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微 《华章》2011,(26)
本文以Rolin Ianziti和Brownlie的功能论作为理论基础,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进行语码转换主要有主要有教学功能、元语言功能和交际功能三大类.  相似文献   

2.
英语课堂学生语码转换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中的普遍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重点.在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语码转换屡见不鲜.本文将英语课堂学生语码转换作为分析的对象,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教学实例并综合备家的意见,对其进行尝试性的分类并剖析其发生的原因,同时给出学生过多语码转换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它也存在于高中英语课堂这一特殊的教育域中。对这类语码转换的认识,体现着人们对汉语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所持的相应态度。本文试分析了英语课堂中的四类语码转换,并指出恰当地运用语码转换,有助于增强交际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该文章从语码转换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入手,分析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中使用语码转换的原因,并通过研究分析表明适量的语码转换对英语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通过采取适当的语码转换来提高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英语课堂语码转换是特殊语言环境中的转换,是在顺应性基础上灵活的语言转换形式.本文从顺应理论角度分析、探讨了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6.
语码转换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信息功能,课堂管理功能和交际功能。本文认为语码转换应当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实际策略而得到重视。教师应加强语码转换的意识性和目的性,避免不必要的语码转换,以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7.
英语课堂上的语码转换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语码转换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角色。语码转换有助于学生掌握和积累英语词汇,理解学科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建立亲密友好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感情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语码转换对于双语者来说是一种社会工具,在交流中有其特殊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英语课堂教师是否可以使用语码转换一直存在争论。采用调查问卷、实验调查和课堂观察等方法,对医学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教师的语码转换是高职英语课堂的一种普遍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师所授内容的理解效度;受查师生对课堂语码转换普遍持积极肯定的态度。教师主要在课堂管理、知识讲授和促进课堂师生互动时使用语码转换。  相似文献   

9.
雷聪  林俐 《沧州师专学报》2007,23(1):111-112
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即是语言的选择过程,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会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语码.拟从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语码转换出发,探讨它们在顺应理论中的价值,在阐述选择与顺应等基础上分析顺应理论对外语教学中教师语码转换的解释力和对大学英语教学实战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语码转换是双语和多语言交际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国内外学者和语言学家从语言学、语用学、心理学等方面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其中大多数国内研究都是针对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而对于其在高职ESP教学中的作用研究少之又少。本文通过分析语码转换的功能,找出并总结影响语码转换应用的因素,从而更好地发挥语码转换对ESP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考查五位教授在课堂上的语码转换,并利用帕普拉的语言接触理论来解释语言学习高级阶段的课堂语码转换现象。结果表明语码转换在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仍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应根据学生水平,课程设置等因素适时适量使用语码转换。  相似文献   

12.
课堂语码转换的人际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非常普遍。以前人们大多关注双语或多语社区中自然话语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较少考察语言课堂中语言转换的问题,为此着重调查英语课堂上教师话语中语码转换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分析英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人际功能。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具有不同的功能,按照韩礼德的功能三分说分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言功能的实现是通过语言形式的选择。课堂话语中的语码转换与自然话语的语码转换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自己的特征。教师在语言选择时除了表达一定的概念意义还表达了不同的人际意义,也反映了课堂参与者之间不同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语言顺应论为依据,对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语码转换是师生双方在作出语言选择时,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等语境因素进行顺应的结果。语码转换的顺应性功能对于英语教学实践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关联—顺应"模式和"语码转换顺应性模式",通过问卷、访谈和录音转写的方式,文章提出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关联—顺应模式",对课堂语码转换现象进行了阐释。通过分析发现英语教师课堂英汉语码转换的使用是教师寻求关联语境,并对所关联语境进行动态顺应的过程;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和交际目的,在不同意识水平的基础上做出商讨型的语言选择。在外语课堂这一特殊语境中,语码转换常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语用策略和与学生沟通的有效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语码转换在中学英语课堂上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探讨中学英语课堂师生对教师语码转换使用的态度差异,有助于教师正确运用语码转换策略,挖掘语码转换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潜能,发挥语码转换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指出语码转换中现存的一些容易混淆的术语,并简单介绍国内外在这个领域既得的研究成果,最后本文的案例分析分成两部分:课堂语码转换和校园交际语码转换,着重对校园英汉双语语码转换的一系列案例进行了试行性分析,试图在这个前人很少研究调查的领域取得进一步成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课堂话语语料库对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结构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教师课堂语码转换存在不同结构模式。这些模式表现在不同的语言层面,如词、短语和小句层面。这些结构模式对教师语码转换的功能具有决定性意义。教师在语码转换过程中选择不同的结构模式是为了不同的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18.
教师语码转换的顺应论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学家Verschueren在其新著《语用学的理解》中提出了语言运用基于“选择—顺应”的理论。文章正是基于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对教师语码转换现象做出解释,旨在阐明教师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教师角色、学生情况、教师心理现实和外语课堂教学特殊性所做的顺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一次实证调查的分析,从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法中发现师生对待教师语码转换的态度,语码转换的功能和教师与学生的相关性,并对教师的语码转换动机进行了分析,对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