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及辞书普遍释辽代柴册礼是辽代皇帝即位之仪。本文辨析了辽代的柴册礼仪的史实,指出该礼仪并非都是辽帝登基即行之仪,也是契丹王公贵族加封求吉之仪。  相似文献   

2.
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建国战争中身先士卒立有赫赫军功。为确保战争获得胜利,他非常重视并多次实施具有军事属性的军礼。笔者梳理史料,统计发现太宗朝举行讲武礼一次,大射礼七次,两者同属军礼举行次数差异较大,对军礼的实施偏好鲜明。唐太宗轻视讲武礼而重视大射礼的原因,应是由唐朝面临的政治局势、太宗个人因素及两种礼仪自身属性差异三者综合造成。  相似文献   

3.
唐代先蚕礼举行的时间一般在季春吉巳日,地点和祭品在不同时期有所差异,这显示了唐朝统治者对古礼不同的认识和态度。唐代先蚕礼的变化反映了唐代礼制之间的继承与沿革。先蚕礼还是政治角逐中的有力工具,往往被干政欲望强烈的皇后用来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宣示权威。  相似文献   

4.
辽代的北面宰相是辽北面官的核心管理机构,分为北、南二府,分管契丹诸部族事务,同时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其渊源即史籍中的"二府",源于遥辇氏部族联盟时期的"左、右大部"。但是辽代的北、南宰相制度建立起来是在辽太宗时期,其对北、南宰相府内部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其正式成为国家中央权力机构正式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5.
《辽史》载辽朝的皇族包括三耶律,大贺氏为其中之一。在遥辇氏阻午可汗整顿部落时,大贺氏和遥辇氏被析分为六,组成所谓的二十部。但详考《辽史》的记载,在辽朝皇族中根本不存在大贺氏一族,所谓“三耶律”是元朝修史者的杜撰,遥辇氏阻午可汗二十部也子虚乌有。  相似文献   

6.
遣将礼是指皇帝命将出征而举行的一种军事礼仪。洪武时期,议定遣将礼,却未有实践。建文朝,崇尚礼教,肇举遣将大礼,但因所命非人,失去了现实意义。永乐时期,明廷征安南再行遣将礼,昭示了永乐朝武功之胜。此后明朝两百年间,遣将礼不举。至天启时期,辽东局势危急,熹宗重举遣将大礼以求挽救危局,然无济于事。明末,崇祯帝两行遣将之礼,礼仪隆盛,但难以扭转军事的溃败,斯典随着明朝的灭亡而走向终结。遣将礼的举行既表现了国家最高军事权力的授受,又反映了人君平祸乱、安民生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7.
唐朝和宋朝的亲蚕礼都有一个创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对亲蚕礼的实践。唐宋两朝的亲蚕礼既有各自的特性,又有延续时间长、都经历了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和礼制规定与具体实践有出入的共性。发生于唐宋时期亲蚕地点的变化是一种质的变化。通过对整个古代亲蚕地点的考察,发现从周朝到晋朝亲蚕于北郊、东郊或西郊主要由于阴阳五行观念;南北朝时期南朝延续汉晋规定而西郊、北朝则有向周代回归的倾向亲蚕于北郊;唐宋以后由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伦理观念亲蚕地点逐渐由郊外转移到了内苑。  相似文献   

8.
契丹白马青牛传说和奇首可汗传说是两则不同源的始祖传说。奇首可汗传说起源较早,奇首可汗在历史上的原型就是领导宇文鲜卑迁入辽西的莫那。白马青牛传说反映出契丹族有两大来源,一是源自宇文鲜卑的早期契丹人,一是在唐开元、天宝以后融入的室韦、回鹘成份。建立辽王朝的耶律氏家族出自后者。  相似文献   

9.
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献是西突厥兴昔王可汗阿史那元庆之子,袭父封为兴昔亡可汗,是唐朝时期的一个重要蕃将,为唐朝经营西域作出了重要贡献。考察阿史那献及其有关事迹,对于进一步研究唐朝在西域的活动以及唐朝与突厥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礼部贡院与知贡举是辽朝科举制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礼部贡院是职掌辽朝科举事务的常设机构,辽太宗会同元年获取燕云后沿袭唐五代制度,即于南京置礼部贡院岁开贡举,以收汉族士人。而主持礼部贡院考试的主考官则称为知贡举,属临时差遣,在礼部贡院考试结束后即卸任去职。由于辽朝统治者对科举考试十分重视,知贡举常由既有较高的儒学水准、深受辽朝统治者信任,又在辽朝担当高级官职的官员来充任。  相似文献   

11.
东突厥汗国和后突厥汗国时期,反用中原王朝"以夷制夷"之策,对中原王朝推行"以汉制汉"之策,先后在隋唐交替之际和武则天废唐立周期间先后多次册封中原"可汗",如隋唐之交刘武周被东突厥始毕可汗册封为"定杨可汗",梁师都被册封为"大度毗伽可汗",武周时期阎知微被后突厥可汗默啜册封为"南面可汗"。"以汉制汉"策略的推行,表明突厥统治者已精通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的统治之术,通过适合自己的策略操控中原王朝,从中谋求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礼”是为维护等级制度而对车服、旗物、位署、宫室、车马、钟鼓女乐、婚丧嫁娶、祭祀燕饗、命氏取名等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事物在数量、形制、色彩及内容上所作的规范。按本质与表象,礼可分为礼、仪两个层面:礼是深层的、内在的,其基本精神是尊尊和亲亲,由此可引伸、演绎、设计出各种仪节;仪是表层的、外在的、具体的仪节。仪体现礼,礼决定仪。按使用场合和具体内容,礼又可分为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五大类。周人是中国上古时期最讲究繁文缛节、刻板多拘的民族,春秋时期华夏诸国所传习的礼仪皆源于周,楚国也不例外。拙文《楚国上层文化面貌初探》曾对楚人传习、严守周礼的情况作过粗线条的探讨,这里,我们再作补充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13.
南下中原是契丹辽朝统治前期的根本国策之一。辽太祖灵活机动地推行远交近攻策略,辽太宗尝试了混一天下的理想,辽世宗则试图继续前辈的一贯政策,这是长期以来草原地带向农耕地带作向心运动的必然结果和反映;辽穆宗根据形势的变化,将南下中原调整为草原本位政策。在中原政策问题上,契丹统治阶层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14.
辽宁地区的柞蚕业最早可追溯到辽金时期。辽代的梁援墓志载:大安三年(1089年)“十月起复兴中(今朝阳)尹,百里内野蚕成茧,驰驿以进,诏充御服绵续(絮)及贯念珠以赐诸沙门”。《金史·太宗本纪》又载;太宗天会三年(1125年)七月,“南京(今辽阳)帅以锦州野蚕成茧,奉其丝绵来献”。上述的“野蚕”,即“柞蚕”。此  相似文献   

15.
宋太宗时期,宋朝的对外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对辽主动出击到虚内守外,以防为主.张洎在太宗朝累官至给事中、参知政事,参与了宋王朝的重要政治活动.他几次上奏言边事,表达了消极防御的外交思想.张洎提出在外交模式上防守勿攻、敌去勿追的思想;在内政与外交问题上,主张把内政放在政治生活的第一位;在西夏对宋边境的战争中,提出弃地妥协的主张.张洎理想主义的消极防御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太宗朝及北宋中、后期的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16.
辽代南面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代南面官机构之创建,当始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代,辽太宗耶律德光时代初步形成并日臻完备,构成体系。辽代南面官系统有中央与地方之分,中央官又有朝官与宫官之别。本文就南面官的设置、官员派遣、职能及作用等进行深入、系统探讨与论述。  相似文献   

17.
"礼"与"仪"原本不分的。"礼"是通过特定形式体现的特殊意义,"仪"是体现特殊意义的特定形式。形式与意义合二而一,形式本身就是意义,意义本身就是形式。"仪"就是"礼","礼"就是"仪"。当"仪"与"义"与"礼"相结合时,"礼仪"与"礼义"二词具有极大的相合之处,而不是今天人们所说的"仪"是形式,"义"是内含。一旦"仪"脱离了"礼",甚至背离了礼之义,即"礼"的基本精神,"仪"就褪变为虚伪的形式。所以在礼的本质方面,我们强调"以仁释礼";在礼的作用方面,我们强调"成人"——"成仁";在礼的特征方面,我们强调礼的无限性。这样,我们就把"礼仪"这一概念与当前学术界、特别是当前礼仪教学与培训方面所讲的"礼仪"完全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8.
中秋已过,重阳在即。民间习俗,每逢农历九月初九日,要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举行登高活动。重阳登高起源于古代骑射之时的高地拜天盛筵。《辽史·礼志六》载:“九  相似文献   

19.
辽朝与后唐的定州之战发生于辽太宗即位之后,是辽太宗践行武力入主中原政策的一次试探。定州之战的导火索是后唐王都的反叛,辽朝出兵援助王都进而引发了辽朝与后唐的武装冲突,最终以辽朝兵败而结束。辽朝兵败的原因有出兵非时、军队补给不稳定、中原人民的反抗、地形限制等多种因素。定州之战对辽朝与后唐政权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战后的辽朝与后唐的政治格局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李舰  安扬 《家长》2012,(5):6
"礼仪"一词由来已久,"礼"的原意为"敬神。泛表敬意、尊敬、崇敬",多用于对他人的尊重,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礼"的形式,它包括礼节、仪式、仪容、举止。"礼"仪"合起来就是表达尊重、崇敬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