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心计算机字库中的不规范汉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大、中型印刷厂都已由传统的铅字排版改为计算机照排,无论是文章、标题的编排格式,还是字体变化,电脑照排质量优胜于铅字排版,大多数报社、杂志社乐于采用电脑照排.目前计算机字库均按国家标准收入汉字6763个,这些字理应为规范字.但是,在一些电脑照排的文章中(包括电视屏幕上出现的)经常出现一些不规范字,影响了报刊杂志的编辑质量.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文选》三卷将在台湾出版发行 继去年在台湾发行《我的父亲邓小平》后,台湾地球出版社在多家台湾出版社竞争下,再次取得《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在台湾的出版发行权。目前正进行繁体字的排版及编印工作,预计今年3至4月间即可在台湾上市。 我国首家书报刊资讯网建成 我国首家面向用户和市场的商业性电脑信息网络首期工程书、报、刊资讯服务网,最近在京建成。它的问世标志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普及实用方面又取得突破性进展。网络首期将向骨干用户和教育、服务业用户免费提供4000台电脑,以迅速在全国联网。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9,(4)
采用电脑文字录入和编辑排版,然后进入胶印程序的印刷工业革命,早已让铅字印刷成为历史。但是,电脑毕竟不是人脑,它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暴露出电脑及软件本身受模式化控制局限,使得电脑排版中的文字差错率,要比过去铅字排印中的差错率高得多。有的好多错误字词的出...  相似文献   

4.
电脑照排出片带来的新问题王慷电脑照排的普及,以其速度快、占地少、没污染、校改容易、字体规格编排格式适应性极强而迅速超过铅字排版,从而大大缩短了排印周期,提高了印刷质量,加速了信息的传递。但是,由于排版过程完全在计算机中进行,也出现了一些过去铅字排版时...  相似文献   

5.
探索电脑排版下校对的新方法李彤梅电脑排版的广泛使用可说是出版业中的一次革命。电脑排版因其自身的特点与铅排不同,对编辑、校对等工作环节的要求也有很大区别。如在图书质量方面,笔者认为,电脑排版比铅字排版的质量更不易控制,尤其是科技类图书,差错率往往较高。...  相似文献   

6.
书籍的文字表述,白纸黑字,或用铅字排版,或用电脑排版,组成既定的版面。版面的艺术表现,体现了技术编辑的设计水平。以文字为主的书籍,除有部分插图或装饰图案外,主要是以文字排版为主进行排版。    相似文献   

7.
对校对职能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作者交到出版社的原稿不再是单一的纸介形式,越来越多的是一张张的磁盘。这小小的磁盘,就储存了整本书的所有内容。编辑可以在电脑上对书稿进行编辑,印刷厂也不会出现因录入原稿而产生的排版上的差错。这的的确确为出版社减少了许多工作环节,减轻了编  相似文献   

8.
电脑排版具有明显的优点,但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不少人认为电脑排版比铅字排版的差错率还高。由于“错改”现象的存在,单靠增加校次并不能有效地降低差错率;而且增加校次会延长出版周期,增加成本。因此,我们应该研究电脑排版稿出现差错的特点,从而找到有效的校对方法。一、录排差错电脑排版通常是录入和排版同时进行,排版是通过键入排版参数而实现的。电脑操作员键入文稿字符和排版参数往往是采用“盲打”,也就是边看原稿边敲键盘,很少看显示屏上键入的内容。这种“盲打”录排的结果是毛校样的差错率很高。毛校样中的差错除了字符输入错误外…  相似文献   

9.
从刻字到活字印刷,从铅字排版到照相排版,从电脑排版到网络出版,数字化出版已势不可挡。而且,数字出版的最大优势在于快速、便捷,便于复制、传播。正因为如此,有人说:"数字出版产业是以加速度的方式在发展;数字技术提供商在加速度地向内容提供商转型。"方正阿帕比公司原来是帮助出版社做电子书业务,而且,多年来积累了30多万本电子书;除此之外,该公司还拥有中国报纸资源全文数据库、中国工具书资源全文数据库以及各种特  相似文献   

10.
电子出版的好帮手──素材光盘电子出版作为一个崭新的领域在中国正以异乎寻常的速度拓展着。于是,各色价高物美的印刷机、分色机、高清晰度电脑及终端、中外文排版设计印刷系统,源源不断地走进了我们的报社出版社、印刷厂、广告设计单位和公司。同样,对电子出版印刷软...  相似文献   

11.
电脑技术介入图书编辑加工过程中,在校对环节体现的就是电脑磁盘打印机输出的打印校样。经电脑汉字处理排版的校样与铅字排版校样的留错特点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寻找磁盘式打印样的差错规律,对于适应电脑化校对作业十分必要。一、电脑兼容转换出现误差由于电脑介入图书...  相似文献   

12.
台湾出版社最早发行书讯的是远景出版社的《出版与读者》,1974年3月创刊,至1994年3月已出版至第46期,它是不定期的书讯。而目前存活最久而定期的出版社书讯,则属《九歌杂志》季刊,15年来已出版至57期,成为文学出版社发行书讯持续最久者。另外,联经出版公司的《联经书讯》、尔雅出版社的《尔雅人》、洪范书店的《洪范杂志》、前卫出版社的《前卫书讯》、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的《书  相似文献   

13.
《电子出版》1999,(8):50-53
随着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相应的信息出版领域也越来越蓬勃发展起来,纸质的印刷品成为人们日常信息交换的最常见的介质形式,特别是黑白印刷越来越普及,数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做为信息媒体的出版行业例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一直都是应用着传统的印刷制版方式:文章先进行编辑然后在电脑上进行设计排版、并通过激光打印机打样校对,校样之后,用磁盘(或MO)拷贝送主照排中心,通过照排生成胶片,核对无误之后再将胶片送至印刷厂制版,印刷厂通过晒版机的晒版冲洗工艺制成PS版,然后印刷成品。传统的制版工艺已经不…  相似文献   

14.
李琨  沈珞珞 《编辑学报》1996,8(1):28-30
计算机排版系统具有功能多、操作方便、改版容易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期刊等出版物排版的主要手段。计算机排版取代铅字排版后,编辑要从计算机排版的特点出发,研究计算机排版的规律,找出质量控制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以保证期刊的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台湾出版业呈现着一种艰困中稍有起色的状况.总的出书量有所上升。出版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图书有所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图书出版面有了新的开拓。如咨询类、农艺类、旅游类、桥牌类、球类和茶艺类等专门出版社和图书,比往年有较多的发展。它们在台湾的出版业巾,形成了不容忽视的独占一方的局面。台湾目前的出版技术,基本上仍然依靠人工机械为主,但是也开始从海外引进了“电脑编书技术”。比如光复书局和百科文化书社两家采用“电脑排版打字”新技术,一天可打一万至两万字。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计算机排版的质量控制李琨,沈珞珞计算机排版系统具有功能多、操作方便、改版容易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期刊等出版物排版的主要手段。计算机排版取代铅字排版后,编辑要从计算机排版的特点出发,研究计算机排版的规律,找出质量控制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以...  相似文献   

17.
宾雁 《新闻窗》2007,(3):77-78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报纸版式设计的优化对一份报纸也日益重要,尤其是从铅字排版印刷过渡到电脑排版印刷以来,相同内容的两份报纸,版面设计做得好的那一份,毫无疑问会更受读者欢迎。鉴于报纸版面设计在报业发展过程中日显重要的地位,笔者在这里就工作中的切身体会谈谈版面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电脑写作编辑排版应用手册》评析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叶涛《电脑写作编辑排版应用手册》(科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由出版工作者所写的书,作者任路平副编审以他丰富的编辑出版经验和多年刻苦钻研电脑排版的实践,将理论、实践和资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该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正>20世纪8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一大批报社、电视台、杂志等媒体结束了铅字排版的时代,进入电子排版,这种排版方式的进步也促进了媒体记者编辑工作的改变,电子排版大大提高了记者、编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一、报纸电子排版的特点1.节省时间,提高编排速度传统的铅字排版方式,由于需要借助专门的工具,流  相似文献   

20.
无纸编辑与现代校对──略论现代校对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激光照排系统逐步取代了铅字排版,我国出版物的生产过程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中文录入方式的多样化,许多作者已经采取了磁盘投稿方式。而就算继续以纸稿方式投稿,出版社只要审稿后认为有出版价值,也可以先交专业人员录入,再让责任编辑在计算机上进行编辑加工,经三审后,即可直接送印刷厂付印。整个编辑过程几乎全在计算机上进行,这样一个图书出版的作业过程,人们称作无纸编辑。现代校对是编、校分工后出版物生产环节中的一道独立工序。它的工作对象是发排后的书稿,它的职责是找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