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媒体迅遵反应,积极应对,一场全国范围的抗震救灾报道战役迅速打响。作为地震灾区当地媒体之一的成都电视台,在地震发生后,立即中断正常节目,进行6个频道并机直播,连续直播达288个小时。如此大容量、高密度、全方位的突发性灾难事件直播报道在全国地方城市媒体中尚属首次,创下了成都电视台直播的纪录。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报道中电视直播的传播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发生后,以中央电视台和四川电视台卫视频道为代表的中国电视媒体,对抗震救灾情况进行了迅速、公开、透明的直播,本文讨论了其重大意义,阐述了电视媒体在特大危机事件中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类媒体都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对其做出了全面、广泛、迅速的报道。其中,中央电视台在当天15时许就播发了第一条与灾情相关的新闻,15时20分中央一套与新闻频道正式启动直播,进行24小时无间断直播。地震直播时间之长创下直播报道时间之最,其投入人力、物力也为创近年来直播报道的新高。可以说,在此次“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报道中,中央电视台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电视传播联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和各地方电视台整合资源,进行全国电视联动和并机直播,发挥了电视传播的整合及直播优势,及时公布信息,大力促进了抗震救灾工作的开展,对电视媒体建立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快速反应机制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传媒资讯     
中央电台:抗震报道收听率创新高四川汶川地震以来,中央电台中国之声24小时不间断进行直播,除民族之声外8个频率进行并机直播,国内多家广播媒体也对中央电台直播节目进行转播,获得了显著社会效益,广播媒体接触率和收听率均创历史新高。据统计:汶川地震发生后的5月13日至19日,广播媒体接触率高达76%,同比增长16.8个百分点。其中,中央电台一套中国之声的收听率上涨77.8%。  相似文献   

6.
国家媒体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塑造者和传播者,近年来突发性灾难事件在我国频发,如何在灾难事件中扭转及重塑国家形象成为政府和传播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对突发灾难事件的文献研究表明,近年来学者对具体突发事件分析频率最高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①中国媒体史无前例地对此地震灾难事件进行了全方位、大规模的报道,并取得了较高的国家形象评估结果。②汶川地震后,我国媒体快速及时地公开信息,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0多分钟后,就发出了第一条快讯,第一张地震图片也由新华社在地震发生28分钟后迅速发出。③中央电视台从5月12日15:26央视播送中心发出第一套海事卫星通信设备到6月2日,新闻中心总共动用卫星传送设备42台,完成传送475次,提供传送及直播信号1080个小时。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级地震后,浙江卫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奔赴灾区一线,用最快的时间辟出专门时段直播。在抗震救灾最为紧要的4月20日、21日两天,共开出12档特别直播节目,总直播时长超过10小时,在除央视和四JIl卫视外的省级卫视中,直播节目的档数及总时长均位于前列。本文以浙江卫视在雅安地震发生最初两天内的直播节目为样本,探讨电视媒体在突发重大事件直播中,如何有效整合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争抢新闻时效,丰富深化直播报道。  相似文献   

8.
"碰上突发大事,老百姓不再只是抢看凤凰台,而是紧盯中央电视台直播!"2008年5·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媒体一改以往对重大灾害报道被动、迟缓,甚至缺席、失语的状态,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新闻话语权,名副其实地担当起信息传播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9.
声音     
5月12目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彻底改变了西方对于中国媒体从业人员的看法。中国媒体在报道地震时动用了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并想方设法以最快的速度派记者到灾难发生的最前沿,从现场带给人们第一手鲜活的报道,不再像以前发生重大灾难事故时等有关方面的统发稿。中国动用的媒体种类也已经涵盖了目前所有的传播媒体工具,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向全国进行有关动态的全天直播,使地震的真相在全国、全世界传播。  相似文献   

10.
青山 《新闻导刊》2008,(3):22-24
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严重、损失最大的灾难。汶川地震是天灾,也是大考,考验媒体在救灾报道中的作用;考验记者、主持人、把关人的基本素质。电视和网络媒体的24小时滚动直播,激发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勇气,也将媒体的诸多不足暴露在观众和读者眼前。  相似文献   

11.
一、以直播的方式第一时间介绍灾情灾况 央视新闻频道连续直播了四川地震灾情专题报道《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直播时间达到了100个小时以上。据了解,地震发生后,央视高层迅速商议决定直播,临时取消以往一些常规类节目,启用海霞、康辉、白岩松、敬一丹、赵普等近十位名主播参与直播。分期分批58位记者进入灾区进行报道,在本台记者没有到位的时候,央视的第一举动是联络当地兄弟电视台。  相似文献   

12.
说到电视单机直播,无论是对于观众还是业内人士来说,都显得陌生,想必很多人是从国外大片里看到记者的现场报道后才略知一二的.作为一线记者,我也是在连战和宋楚瑜访问陕西时,看到了港台记者单机直播的身影,当时觉得既新鲜又吃惊,单机直播原来如此!他们两三个人是怎样在第一时间从现场发回如此重大题材的报道的呢?所有的疑问盘旋在脑间而不得解,直到汶川地震发生.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陕西电视台派出一支别动队,奔赴因地震而塌方的宝成铁路109隧道,在14天的时间里为央视、东方卫视、陕西卫视等媒体发回77条直播报道.在全国人民共克时艰之际,我们不仅履行了新闻人神圣的职责,而且也创造了陕西电视台直播的历史之最.正是在这样的灾难考验面前,我们大胆打破了自己从未尝试的禁地,"在战争中学会了打仗,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单机直播的命题也有恍然大悟之感.  相似文献   

13.
重大突发事件直播:电视媒体的态度与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电视台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直播报道是新闻媒体应对重大交发事件的典范,写下了中国电视新闻直播史上感天动地、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央电视台以一种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快速及时、大信息量、大量现场、长时间的突时的电视直播报道,将汶川地震的情况迅速传遍国内及世界各地.这是一次媒体对重大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不仅体现了电视媒体在灾难时刻与灾区人民携手并肩的态度.也展示出危机时刻不辱使命的媒体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媒科技》2008,(5):10-1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媒体迅速做出反应,立即派遣报道小组奔赴地震地区,进行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15.
"4·14"玉树地震是我国汶川地震后发生的又一次大地震,在全国军民迅速开展抗震救灾的同时,各级各类媒体也立即展开专题报道。在这些报道中,活跃着网络媒体的身影。与汶川地震报道不同的是,这次视频网站更加迅速广泛深入地对青海玉树地震进行了专题视频报道。  相似文献   

16.
电视直播报道中卫星采访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勇 《传媒》2010,(9):50-52
谈到电视现场直播,人们都会想起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四川卫视、东方卫视等媒体,迅即展开的大规模、长时间、全景式的直播报道,对地震信息的公开透明、对于稳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迅速进行报道,并及时公布各地的震感信息,国内各大门户网站也随即转载了该消息。随后,包括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在内的多家媒体立即派出记者团奔赴灾区第一线,开始对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抗震搜救工作进行24小时全程直播。各大媒体在此次地震中的出色表现,标志着媒体在建构公信力方面迈出了跨越性的一大步。因此,本文即从灾难事件的角度对媒体公信力的构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4月20日8点02分,四川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灾难发生后数分钟,地震消息已经在微博上流传,随后全国各地新闻网站迅速发布关于灾情的新闻报道。与青海玉树地震、汶川大地震时相比,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当前的网络新闻媒体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不论在速度上还是报道角度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变。但是速度的追求、激烈的竞争和信息的碎片化,让网络新闻媒体在进行重大灾难新闻报道时忽略了一些新闻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全国各主流媒体迅速对此次地震造成的灾害以及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情况予以密集报道。透过这些报道,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新闻媒体的变与不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地震。举世震惊、举国伤恸。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等媒体,以几乎完全天候的优势迅速占领了新闻的第一现场,不断发出并联合形成报道这一突发事件的主流声音。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更是以24小时不间断直播的形式,创新了电视媒体在集中报道突发事件的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