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巨大挑战。高校应充分利用微博平台,加强舆情监测、引导和管理;利用微博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引导微博围观舆论方向;积极探索微博教育新功能,开辟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加强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9.
高校党建与舆论引导的辩证关系是两者互动的前提。新媒体时代舆论生成方式和舆论格局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使高校党建与舆论引导的良性互动陷入互动基础削弱、互动阵地错位和互动能力缺失的困境。为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高校党建应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生态,立足教育,攻治本之路径;立足技术前沿,争夺传媒话语权;立足互动机制的重建,提升舆论引导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教育舆论分析,是就社会公众对共同关心的教育政策、事件、现象和问题公开表达出来的言论和意见等信息进行汇集、分析并作出科学判断的过程。作为对教育实践需求的回应,教育理论领域的教育舆论分析是伴随着社会利益分化、媒体改革和网络新技术发展而诞生的,因而教育舆论分析有可能成为教育理论的一部分。教育舆论分析需要从研究定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考量。教育舆论分析的基本路径依次为搜集教育舆情,对基于教育舆情的教育舆论进行研究判断,提出解决教育舆论问题的教育政策建议和舆论环境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校园文化建设是老年大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校园媒体作为老年大学的舆论宣传阵地,可以及时反映学校动态,介绍先进事迹,刊登学习心得,展示丰硕成果,颂扬先进、树立榜样,用积极的舆论作导向对师生员工的思想、言论、行为进行正面引导,在校园文  相似文献   

12.
谈小丽 《甘肃教育》2014,(13):37-37
正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何管理班级,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是每个班主任面临的重要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做法。一、引导正确的班级舆论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生活和各项活动中,应根据是非标准进行褒贬,该肯定的就肯定,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该否定的就否定,并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在全班形成一种能够扶持正气、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阻止不道德现象的集体舆论。这种集体舆论不是班主任的单向灌输,而是建立在全班占压倒多数的正确认识与言论基础上,具有同一性、  相似文献   

13.
校报言论作为校报舆论的重要窗口,对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数量小、质量低及办报理念保守等是当前社报言论普遍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加强校报言论、强化育人功能应从学生现实的思想水平、心理特点出发,紧由校园生活,更新办报理念,借“热点”之热,探育人之源.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进行引导是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通过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大学生在网络舆论特性、功能上的认识上趋于一致,参与网络舆论行为的盲目性大于理性,舆论形式选择呈现多样,道德自律优于法律规制与技术封堵.高校需要重点关注网络舆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据此,文章就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校网络舆论是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或敏感事件的态度、立场、看法和观点。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做好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是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高校网络舆论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文章通过梳理高校舆论引导工作引导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从优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加强高校网络舆情教育内涵建设、牢固掌握网络舆论话语权和主动权三个方面,探究分析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对策,以期能为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可通过认识功能、协调功能、凝聚功能、稳定功能、保证功能、导向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媒主要通过理论灌输、实现互动、舆论引导等途径,借助信息载体、文化载体、娱乐载体,运用理论教育、典型示范、情感激励、身体力行等方法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报与校园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校报是重要的舆论主体阵地,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校报要倡导校园文化的建设,引导广大师生思想意识、言论行为的健康发展,倡导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8.
网络道德舆情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道德舆情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突发事件所表现的带有道德评价的意见或言论,并形成舆论共振,从而对社会构成一种舆论影响力的情况。它不仅形成迅速,而且会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极大影响。如今的网络,可以说是信息传递速度最快的媒介之一,它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网络道德舆情的多元性、冲突性、情绪性的特点为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坚持正确的导向原则,引导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二是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三是坚持进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论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本文在伦理学的视域下审视网络舆论,以网络舆论的伦理内涵和伦理特征为出发点探讨网络舆论应具备的伦理价值以及实现这种伦理价值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舆论作为群众思想状况的直接反映,是我们加强思想教育必须始终注意的重要方面。江泽民同志强调:“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迅速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交锋的前沿阵地。因此,如何针对网上舆论动态及时做好释疑解惑和思想引导工作,就成为高校系统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一个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高校网络舆论表达的主要形态网络媒体的兴盛,使得任何人都有机会发表言论,任何人都可以传播自己的声音。作为一种新的传媒手段和舆论传播的载体,网络舆论的类型比传统传媒要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