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选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研究主题为数字图书馆的文献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 II软件进行文献共引分析和热点分析,以知识可视化图谱方式展现了近十年图书情报学领域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机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WoS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图书情报学科研成果2482篇为研究对象,从各年文献量、著者、地区与机构、来源期刊与主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图书情报学者被WoS收录的文献数量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如今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以罗纳德·鲁索(Rousseau.R)为代表的相关外国研究人员与我国学者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但目前我国图情界无论是在对外,还是在国内地区之间,合作数量与合作范围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知识管理、信息检索、科学计量学、数字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等成为我国图情界学者们的重点关注主题.  相似文献   

3.
论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以"数字图书馆"为研究主题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知识可视化图谱软件CiteSpaceⅡ对这些文献进行关键词共词分析,以可视化图谱的形式展示了2001—2010年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其演进情况。  相似文献   

4.
基于引文耦合的数字图书馆研究结构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CSSCI数据库中下载1998-2007年关于数字图书馆领域期刊文献的题录和引文数据,利用自编的JAVA程序进行处理,计算了956篇文献间的引文耦合数量,确定了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结构和基础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开源可视化工具对研究结构进行了可视化,直观显示具有相同主题的文献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借助CSSCI的统计数据,分析了2000-2009年数字图书馆建设体制及发展模式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分析的主要指标有:发文情况、引文情况、被引著作、被引作者、关键词。通过研究发现,数字图书馆建设体制及发展这一领域已经在近十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希断扩展,从宏观层面对我国数字图书馆事业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探究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历史起源和演化情况,推进国内数字图书馆研究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方法/过程] 利用自主开发的RootCite工具和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数据库进行参考文献出版年图谱分析,识别对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起源和演化起到重要作用的中外文献、杰出学者和出版物,并与国外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相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结论] RootCite结果显示:1900-2020年间,有27篇经典文献对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起源和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包括8篇外文文献和19篇中文文献。其次,从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社区中识别得到的27篇经典文献,与国际数字图书馆研究社区中识别的经典文献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在学科领域形成之后。最后,本研究证明了基于RootCite和CSSCI的实证方法用于识别我国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历史根源和演化进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是目前国内首个为社会提供全免费服务的数字图书馆,也是国内首个由地区政府主导建设的综合性、跨系统的区域性数字图书馆。本文介绍了该数字图书馆的功能结构及文献资源数量,重点研究了该图书馆的文献传递组织及流程,定量分析了开通以来的文献传递服务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宁波数字图书馆对实现当地资源共享和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挖掘国内及国际信息可视化领域研究主体和理论来源的异同,全面把握该领域的理论根基与发展趋势,以CNKI、CSSCI和WoS数据库中15年来信息可视化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Ucinet和CiteSpace II,首先对比分析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通过作者共被引分析挖掘国内外核心作者,并进行作者聚类分析,然后利用共现分析研究地域分布,最后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对该领域的知识基础进行比较,得到信息可视化领域的基础性文献。  相似文献   

9.
基于CiteSpaceII的突发检测功能,对CSSCI中2001-2010年间收录的"数字图书馆"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首先通过突发词共现网络图谱,将突发词从大量的专业术语中检测出来,再通过突发词权重排序及频次持续状况,确定了主题领域研究前沿及其演进轨迹为:以元数据为核心的基础知识研究、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资源共享研究和以用户为核心的服务模式研究,最后总结了使用突发检测方法的关键要点及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新兴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从CSSCI1998年至2005年来源文献及被引文献中,检索到以核心期刊为研究主题的学术论文和被引文献,从发表论文的数量、发文期刊、作者所在机构、标引词和被引文献的来源及其时同分布、高被引文献、高被引作者的角度对我国核心期刊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出8年来有关我核心期刊研究的一些基本情况。最后指出核心期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鉴往知来,本研究运用引文分析方法,探讨近20年来(1994—2013年)科技教育研究的主题演进状况。样本取自WoS数据库的SSCI、SCI和A&HCI,共1 196篇,过滤后为1 009篇文献,共30 825条引文。①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分析文献数量持续增加情况,各阶段的成长率分别为第I-II阶段为85.45%,第II-III阶段为62.26%,第III-IV阶段为55.79%;②  相似文献   

12.
徐瑾  杨思洛 《图书馆》2011,(6):37-40,47
利用知识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Ⅱ),对CSSCI中1998~2010年收录的2949篇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别分析相关文献的时间、机构和作者分布,以及高影响力期刊、作者和论著分布,从而直观地揭示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现状;并通过对"作者+主题词"的混合网络图谱,揭示数字图书馆研究的主流领域和代表人物;基于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和共现情况,确定数字图书馆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最后,指出科学知识图谱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CSSCI中的数据为主,以维普(VIP)和中国期刊网(CNKI)中的数据为补充,从发文数量、译名情况、发文主题、基金论文、被引文献的时间、来源、作者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关于开放存取研究的现状,最后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特点及不足之处,以期能揭示现状,为今后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选择CSSCI数据库18种图书情报类期刊为统计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2011年国内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分类号、基金来源、高频关键词及主要研究内容等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的产出模式及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3年到2007年8月中国大陆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研究为分析对象,借助文献计量学定量分析方法,概括了近五年来我国学者围绕网格与数字图书馆的理论研究重点,并从网格对数字图书馆带来的影响、数字图书馆技术、数字图书馆资源、数字图书馆服务以及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等方面简要回顾了这一时期我国在这一研究主题的进展与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CSSCI被引文献数据库,对关联数据被引文献的年代、类型、期刊、主题以及核心著者与单篇被引数量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从而揭示我国关联数据研究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CSSCI来源库收录的题名包含"数字图书馆"字样的2086篇期刊论文为样本,从文献产出机构、产出地区的角度进行计量分析,揭示出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在机构和地区的分布规律,以帮助科研人员全面掌握国内研究概况,准确锁定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简称WoS)检索出所得4211篇期刊论文,利用excel统计工具与citespace Ⅱ可视化分析工具,论文从文献的年代分布、国家或地区、文献类型、研究主题四个角度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期展示国外儿童阅读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未来研究趋势及相关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以2006—2011年CSSCI数据库所收录的164篇中国媒介融合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为双重视角,对目前国内媒介融合研究的现状,包括论文发表数量、发表的期刊、主要研究机构和作者、高频关键词及研究主题结构、主要研究内容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以1996年到2006年LISTA数据库收录的关于数字图书馆研究的1316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量增长情况、地区分布、著者分布、期刊分布以及主题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近十年内国内外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研究状况,以期为国内的数字图书馆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