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中明确指出: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树立模型思想。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建立在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上,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可见,如何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和重视的理念,什么是"数感"呢?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笔者从数感的"内涵"、培养及实践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数感的形成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充分感知、体验和感受,才能逐步建立。教师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让学生在情境学习中启蒙数感,在合作交流中形成数感,在参与活动中发展数感,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数感;让学生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形成良好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数感是建立明确数概念和有效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良好的数感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多角度、多层次挖掘这方面的素材,让学生经历建立数感、掌握数感、发展数感、升华数感进而内化数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数感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良好的数感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多角度、多层次挖掘这方面的素材,让学生经历启蒙数感、形成数感、发展数感、强化数感进而内化数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理解数感,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运用数感,是一个值得强调和重视的问题.但这并不是靠一题两题练习、一节两节课就可以实现的,是长期的渗透的过程,是需要搭建完美的舞台才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郑小娟 《学苑教育》2021,(12):67-68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图形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培养数感和符号感"。数感的形成本身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操作、反思等活动,培养灵敏的数感,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培养小学生数感是项重要的任务。怎样培养数感呢?本文就简单谈谈教师如何在小学数学速算中培养学生数感。  相似文献   

7.
数感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良好的数感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多角度、多层次挖掘这方面的素材,让学生经历启蒙数感、形成数感、发展数感、强化数感进而内化数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数感的建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教师要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来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形"离"数"更近一些,让学生离数学更近一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继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数感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同时,教师应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运用了一定的科学手段去培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数产生了一定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数感是学生对数的感知,是基于大量经验形成的思维直觉,是一种潜在的智能。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数感当成核心的教学目标来落实。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引入趣味情境,让学生在“看思”中形成数感;构建探究情境,让学生在“摆思”中建立数感;设计互助活动,让学生在“做思”中加强数感;依托问题探索,让学生在对比中发展数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梳理中积累数感。通过这些具体的措施,引导学生投入多角度、多层级的学习中,助力学生构建良好的数感基础,全面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焦点和主题。文章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通过实例探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的途径在于:创设"想"的氛围,激发探究兴趣;创设"动"的氛围,加强实践操作;创设"问"的氛围,鼓励参与探索。同时,提供生活实例,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创设成功情景,让学生在数学中体验成就感。如此,方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体验、亲近和应用数学,最终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以美丽的苗族服饰为数学教学情境,以问题为主线把苗族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来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利用苗族配饰中的银帽作为数学信息,从数一顶银帽的银角到计算12顶银帽的银角,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快乐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知道苗族服饰中隐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的教学根植于当地的民族文化,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亲切感和民族自豪感,这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智障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现状如何呢?哪些因素影响了数学学习兴趣?怎么样才能提高智障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培智学校的多数教师。通过对智障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需要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提高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的课题研究,建构一个适合智障学生的"乐学课堂"。  相似文献   

14.
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展、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验学习理论对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为学生提供有层次性的、数学本质一样的、广泛的活动情境及足够的替代性经验,让学生经历参与、反思、内化等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及时反省、评价、抽象和运用在该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并利用“社会”因素,积极干预学习风格的不良影响,有助于学生获得充足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5.
根据《教师教育课程》中倡导的“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深入农村小学,开展师范生顶岗支教,服务农村,引导师范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教、学、做、研”融为一体,有效地提高了师范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为学习者设计”的理念,数学课堂需要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感悟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其应用。放缓节奏、丰富过程、体验生成j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过程,借助结构推进规划学习历程,借助问题解决形成数学思考,借助过程体验的共感与交感融合,实现小学生心智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Two classes (one experimental and one control) in a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located in southern Taiwan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Number sense activities were conducted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as supplementary teaching materials, while the control class followed the standard mathematics curriculum. Data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retest and posttest (pretest and retention-test) scores for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classes at the 0.01 level. The scores for the experimental class increased 44% after instruction (the mean score went from 12.35 to 17.81), while the scores for the control class increased only 10% after instruction (the mean score went from 11.29 to 12.42).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class, the experimental class made much more progress on number sense tests.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class (not including the students in the low level) advanced in their use of number sense strategies when responding to interview questions. The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e teaching of number sense activities, executed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is effective in developing children's number sense.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of retention demonstrate that the students' learning was meaningful and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8.
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生工作,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学生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建立起科学、高效、务实的学生工作机制,最终让学生在一个开放和完全信任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使学生工作达到统合综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阐述用Mathematica求解各类常微分方程的输入格式和应注意的问题,使常微分方程的解法更直观、简便和高效,充分说明用Mathematica进行数学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等代数》对于数学专业大学生素养的提升和进一步数学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高等代数》对于学生来说抽象难懂,同时师范院校作为未来师资的培养摇篮,其课堂教学改革严重滞后于中小学.对此,就《高等代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的改革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其中教学理念应是既注重学科本身的知识文化价值,更要注重数学的应用价值,在关注“教”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来源与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评价注重方法多元化、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