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赛艇队男轻运动员身体成分监测对训练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家赛艇队4名男轻队员冬训前后身体成分变化的研究,分析探讨中国赛艇男轻运动员最佳身体成分。结果显示,一定范围内体脂%的下降与赛艇轻量级运动员有氧耐力的提高显著相关;赛艇轻量级运动员瘦体质量的增加与否可反映力量训练的效果;本研究中,男子轻量级运动员身体成分的改变与专项测功仪能力的变化未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指标历来是选材和训练监控的重要指标内容,在全面测试了参加我国第10届全国运动会的137名男赛艇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的基础上,对所测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找出了影响赛艇运动员最重要的专项身体形态因素——粗壮程度及其代表指标,为赛艇专项运动选材和训练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优秀女子赛艇W8+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优秀女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在赛前训练和赛后停训及恢复训练阶段体成分和AT4功率的变化情况和相关性特点。结果:瘦体重和骨骼肌质量在赛前训练和赛后停训阶段呈显著下降,恢复训练5周后较赛前训练后期显著升高,但仍显著低于赛前训练初期水平;体脂%在赛前训练和停训及恢复训练阶段均呈连续显著升高趋势;AT4功率在赛前和恢复训练6周后变化不显著,仅与体脂%呈中度负相关(P〈0.01)。结论:AT4功率和体成分各指标在赛前训练和停训阶段易出现不良变化,且较难改善,较高的体脂%可能是限制运动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陈召 《体育世界》2014,(2):86-87
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对参加第五届郑开国际马拉松赛训练的18名学生经12周赛前集中训练后,身体成分变化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以了解马拉松赛前训练对其体成分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2周的马拉松赛前训练能显著改善大学生身体成分,减少体脂含量、增加瘦体重,增加基础代谢量,促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赛艇运动员体能水平构成因素及科学化训练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赛艇运动员的体能构成进行生理学分析,找出构成赛艇运动员的主要体能要素,并提出赛艇运动员体能科学化训练的原则:身体训练要注重全面性;注重训练的系统性;围绕比赛进行实战训练;科学调控体能训练的顺序和运动负荷;与专项技术训练紧密结合;注重训练的针对性与运动员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身体机能和体成分变化的特征,为柔术项目亚高原训练数据化监控和精准化实施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14名柔术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亚高原训练前后对血液生化指标和体成分进行监控。结果:亚高原训练后男子运动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显著升高,女子运动员网织红细胞数量显著升高;男子和女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肌酸激酶均显著下降,男子运动员血尿素显著下降,睾酮值显著升高;男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体重、体脂肪含量均有下降,去脂体重略有上升,女子运动员的体重、体脂肪含量、身体质量指数和体脂率显著下降,去脂体重无变化。运动员左右肢肌肉量均衡性均无显著性差异,亚高原训练后男子运动员各部位肌肉量百分比均有所增加,女子运动员节段脂肪均显著下降。结论:亚高原训练可促进柔术运动员携氧能力和骨髓造血功能的提高;柔术运动员在亚高原训练中机能状态良好,男子运动员合成代谢能力优于女子运动员;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体重均出现了下降,女子运动员下降更明显,且更多的是体脂肪的减少;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监控中需注意身体机能和体成分的变化,关注营养状况及水分的及时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8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对男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血红蛋白和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某省16名男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高强度间歇组(HIIT组),每组各8例。连续8周对照组采用一般日常训练,HIIT组增加高强度间歇训练。比较训练前后两组血红蛋白和身体成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HIIT组8名队员训练前后血红蛋白水平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不显著(P>0.05);体重和脂肪百分比含量下降,对照组显著(p<0.05),HIIT组极显著(p<0.01);而瘦体重和去脂体重,HIIT组有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8周HIIT训练能明显提高赛艇男子公开级运动员血红蛋白水平,并显著降低体脂,增加瘦体重和去脂体重。  相似文献   

8.
不同水平赛艇运动员2000m模拟划中心功能及血乳酸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训练水平男子赛艇运动员与健康大学生进行2000m模拟划中心功能及血乳酸的变化,比较了武汉体院优秀赛艇选手与国外优秀选手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专项力量是赛艇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核心因素,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进行专项力量训练必须遵循身体发育的规律,科学地进行专项力量的发展。通过阐述青少年赛艇运动专项力量训练的特点,对当前我国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长期运动训练对速滑运动员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长期运动训练对速滑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影响,采用美国产身体成分分析仪310e对吉林省8名男子速滑运动员的瘦体重、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率、身体水分、身体水分占瘦体重的百分比等几项生理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长期速滑训练能有效减少体脂,瘦体重相对增大;BMI指数接近于正常人的标准;身体水分占瘦体重的百分比偏低,有轻微的脱水现象。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临近,人们都在思考奥运会后的中国体育走向,但无庸置疑的是,国家已经全面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0年来有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我国大城市群众体育已经进入到由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适时梳理,总结探讨运行机制,是群众体育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的模式进行科学归纳,提出群众体育管理的基本思路,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奥运会商业开发的融资方式及对举办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运会与商业相结合,利用商业手段支持奥运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奥运会组委会通过经营与奥运会相关的商品获得巨额收入,为奥运会提供资金保障,而成功的商业开发和运作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举办国经济的发展。分析了近5届奥运会商业开发的融资方式对各举办国经济的影响,以期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学习型社会,满足21世纪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和符合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功能的特点要求,结合教学实践,就体育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终身体育能力培养作为突破口,对普通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构成的要素和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分析大众传媒与群众羽毛球运动发展的相关性,探讨大众传媒对羽毛球运动发展的作用,利用大众传媒为群众羽毛球运动的服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跃林 《体育科技》2004,25(2):77-78
结合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实践 ,围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改革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真、善、美是湖畔诗派区别于同时代其他诗人的特殊的美学风格。湖畔四诗人对爱情的大胆表白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他们敢于真实地袒露内心最隐秘处的情感。他们的诗表现了争取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客观上起到了反封建的作用。湖畔诗人怀着美化现实的理想放情地歌唱爱情、颂美青春。他们为努力使真各美融合到诗歌中去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7.
运用生物力学的分析方法,对排球扣球技术动作,特别是对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等动作进行了研究,总结和归纳动量矩定理及动量矩守恒定律运用到排球扣球技术中的一些规律,其目的是规范排球扣球技术动作,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扣球技术动作,提高扣球的质量和效果,丰富排球教学与训练的理论和方法,推动排球专项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试论应用多媒体优化组合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罗智勇 《体育科技》2002,23(1):62-64
多媒体优化组合应用于体育教学活动 ,是以体育科学理论和教学原理为指导 ,使传统的教育观点、内容、方法、手段及其结构向全新的现代化教育理论体系转变 ,从而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整合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欣华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6):712-713,711
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现状的反思,并对照新形式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分析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从田径类、体操类、球类、武术类四个方面分析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可行性,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整合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析自由人规则对排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由人作为排球运动发展的产物,在比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排球比赛实况录像及搜集有关研究自由人的文献资料,分析探讨自由人规则对排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