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端粒酶是位于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DNA的末端 ,由串联重复的DNA序列与端粒结合蛋白组成的特殊结构。由于端粒能保证线性染色体DNA完全复制 ,并防止染色体端—端融合 ,重组与降解 ,故它对稳定染色体的结构并保持基因完整有重要作用。在含有端粒酶的细胞中 ,由端粒酶维持端粒的长度。单细胞真核生物因含有端粒酶使其端粒的长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且不受培养条件与培养时间的影响 ,这些细胞具有调节端粒酶活性的机制以保持端粒的长度。在正常的人体中 ,除了胚细胞、生殖细胞及骨髓造血干细胞等少数细胞外 ,其他的细胞缺乏端粒酶活性。这…  相似文献   

2.
端粒是构成真核生物线状染色体末端重要的DNA-蛋白质复合结构,DNA由简单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端粒对染色体、整个生物基因组,甚至对细胞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它的作用发挥离不开端粒酶的作用。目前端粒研究的核心主要是在动物细胞方面。文章就植物端粒、端粒酶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节做概述。  相似文献   

3.
端粒是由染色体末端的DN A重复序列组成的,其上有蛋白结合。可保护染色体免受伤害,与细胞周期过程中DN A末端片断的流失、细胞凋亡有关。端粒酶由hTERC和hTERT组成,可以维持端粒的稳定。造血干细胞有一定的端粒酶活性,目前已研究出多种因素影响其表达。端粒酶相关基因修饰干细胞可以达到建立永生化细胞系等目的,亦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最近,在研究端粒酶在人类造血系统的作用时,人们把目光集中到一种罕见的遗传病DCK上。治疗这种疾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hTERT的内在基因和外来因素的两种调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端粒与端粒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DNA重复序列,与各种结合蛋白一起保持染色体末端的稳定。端粒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其长度因种而异。有端粒酶时,其长度处在伸缩的动态平衡中;在没有端粒酶的细胞中,端粒长度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减少。这种缩短是否与细胞寿命以及凋亡肯关,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端粒酶的作用是合成新的端粒和维持现有的端粒。端粒酶的作用不是独立的,很可能是与其它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完成各种功能。已发现大多数肿瘤  相似文献   

5.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主要功能是保护染色体不被核酸降解,防止染色体末端的丢失和融合,维持基因的稳定.端粒酶则是能合成端粒DNA的酶,使得端粒的长度和结构得以保持.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激起了生命科学对衰老、肿瘤、干细胞等的研究热潮.从端粒和端粒酶与运动员科学选材、运动组织损伤的修复、对成体干细胞的修饰与应用、保护提高线粒体功能、调节胞浆Ca2+和细胞因子、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等诸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端粒和端粒酶这一最新成果引进运动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端粒是稳定线性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端粒酶可修复细胞分裂过程中不断丢失的DNA末端端粒序列,它们与癌症的发生和治疗有重要关系,因此端粒和端粒酶成为了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端粒与端粒酶在正常组织中的结构与作用以及与细胞衰老和癌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分析在中国人群中,端粒缩短以及相关衰老因子与人类IgA肾病发生进展的关系。创新要点:目前的研究发现,端粒功能缺陷是限制分裂增殖、细胞衰老的重要分子机制。它不仅仅与衰老相关,而且在疾病的发生、进展过程中都有直接影响。肾脏的正常衰老过程伴随端粒逐渐缩短,端粒功能缺陷可以加速慢性肾脏疾病进程,并伴随相关衰老因子cathelin相关抗菌肽(CRAMP)、延长因子-1α(EF-1α)、几丁质酶(chitinase)和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等表达增加。本项研究首次在中国人群中,揭示端粒缩短以及相关衰老因子与人类IgA肾病发生进展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双盲法,以IgA肾病患者(n=177)为实验组,以狼疮肾炎(n=50)、糖尿病肾病(n=30)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n=30)病人以及健康人(n=83)为对照组,通过定量荧光原位杂交(qFISH)检测了肾脏组织的端粒长度,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血液、尿液中的CRAMP、EF-1α、stathmin的含量,运用几丁质酶试剂盒(CS1030)检测了血液、尿液中几丁质酶的酶活性,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了组织中CRAMP的表达情况。重要结论:端粒缩短和相关炎症蛋白与IgA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为IgA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端粒(Telemere)是指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DNA顺序。因为它具有特殊的结构和独特的复制方式,所以它能保待线性染色体DNA稳定与完全复制。有证据表明,它与核骨架蛋白结合并参与组织染色体的高级结构。一、端粒DNA的结构与生物进化的多样性不同,端粒DNA顺序相当保守。它们是由许多短的(5~8bP)核耷酸序列串联重复构成的,可长达10kb以上。尽管不同生物的端粒DNA重复序列不同,但是也有其共同的特征:(1)一条链富含鸟膘哈碱基(G),且5’→3’的方向总是指向天然线性DNA有末端。例如,脊椎动物”T。AGs‘’、纤毛原生动物”…  相似文献   

9.
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特有的结构,具有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防止染色体末端降解、端-端融合等功能.端粒长度的维持主要依靠端粒酶的活性.端粒、端粒酶与细胞分裂、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Epithalon多肽(Ala-Glu-Asp-Gly)延缓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体外采用三丁基过氧化氢(tert-butylhydroperoxide,t-BHP)诱导L-02细胞衰老,从细胞周期分析、端粒酶活性检测及端粒长度检测来观察Epithalon对细胞的影响.结果 t-BHP诱导建立的衰老模型,端粒长度明显缩短.Epithalon可明显减弱诱导导致细胞衰老的作用,减少t-BHP引起的端粒长度缩短,端粒酶活性呈阳性.结论 Epithalon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能延缓端粒的缩短,增长细胞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