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现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贫困大学生作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对就业认识和准备不足,导致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样给社会、高校、家庭及他们自己都带来了很大的损害.针对当前贫困大学就业择业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网络就业是一种新的就业通道。大学生网络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源自个人(大学生信息领导力、就业机会识别及创造力表现等)与社会资本等因素的交互作用。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领导力(包括自我认知能力、人际关系处理和创造思维等)表现出的新特点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机会。当个体的认知维度、结构维度与关系维度的网络社会资本水平处于较高时,他们的网络领导力水平可能就会促使他们挖掘网络就业机会,表现出较高水平的网络就业意愿。结构化与理论化影响大学生网络就业意愿的机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779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幸福感、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SCL-90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高中生,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显著低初中生:2)心理韧性、心理健康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3)心理韧性以及情绪控制、目标专注、积极认知维度及心理健康的抑郁和恐怖维度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的抑郁和恐怖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再加入心理韧性后下降。结论:心理韧性在中学生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心理健康通过心理韧性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沈洁 《职大学报》2014,(6):92-95
情绪情感对于个体的认知活动具有驱动和组织的作用,同时在个体活动和反应中处于前沿位置,构成了个体活动的背景和底色。情绪情感这样的作用,对于“思修”课程的认知及践行目标的达成意义非凡。所以,要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能忽视教学中的情绪情感因素。要使教学“有情”,首先教师必须做一个“有情人”,其次教学过程要“有情”,最后,师生关系要“有情”。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03级、2004级1229名新生的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心理测试结果的分析,从总体和个体两个层面描述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1)高职新生群体相对国内正常人群而言是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的主要群体。(2)心理问题主要有人际交往方面、环境适应方面和自我意识方面的心理矛盾和困惑,表现出来的是对躯体的过分关注、情绪的焦虑和抑郁、人格的偏执、抗上心理、行为冲动、多疑、孤独等。(3)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每届之间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就业心理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大学生就业大军的群体之一,他们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就业心理问题,对其就业产生影响。本文描述了高职学生在求职中存在的就业心理的表现,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与我国老年期基层民众的心理健康状态具备深刻的彼此相关性。诱导老年人口群体适当参与类型多样的文化活动,能够在丰富老年人文化心理体验的基础上,扎实提升老年人口的创造力水平。实践针对老年人口群体的,基于观念认知形态以及情感内化双重表现形态的系统化心理建构实践目标,为我国老年人口群体综合性文化价值观念的建构和优化创造支持条件。  相似文献   

8.
高校经济贫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有观念上、经济上、学习上、就业上和交往上的问题等。一些经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焦虑、抑郁、封闭、负疚等。优秀的经济贫困的大学生的心理优势为:积极面对现实,成就动机较强,目标明确、意志坚强,积极乐观,自信心强,善于学习。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首先要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贫困,实现科学的自我定位;指导贫困生主动寻求帮助,积极进行自我减压;强调人格平等,创建和谐人际环境。  相似文献   

9.
王琳 《阅读》2023,(15):31-32
儿童画是儿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第二种语言。儿童的涂鸦,其实蕴藏着他们对外界的认知和感受。教师通过在美术课程中引导儿童绘画,借助儿童画呈现出儿童的心理。画中的线条、色彩、构图都是饱含情绪的,可以体现儿童的内心冲突及心理特质。教师在此时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整,能够防患于未然,避免儿童的消极情绪发展为真正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教育观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人的情感上.教师要想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的,仅仅依靠思想、智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具备情感方面的素质,情感智力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为此,教师应致力于认知心理调适、情绪调节、个性自我完善,不断地加强教师自身情感智力修养.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是否适应是课程改革稳步实施并进一步深化的关键。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中学体育教师课程改革适应状况及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44名初中体育教师的深度访谈,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对体育教师在情感体验、观念认知、教学行为维度的不同描述进行编码,把体育教师课程改革适应分为适应、比较适应(被动跟随)、不适应(消极阻抗)三大情形。体育教师总体适应状况良好。适应过程呈现较多类型,主要有阶梯型、N型、V字型、倒V字型、U型等。适应型体育教师在各维度表现得较为积极;比较适应的体育教师认知能力不足或者具备适应的能力,但适应的意愿不够强烈;不适应的体育教师阻抗情绪较为明显,主要集中在老教师群体。适应维度方面呈两极分化状态,且出现了认知、情感和行为适应顺序的倒置现象。影响体育教师课程改革适应的主观方面因素主要有:既往教学经验模式的干预、对课程改革的理解与认知、应对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意愿等;客观因素主要涉及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包括专业专职教研员缺位导致的体育教师缺乏引导、中招体育加试压力、体育教学安全以及场地器材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心理幼稚同时又承受超负荷的群体。他们在人际关系交往中的心理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一是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疏导社会机制;二是大学生自身要更新社会目标,并塑造现代人格。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影响就业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调查以阜阳师范大学大学生“顶岗支教”乡村幼儿园项目为依托,通过对幼儿园教师问卷和访谈,与孩子的交往观察了解,发现农村部分留守幼儿存在一定心理问题:自卑心理严重、安全感缺失,攻击性行为多发、情感交流缺乏,内心失衡、认知水平较差;并深入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从政府、学校、家庭等维度提出解决留守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因角色转换、生活贫困、情感困惑、学习和就业压力过大、生理缺陷等,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心理问题.朋辈咨询、网络咨询、团体咨询、个体咨询、书信和电话咨询模式是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当前,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高职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和个人长远发展的障碍,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习、情感、就业几方面阐述了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角度分析了心理问题产生原因,提出一系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想内容,其作为我党的重要发展思想,从教育层面而言,对大学生个体、群体都具有情绪调控、认知调节、人格塑造、情感培育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能以其教育思想内容方式,使大学生在正能量教育信息的引领下身心健康发展。对此立足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作用下,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相对弱势的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面对逐年增加的就业压力,呈现出特殊的心理特性和问题。关注其成长,提升其就业竞争力,积极探索消除就业心理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了就业心理危机,在主体认知、情绪表现、价值观等方面出现了偏差,这需要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分析成因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提升高职贫困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他们长期处在恶劣的环境中,极易产生认知偏差、情绪情感障碍、社交心理障碍、品德行为偏差与个性偏差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不够、家庭结构功能受损、社会重视和参与程度不够三个方面,在现状研究基础上尝试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