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教育片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人物活动的环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在教《桂林山水》一课时,我打开录音机,播放配有音乐伴奏的课文朗诵,让学生边听边想象那“甲天下”的美丽景色,体会伟大祖国锦绣河山的自然美,从...  相似文献   

2.
史国姣 《教师》2014,(31):81-81
正一、创设氛围,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为学生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创设条件,让学生能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即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由学习者自主确定。例如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老师出示一幅中国地形图,了解桂林的地理位置,播放桂林山水景色的录像,请同学们欣赏桂林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老师让学生提出自己在本课的学习中希望学到的知识,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比如,有的学  相似文献   

3.
《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诗情浓郁、诗境优美、诗意深刻的朦胧诗。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加强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从而带动对诗歌的理解品析,特别是对“星星”象征意义的理解。本诗意象丰美,想象丰富,句式整齐,可以通过句式仿写进行想象训练和诗歌表达技巧训练,通过荒诞诗剧的创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延伸主题。对“朦胧诗”的简介及朗读指导,可以用课件展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多媒体声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拓展延伸,增加课堂容量;用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把握诗歌感情基调;画面展示,创设教学意境;激发想象,训练表达能力五个方面论述了多媒体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诗人,了解背景,在诵读中感知诗意,赏析诗句,体悟诗情,进入诗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古典诗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通过高度浓缩和大幅度跳跃的结构形式、丰富绮丽的想象与联想,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美丽幽深的情趣,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教学时,引导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鉴赏古典诗歌,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所以,我们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鉴赏情境,激发学生阅读、鉴赏古典诗歌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快乐走进古典诗歌文本。  相似文献   

7.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要为学生创设敢问、敢思、敢创新的环境,引导学生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追求教学的高效。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谧。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诗歌。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播放《军港之夜》。一、创设情境,复习词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海睡了》(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谧。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诗歌。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播放《军港之夜》。一、创设情境,复习词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海睡了》(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诗人,了解背景,在诵读中感知诗意,赏析诗句,体悟诗情,进入诗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诗歌教学现状存在种种问题和弊端:许多语文教师课堂上忙于支解活生生的艺术品——解释字义、词义、句义,甚至翻译;挖掘典故、修辞;机械地归纳主旨;难于引导学生进入诗境。初中诗歌教学应还原诗歌本来的审美特质,适应初中生年龄、心理特征,遵循美育规律,注重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如何创设情境呢 ?  一、图画展现   色彩、线条、图形、画面等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美的图画能使人赏心悦目。在诗歌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适当采用直观教具——幻灯片、图画等,变诗歌的语言文字为可感的视觉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驱遣他们的想像…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语文教学如果没有学生主动参与,将举步维艰,反之,一旦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教学的积极性,教学的局面就变得活跃起来。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激发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方法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如,以优秀的课文朗读创设故事情境,学生对课文整体有深刻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再如,创设问题情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相似文献   

13.
《火烧云》一课通过描绘晚饭后火烧云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景,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中,第二自然段的归属问题往往成为学生争论的焦点。教参认为全文按照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顺序先写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然后写火烧云上来后的情景,把第二自然段归入第二段中。我们认为,这样理解值得商榷。把第二自然段归入第二段中,无法理清第二自然段与后面写火烧云变化的自然段之…  相似文献   

14.
《学周刊C版》2014,(3):180-181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练,发挥课本的作用,让学生体验生活、创设想象、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有条理地、具体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想象力。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有条理地、具体地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体味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听朗读录音,引导学生想象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看桂林山水幻灯图片,指导学生观察,教师说  相似文献   

16.
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教学方法:一、通过范读和为诗歌诵读选配音乐激发学习兴趣;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投影图片或播放视频激发学习兴趣;三、适当地创设竞答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四、通过教师对古诗词的娴熟介绍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小学美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发展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文章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关注学生心理动向,正确引导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巧设问题,引导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等四个方面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计说明: 《荷花》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用第一人称描绘了公园里满池荷花的美丽景色。——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方面,难点是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为此,运用电教媒体形成优化的教学过程,在解决教学重点的同时,既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可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强化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电教媒体所创设的美景给学生以多层次的欣赏,让学生得以美的享受,美  相似文献   

19.
古诗文教学必须以引导诵读和激发想象为抓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是学生想象画面、理解诗意的基础,而合理、丰富、个性化的想象又使学生的诵读更具形象、充满情感,二者相辅相成,"比翼双飞"。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展开想象,悟诗境,品诗情,与作者"心心相印",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的一种,它想象丰富,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创设恰当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关注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引导学生进行复述、表演等,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教学,让学生知童话、读童话,从小养成爱读童话的好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