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T作是教育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的身心施加影响,以培养和形成教育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现代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学懂知识、学会学习,还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要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而要培养出这样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教育工作责任重大。有人说:我们给子孙留下什么样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所以,德育工作的得失成败为众多教育工作所关注。  相似文献   

2.
苏年福 《广东教育》2004,(10):61-61
有一位先哲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给子孙留下什么样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使一个自然的人变成社会的人。学校教育的根本功能就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如果学校培养的是有知识、缺文明,有学问、缺教养,有理论、缺实践的人,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政治素质,尤其是道德品质素质。可见,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是事关社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问题。当前我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令人担忧,思想品德教育面临多方面的挑战。“5 2=0”现象的出现,就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感到十分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我们给子孙留下什么样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那么,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知荣辱、明是非、有爱心、有道德、人格健全、文化素养高的有用人才。秉持“人人有才,人人成长,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学生人人身上有亮点,个个看到自己进步的希望”的教育理念,我校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自96年开始,以独特的星级管理评价机制为失去信心、从没得到过表扬和激励的学生点燃了希望之灯,为素质教育的推行,找到了具有操作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一、星级管理的背景有一个时期,政教处天天讲…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提高和养育人的核心素养。培养什么样的人?从国家层面来说,就是要培养出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从社会层面来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从个人层面来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好人、善人。无论哪个层面,无论才能大小或贡献多少,首先他必须是一个好人、善人。"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  相似文献   

5.
也许我们乡村老师培训的这些孩子可能没有几个大学生、没有几个硕士,甚至一个博士都没有。但是我觉得他们可以培养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公民,一个国家的强大就看他公民数量的多少,坦白地说我们现在14亿人口中公民的数量非常少,我们绝大部分是由市民组成的。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公民和市民的区别。什么叫公民?  相似文献   

6.
杨霖 《中国德育》2014,(20):50-51
正孔夫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歌德说:"性格就是命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马约尔说:"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了什么样的子孙后代。"我想,这三句耳熟能详的话能够说明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品格教育,顺应社会发展规律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能温暖他人、给社会带来美好的东西,说穿了,人要有良好的品性。当下的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没有成正比,我国公民的道德修养有待提高。这不是一个个体、小团体的事,这是你、我、我们,整个中国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通俗地说即帮助学习者健全成长。所谓合格公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的那样,应是"三有"之人,即"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健全人格与合格公民,本是合二而一的一体两面。合格公民以健全人格为根柢,健全人格以合格公民为取向。据此换个角度说,历史教育本质上必以服务人生为准的。因为,人首先管好作为主体之"身"的自己,方有可能担当更大责任。  相似文献   

8.
一个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播知识,培养合格的学生。而一个合格的学生,不仅仅要拥有优异的成绩,更要拥有高尚的品德。我们说,教育并非万能,我们不能使每个孩子都能"成才",但我们可以努力让他们都"成人",成为思想品格积极向上而美好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东辽县实验小学仅有十年的建校历史。十年来,这所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就是立足于“教孩子做什么样的人”,着眼于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好基础,以小公民教育为载体,走出了科研兴校、内涵发展的办学之路。为此,我们特地走访了该校王兆芳校长。  相似文献   

10.
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界一直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学生"做人".本文认为,简单地讲"做人"是不够的,关键是"做"什么样的人.在迈向民主化与法治化的今日中国,所谓"做人",应该是做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合格的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11.
关于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民教育是提高全体公民整体素质的教育对于公民教育,现在有很多说法。比如说公民教育是相对于私民和臣民的教育,公民教育是推进民主化进程的教育,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等等,都各有道理。但我认为,公民教育应是提高全体公民整体素质的教育。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因此,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应当都是合格的公民。当然,如果能完全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人才叫合格公民的话,那么刚出生的婴儿他虽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也还不能说他是完全合格。我们应把公民…  相似文献   

12.
一般而言,公民教育是指通过各类教育活动,使公民增强公民意识和能力,成为现代公民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教育一是要培养公民的公民意识和能力,二是要使公民个体在公民意识的引导下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以体现知行合一.对学校教育教学而言,就是要通过各学科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和能力,从而使广大学生努力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下面以中学哲学教学为例,谈谈教学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刘焕明 《考试周刊》2009,(16):208-209
国民教育,也就是公民教育,是每个出生在这个国度里的人都有权接受的教育。国民教育以培养合格的公民为基本目标。合格的公民就是懂得基本的公共准则,学做一个文明人,学做一个公民。  相似文献   

14.
在对小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并且健康成长。理论上说,应该很容易达成共识,但事实是:一方面,学校深人推进依法治校,维护学生权益,试图囊括一切教育功能,以期学生走出校门时,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高职法律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合格公民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其真正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我国高职法律教育的重心和归宿应该落实在对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上.文章分析了法律思维的基本特征和高职学生的法律思维现状,论述了如何加强高职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一、在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了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学校承担着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小学是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科学素质、身体素质.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健康教育.健康的身体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在知识的获得和实践中会使人变得更聪明、更富有创造性.因此,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条件,是孩子将来成才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需要高层次人才.对高层次人才,除了要有科学技术的高标准要求外,还要有一个对身心健康的要求标准.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多方面解读。从人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以大量的合格公民为基础。在现代社会,公民资格被普遍给予社会成员,但具备公民资格并不意味着就是合格公民。公民从名义到实质需要一个过程。合格公民的造就离不开教育,而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基本手段。因此,加强公民教育就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公民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公民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将青少年和社会成员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的教育.一个人只有通过相应的教育,才能从一个自然人逐步成长为具有健全的法治意识和良好的公共道德,能够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的社会人,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近年来,现代化国家的中小学十分重视开展公民教育.在我国20世纪上半叶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教育实践中,也曾长期开设过公民教育课程.对青少年开展公民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国家认同、民主和道德素养、主体和法治意识以及国际视野等素质.  相似文献   

19.
中等师范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一个合格的教师除了应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懂得教育科学、教育规律;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能为人师表等三个基本条件外,针对师范学校的师范性和教师的工作特点,还必须具备一些必要的工作能力。何谓能力?能力就是一个人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个体心理特征,依靠自我的智力和知识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表  相似文献   

20.
论公民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公民教育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话题,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宗旨的公民教育在中国开展终将成为必然。公民教育的目标不是局限于理解和获得知识,而是侧重于对人的价值、信念、态度和能力的培养:学校公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实践途径.社会公民教育则是学校公民教育的继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