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诗英译是一个复杂的语际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古诗今译是理解与表达中间必要的一个过渡阶段。古诗今译作为语内交际,除了丢弃了原诗的格律、韵脚等要素以外,在再现原诗意境、转递原作信息方面一般都能做得比较好。古诗今译有助于译者对原诗透彻了解并忠实地传达原诗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漫长的古诗词曲英译的实践中,诗歌可译与不可译、如何译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一代代为古诗英译迎难而上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浓缩度最高的一种文学式样,其意境深远,蕴涵着许多美学元素。本文探讨了古诗英译实践中各种美学特质是可以传译的,并结合顾正阳教授新著具体分析了如何传译这些美学元素,最后指出了翻译美学(古诗词曲英译美学)对于我国译学构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诗歌的翻译有纵向和横向两种情况:纵向翻译即古诗今译,横向翻译即外文中译。一位学者说得好:“我至今仍坚持这一看法,即无论西文中译或古书今译,都必须译出原作的韵昧风貌,而不宜平直硬译,仅求两种文字对应,达意而已。”这种观点对诗歌的翻译最为恰切,因为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又讲究韵律等,它鲜明地体现着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韵味风貌,所以最不宜平直硬译,必须信(忠实原作)、达(明白流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许渊冲教授的几首古诗英译作品为例,说明创译虽然是作为汉诗英译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如果译者背离了古诗原义而随意加以主观创造,译文就有可能存在误译。因此在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还是要遵循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忠实于原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艺术魅力,为世人所叹许。为了将这些诗作呈现给读者,许多翻译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投入到中国古诗的翻译中。但要想将语言与文化、形式与内容在译诗中统一,甚至达到译诗更比原诗美的境界,绝非易事。本文通过比较唐诗《江雪》的不同译文突出了许渊冲作品的精彩之处,总结了古诗英译之艺术。  相似文献   

6.
古诗词英译是十分困难的。译诗要达意,忠于原作,还要尽可能在风格与形式上与原诗保持一致。但意似应重于形似,形式可以多样,可译成诗体也可译成散体,如有必要还可加注。  相似文献   

7.
按照等效论的观点,翻译的原则是再现原作效果。诗是高度集中审美形式和形象思维艺术,即"神美"。而古诗的形式包括节奏以及一切修辞手段都传递着美,即"形美"。译诗就是用不同的语言移植诗中的意境,并同时达到形合和意合这两个目的。  相似文献   

8.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研究领域中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许多学者都对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进行过详尽的阐释,但都是各执一词,从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本文试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归纳总结,把两者放在一起讨论,以帮助我们对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有一个更全面.更系统的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笔者认为,不同的文学作品有各自不同的风格。译者必须具备“译者意识”,从内容到形式,即在语言、句法、文化背景,民族色彩、审美情趣等方面,忠实并切合原作,准确把握原作的神韵、意境,原作风格的“不可译性”是能够过渡到“可译性”的。如果原作清新淡雅,译作也同样清新淡雅;原作诙谐幽默,译作也诙谐幽默;原作隐晦生涩,译作也隐晦生涩,尽力达到“语言的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相似文献   

10.
古诗今译并不时新,但它能够对大学古代诗词教学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它有助于深化对原作的理解,避免理解的失误.它在培养大学生的艺术感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训练其写作能力和文学创作,增强教学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古诗今译在大学教学中应该得到合理有效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诗歌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保得住内容而保不住形式,或者保得住形式而内容已经改变,经常让人产生诗歌不可译的错觉,其实这也正是诗歌的可译性限度所在.在翻译时,首先必须了解诗词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体会诗词作者生存的环境,深刻理解古诗词的涵义.其次,必须按照原作的描绘,以整个灵魂,以全部感官去洞察原作中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历史具体性和本质特征及原作的风格.第三,必须善于用准确、明了、有色彩的字眼再现原作中的意境,重新进行艺术构思,尽可能地再现原作丰富的意境,并赋之以完美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12.
诗歌翻译,是对极致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再创造,也是对诗译者的双语驾驭能力的考验。无论是理解的主体——译者,还是理解的客体——文本,都是历史地存在的,所以,不同条件催生着不同的意义,这种文本的意义的多元性又蕴含着翻译和翻译批评的不可穷尽性。因此,对于诗的可译与不可译性探讨也是翻译理论的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SusanBassnett的TransplantingtheSeed一文中提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中国古诗英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客观存在;通过对一些古诗的英译文本进行研读,着重分析可译的客观性,并介绍了对不可译的处理方法,如风格、音韵和文化的移植。  相似文献   

14.
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研究领域争论不休的问题。"可译性"是指"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之间,通过翻译,将源语文本或单位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实现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群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不可译性"则指"一种源语文本或单位不能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或单位,实现不了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译者的不懈努力,不可译渐渐变成了可译。本文简单地讨论了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不可译的可译趋势及不可译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单历代文人留下的不朽诗篇足够让人们赞叹不已.然怎样将其译成英语,让西人也能领略中国古诗词之美,这一直是译界争论之焦点,迄今尚无定论.中西语言不同,文化迥异,因而中国古诗词英译难度颇大.尽管如此,我们首先应坚信其可译性,并创造性地运用相应的翻译技巧,尽可能向西人传达其"原汁原味",以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在《译者的任务》中沃尔特·本雅明的翻译理论尤为独特,他认为译作不可能绝对忠实于原作,译作和原作具有同等的地位;译文不是对原文的传达,而是原文后来的生命,而且还提出了“纯语言”、“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等诸多的翻译思想。文章就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和原作与译作的关系两方面探究本雅明的翻译思想,认为他的翻译现是反传统的,和谐的翻译观,对翻译理论和实践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诗歌翻译的过程实际是一个意境传递的过程。从跨文化交际的要求与目的来看,汉语古诗词英译本中意境的传递有着不同程度的缺失。木文基于诗歌语言与中英诗歌差异,探讨了意象与意义层面上意境的不可译性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围绕《译者的任务》一文,对沃尔特·本雅明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展开述评,系统地分析和探讨了"纯语言"、"理想的翻译"、"忠实原则"、"原作与译作的关系"、"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等出现在上文中关于沃尔特·本雅明的诸多翻译思想,表明其翻译理论及观点对传统意义上的翻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和进行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与众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诗歌翻译的过程实际是一个意境传递的过程。从跨化交际的要求与目的来看,汉语古诗词英译本中意境的传递有着不同程度的缺失。木基于诗歌语言与中英诗歌差异,探讨了意象与意义层面上意境的不可译性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0.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但由于古诗词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古诗本身深奥的含义、优美的韵味很难通过语言的描述让学生领悟,加上小学生知识面较窄。生活阅历浅,对诗歌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都感到遥远而陌生,在理解诗意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仅停留于“译”诗和背诵,赏析古诗,体会意境只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