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数学题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己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主动参与教学实践的本领,老师又如何运用开放型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说”是思维的起点。“说”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又可促进大脑的思维。要说清楚,得想清楚;想得清楚,才说得清楚。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那么在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加强“说”的训练呢?一、说清题意含义,引导正确思维应用题教学首先应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爱因斯  相似文献   

3.
语言与思维存在密切关系,语文教育要以培养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为目标。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应从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出发,读通文本及相关资料,挖掘其中的思维生发点,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在探究解疑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拓展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是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小学生来说 ,创造思维是指新颖的、独特的、有价值的思维。创造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复合思维 ,也包括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小学阶段 ,由于小学生想象力发达 ,思维定势较少 ,其创造力发展正处于黄金时期。前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说过 ,“怀疑是发现的设想 ,是探索的动力 ,是创新的前提。”因此 ,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注重学生直觉思维的同时 ,引导他们运用分析思维的方法找到科学结论的来源。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维;要使学生善于提问,敢于否定,追求思维的质量;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思维空间。写作教学,要训练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发散性、新颖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许多教师忽视了数学学具的魅力与作用。使用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创造力,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可使教学充满活力,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那么怎样才能使学具教学充满活力,成为拓展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呢?我们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学生思维在学具教学的过程中受到挑战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得不到发展。”学具教学就是通过动作,把抽象的知识物化成形象思维,再通过思维、探究、语言表达把物化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因为学生在运用学具、探寻问…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增长知识、学习技能、发展智力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课堂的优化。 1.针对知识的衔接性设计启发性的问题 任何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主动地寻找答案。如在教小数除法时,先复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计算100.1÷25,(2)回答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然后导入新课100.1÷2.5,提出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数学语言的训练对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训练方法:(1) 训练视说能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2)训练说理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3)训练补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4)训练变速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感 ,让学生敢于参与学习的前提下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式教学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才有可能充分显现个性 ,学生的创新精神才有可能得到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认为 ,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流程 ,训练学生独立思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 不放过学生的任何疑问 ,鼓励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 ,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 ,反映了学生思维的深刻与否 ,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可以说训练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 ,因此 ,我很注重学生的问题 ,不放过学生的任何疑问。“设计皮肤是否吸收…  相似文献   

10.
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实验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创新能力的萌发都将起着强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我们坚持实施刘道玉校长所倡导的创造教育,在小学四年级开设了“激发你的创造力”系列思维训练课。通过听故事,做游戏,摆擂台,动手脑,操技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的脑筋转起来,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训练从“潜意识”到“有意识”地开展。一、引发思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言,怎样引起学生的思维,十来岁的儿童最喜欢听故事。因此,讲故事设悬念就成了引发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故事里有问题,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将发散思维训练引入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为线索进行教学活动,即“知识”随着“思维”的讲解而展开,“思维”随着“知识”的贯通而形成,“能力”随着“思维”的建立而培养,以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的一项至为重要的任务。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思维,以最终形成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要求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仅传授语言知识,分析讲解语法结构,让学生进行机械背诵、模仿,而且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训练他们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展开想象的翅膀,让英语课堂焕发出创造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教育领域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也是时代的迫切需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给学生营造创新思维的环境 ,那就是注重发散学生的思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老师必须在掌握好学生思维的特点、规律和知识深浅度的基础上对症下药 ,准确地发散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6.
创新性思维是创新性学习的灵魂,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的方法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  相似文献   

17.
面对新教材和新的课程标准,如何用好教材?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带着探索与学习开始了新教材教法的尝试。一、想说就说,大胆思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思想得以交流,经验得以传播、继承,知识体系得以形成发展。语言作为思维的承担者和交际的媒介,具有概括、传递、交流和调节的作用。自然,对初中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就为举足轻重,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即所为言为心声。那么怎样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表达呢。“超级女生想唱就唱”这句耳熟能响的话,激起我的一个教学设想——“语文课堂,想说…  相似文献   

18.
运用发散思维进行物理教学 ,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独特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 ,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出发 ,建立各个知识点 (发散点 )间的综合网络 ,能充分揭示物理知识的内涵和联系 ,能开阔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实施教学民主,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相似文献   

20.
发散思维就其展开的方式,可分为枚举式发散和演绎式发散,其实质就是创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一要在教学中正确示范,二要给学生创设发散思维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