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春松 《辅导员》2013,(6):63-63
<正>"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学生更应"多读书、读好书"。学校图书馆作为各学科公益性的阅读场所,其本质是提供资源、引导阅读、辅助学习,具有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优势。因此,学校图书馆在做好学生阅读指导工作,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重要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2.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学生更应"多读书、读好书"。学校图书馆作为各学科公益性的阅读场所,其本质是提供资源、引导阅读、辅助学习,具有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优势。因此,学校图书馆在做好学生阅读指导工作,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重要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3.
<正>学习语文、提高文化素养,离不开阅读;培养审美能力、塑造健全人格,也离不开阅读。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童年的阅读经验往往构成一个人生命的底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作业,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那么,如何让我们语文老师成为学生书海遨游的领航人,如何让课外阅读这一重要阵地在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4.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的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关于阅读价值和功用,人们更是不言而喻。真正的阅读能使人增长见识,增长智慧,愉悦身心。中国古代的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学不可以已","则知明而行无过也";英国的培根在《论求知》中也充分阐明了"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一论断。然而,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的时代,在喧嚣浮躁的碎片化时代,海量的信息蜂拥而至。"快餐阅读""浅阅速读""碎阅零读"正逐步成为一些人的阅读时尚。正如人们所言:"我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我拥有观点  相似文献   

5.
正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中小学生来说,更应多读书、读好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结合自己工作经验,提出了几条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措施。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  相似文献   

6.
正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语文能力读为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见,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广大教师就必须重视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思考、去感悟、去品味、去内化。以下  相似文献   

7.
杨毅丽 《中小学电教》2009,(10):104-104
<正>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开阔视野、修养人格的重要途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交朋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先哲对阅读的精辟总结。在语文教学中,伴随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基本理念的提  相似文献   

8.
<正>图书漂流,是一段文明美丽的奇妙旅程,它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将其漂出手,就像放归大海的"漂流瓶"一样,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让书不断得到新的阅读生命。这种好书共享方式,通过图书的传递来分享阅读的快乐,让"知识因传播而美丽"。如今,图书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整本书共读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叶圣陶老先生也曾发出过这样的质疑——"试问,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由此可见,整本书共读不仅是势在必行,更是能给学生带来思维的训练,养成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当然离不开对名著的阅读。但学生能否真正做到多读书,善读书?我以为不然。笔者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名著的阅读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多数学生只读过《西游记》、《水浒传》、《三国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来说,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量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皮果罗夫说过:"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现在家长都说孩子喜欢看电视,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因为电视能够带来多种感觉效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欣赏的兴趣.对于文本阅读,老师也知道多数学生都怕读,也知道有的学生想读书,但不知怎么搞的,读着读着就困了.  相似文献   

12.
<正>成人的阅读与孩子的阅读往往是两条平行线,成人读成人的书,孩子读孩子的书,两者之间少有交集。因而教师不理解学生,学生不懂得老师,师生之间往往没有关于阅读的共同话题。一般说来,阅读是私人的事,但教师的阅读又不单纯是私人的事,因为教师还要面向学生教书。如果教师的阅读视野里没有学生,书读得再多也未必能教好书。笔者曾应邀在"南京市中语会读书部落"群中主持了一期"群聊书吧"活动,活动的主题是"读书,  相似文献   

13.
阅读指导是指图书馆在现有条件下,通过馆员的各种努力,利用图书馆的各种服务手段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和阅读水平,是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图书馆导读服务的一部分。图书馆开展阅读指导,也是培养中小学生的文献操作技能和情报意识。引导中小学生"读什么好书,怎么读好书",它将会使中小学生终身受益,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阅读钱穆     
知道国学大师钱穆,但一直没读过他的书。最近,读到他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顿感此书有奇香,不忍释手。真是本好书,不仅是行文的简洁、知识的丰富,更重要的是,讲述着钱穆的成长,他的双亲和师友,他的阅读和写作,他在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的选择,他的人生取向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正>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一个人在中小学时代里读过哪些书,书籍在他心里就会留下什么痕迹。"我们很多学生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但却没有什么文化,不懂得什么是高雅,什么是智力生活,内心空虚,精神狭隘,这都是他们在上中小学时没有认真读过几本好书的结果。"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喊了很多年,然而现  相似文献   

16.
邵淑艳 《中国教师》2008,(24):36-37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阅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  相似文献   

17.
宁晓妤 《甘肃教育》2014,(18):46-46
正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是儿童文化的呈现,是儿童自身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借由绘本可以进入自身的内心世界。曹文轩说过:"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应该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中你没见到好书,你一生很难培养好真正的读书兴趣。"所以,选好人生的第一本书非常重要。绘本这一独特的表达形式抓住了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幽默风趣的画面满足了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将儿童轻松带入阅读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正多角度有效阅读是拓宽知识、提高记忆、促进学生思维的基础,又是一种再创造知识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具有个性阅读能力,就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中去,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多角度指导学生有效地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使之阅读功底厚实,达到提高阅读的效果。一、多角度有效阅读教材的指导策略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这就是要求  相似文献   

19.
毛玲瑶 《辅导员》2013,(16):76-77
<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时对智力的促进就越大。七岁前就学会阅读,就会练就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积累与更新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以往,只有善于学习并终身学习的人,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稳脚跟。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阅读图书是少年儿童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多读书、读好书非常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而在儿童早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追求。对此,教师要发挥阅读指导的作用,打造书香班级,将课外阅读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从"构建阅读阵地,共商借阅制度""多彩阅读活动,激发阅读热情""加强阅读指导,提升阅读能力"这几个方面开展书香班级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