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兵 《中国编辑》2008,(2):19-23
2007年7月,北京电视台报道了不法商贩用废纸箱制作的肉馅包子流入早点摊铺的“新闻”,一时间,全市包子的销售量直线下降。直到北京市工商、食品安全和公安部门介入后,查明“纸箱馅包子”事件为该台临时工作人员自编自导自演的虚假报道后,市民对包子的“信任危机”才渐渐平息。与此同时,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的“史上最恶毒的后妈”,向人们展示了江西鄱阳六岁小女孩小慧被后妈打得遍体鳞伤的画面并传出了小女孩指证“我的后妈是魔鬼”的同期声。就在众怒难平、“恶毒后妈”成为千夫所指之时,  相似文献   

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正是因为新闻真实的重要性,我国新闻学界和理论界从未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对新闻真实的追求。特别是在2007年,由于先后出现了影响恶劣的“纸馅包子”、“史上最恶毒的后妈虐童”等虚假新闻,中国记协发出了要求新闻界“坚持正确导向,坚持新闻真实,采取有力措施杜绝虚假新闻”的通告,更是掀起了新闻界的“打假”高潮。  相似文献   

3.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正是因为新闻真实的重要性,我国新闻学界和理论界从未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对新闻真实的追求。特别是在2007年,由于先后出现了影响恶劣的“纸馅包子”、“史上最恶毒的后妈虐童”等虚假新闻,中国记协发出了要求新闻界“坚持正确导向,坚持新闻真实,采取有力措施杜绝虚假新闻”的通告,更是掀起了新闻界的“打假”高潮。  相似文献   

4.
吴志刚 《记者摇篮》2009,(12):37-37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记者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然而在现实当中,危害新闻真实性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从“粮食亩产13万斤”到“陕西发现野生华南虎”,从“毒香蕉”到“纸馅包子”,虚假新闻造成的危害令人触目惊心。“假新闻猛于虎”道出了人们的切实感受。  相似文献   

5.
2007年3月13日,广州的《信息时报》发表一篇名为《广州香蕉染“蕉癌”濒临灭绝》的文章,文章说广州香蕉大面积感染巴拿马病毒,这种病毒被称为“香蕉癌症”。文章刊登后,许多网站转载,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很多人误以为吃香蕉会得癌症而拒买。此后一周内,海南的香蕉销售量急剧下降、价格猛跌,信息的蝴蝶效应甚是明显。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信息发生了质变,变为谣言。  相似文献   

6.
2007年3月13日,广州的《信息时报》发表一篇名为《广州香蕉染“蕉癌”濒临灭绝》的文章,文章说广州香蕉大面积感染巴拿马病毒,这种病毒被称为“香蕉癌症”。文章刊登后,许多网站转载,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很多人误以为吃香蕉会得癌症而拒买。此后一周内,海南的香蕉销售量急剧下降、价格猛跌,信息的蝴蝶效应甚是明显。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信息发生了质变,变为谣言。[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广东一家报纸一篇关于海南香蕉染上“蕉癌”的报道,引起消费者恐慌,造成海南香蕉价格大幅度下降。最严重时海南香蕉产业每天损失上千万元,蕉农欲哭无泪,这一情况被称为“香蕉事件”。后经查明这是由一篇失实报道造成的,写这篇报道的记者在稿中不准确地援引了一位专家关于香蕉树传播“巴拿马病毒”的信息,由于信息误传产生了对受众的误导。后经记者特地采访专家,由专家证实患了“巴拿马病毒”的香蕉树不会结果,结果的香蕉树就不会有“病”,更不会得“癌”,从而彻底澄清了事实,驱散了谣言。  相似文献   

8.
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了《纸馅做的包子》节目,被许多媒体转载,产生了不小的“轰动效应”。经有关部门调查,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京城“纸馅包子”,是彻头彻尾自我炮制的虚假新闻。导演这起“闹剧”的北京电视台稿用记者訾北佳目前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处罚金1000元。2007年上半年,从所谓“蕉癌”、“毒香蕉”事件的发生,到《纸馅做的包子》粉墨登场,虚假新闻的产生,正如中国记协通报所言,“严重败坏了国家的声誉,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无论是“毒香蕉”假新闻的传播,还是“纸馅包子”登台,除了新闻媒体内部管理制度、审稿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力度尚有欠缺外,  相似文献   

9.
近来,新闻界频发一个又一个“新闻”,引得全社会关注与警觉。这,就是一系列虚假新闻的恶性出台,如北京“纸箱馅的肉包子”、江西“恶毒后妈摧残小女孩”,等等。  相似文献   

10.
程亮亮 《传媒观察》2007,(10):17-18
一、事件介绍2007年7月16日晚,一个名叫VERAl9851118的网友在新浪杂谈上发布了一篇名叫《史上最恶毒后妈把女儿打得狂吐鲜血,现场千人哭成一片》的帖子,帖子里详细描述了江西省鄱阳县六岁女孩丁香小慧遭继母毒打后的惨状,还附上了孩子遍体鳞伤、口吐鲜血的照片。这个帖子很快在各大网站成为热帖,无数网民群情激愤,怒斥丁香小慧的继母是历史上最恶毒的后妈。7月17日上午,这名网友再次以极富刺激性的标  相似文献   

11.
不论对于记者,还是读者,新闻要“新”,这是个共识,“新”,首要的是指新闻要有强烈的时效性,即新近发生的事实,而最直观反映新闻时效,最能证明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就是时间。可以说,“时间”不仅是构成新闻的要素,更是体现新闻价值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然而,在一些新闻中,有的“时间”被人为地置后,成为新闻中可有可无的“尾巴”,有的“时间”则被淹没在一长串的人名、职务、数字等非主要新闻事实中,有的“时间”则只  相似文献   

12.
《新闻天地》2008,(4):33-33
从2月25日起,长沙某电台对新闻节目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延长了节目时间。每天7:30到9:00是其重点节目——《新闻冲击波》,时长90分钟,其宣传语是“最新鲜最快捷的信息集装、最全面最权威的新闻发布。”从改版后4天的收听情况来看,感到编排不太合理,一些重要新闻被丢失或淹没。  相似文献   

13.
张砥 《新闻爱好者》2010,(3):183-183
近年来.新闻摄影造假愈演愈烈,“广场鸽”、“藏羚羊”、“华南虎”等被炒得沸沸扬扬.而这些事件争论的焦点就是照片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摄影的真实性非常宝贵,因为它能够最接近真实.记录外在世界的景象。它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维护,  相似文献   

14.
捍卫好新闻的真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国内媒体爆出了两则轰动一时的假新闻:一是“纸馅包子”事件;二是“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尽管二者在消息来源、传播渠道和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但是透过它们背后的新闻形成理念,我们应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某地连续爆出不少轰动全国的新闻,这些新闻大多是批评性报道,又几乎都是中央或外地新闻媒介报道出来的。发人深思的是,当地新闻媒介对这些新闻却保持了惊人的缄默。按理,当地发生的新闻,当地的新闻媒介置身其中,理当知道得最迅速,了解得最详细,应当最早加以报道才对。然而,并非如此。对于这个奇怪现象我们把它称作“新闻的‘出口’转‘内消’”。所谓“出口”,就是当地的新闻媒介不敢发表当地的批评稿件,而将轰动新闻“出口”给中央和外地新闻媒介,进而转“内消”,并非转“内销”,就是说这类新闻被曝光后,在全国特别是新闻发生地群众中引起强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虚假新闻的传播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前哨》2010,(5):29-31
虚假新闻是人民群众最反感的新闻界消极腐败现象之一。近年来,全国新闻界为纠正和防范虚假新闻作了大量工作.但虚假新闻仍然在公众视野里频频出现,如“纸馅包子”事件、“索马里护航舰队逼退潜艇”事件,以及引起全国各种媒体广泛关注、情节跌宕起伏的陕西“周老虎”事件。等等。当这些虚假新闻被揭露时,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极大损害,我们传媒界背负更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读报的困惑     
本人自从事新闻工作之日起,有关“新闻”的定义,一开始接受的便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著名公式,且三十年来一直信守不疑,身体力行。然而,近来在读报过程中使我越来越困惑了:在众多的公开发行的报纸上,上述新闻定义或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挑衅,或干脆被编辑、记者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新闻界连住出了几件事。陕西工人报记者赵冀广索贿受贿万元被依法逮捕;原中国广告报西北记者站擅自向企业筹集经费,公然拿新闻作交易,被公开揭露并受到严肃处理。还有诸如“有偿新闻”、“广告新闻”出卖版面等问题的多处发生,不能不引起新闻界的警觉。美国著名的新闻记者、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被  相似文献   

19.
都是传媒惹的祸?——理性审视"蕉癌"风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4月7日,国家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声明香蕉枯萎病与食用香蕉的安全性没有任何关联,澄清“海南香蕉致癌”的传言。当晚,中央电  相似文献   

20.
报纸上有不少新闻,常用套话来代替事实。请看: “受到广大群众的热情赞扬”; “出现了令人喜悦的新局面”; “深受群众欢迎”; 如此等等。这些新闻都是表扬好人好事,想鼓舞人心的。可是,读者看了,除了有“隔靴搔痒”之感以外,能受到什么真正的鼓舞呢?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事实最有说服力,这在新闻战线上可说是“家喻户晓”了。只有那种最蹩脚的宣传家,才用那些现成的套话去代替生动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