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拳击运动员降体重前后血清锌、铜、镁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24名优秀青少年男子运动员赛前降重期间血清锌、铜、镁等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在6周内24名运动员平均降体重5.8kg(3.4kg~7.6kg);血清锌由125±11.2ug/d降为95.3±8.7ug/dl,血清铜由108.2±10.5ug/dl降为90.5±7.1ug/d,血清镁由2.05±0.30ug%降为1.76±0.25ug%。结果表明:拳击运动员降体重后血清锌、铜、镁含量大幅下降,对运动能力将造成较大影响,应及时补充。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临界功率(简称CP)评价人体有氧能力的可靠性,以本省9名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用逐级递增负荷法测其最大吸氧量(简称VO2max),据4次力竭运动的负荷和对应的疲劳时间来推算CP的值.测定结果VO2max为4.542±0.272l/min,VO2max/kg为58.87±4.947ml/min/kg,,CP为281.380土19.882W,CP与VO2max相关显著(R=0.7422,P<0.05),而CP与VO2max/kg的相关不显著.提示CP可以用来衡量人体的有氧能力,CP所代表的有氧能力与体重无关.  相似文献   

3.
对运动员在400米跑中的疲劳程度的研究是通过测量肌肉的三磷酸腺甙(以下简称ATP)、磷酸肌酸(以下简称CP)、乳酸盐(以下简称M—La)和血乳酸盐(以下简称B—La)来进行的。受试者为六名男性短跑运动员,须进行四项实验(100米、200米、300米、400米跑)。在前100米跑中,运动员肌肉中的CP含量由15.8±1.7mmol/kg,减少为8.3±0.3mmol/kg;而M—La含量增加到3.6±0.4mmol/kg;经过200米跑之后,CP降为6.5±0.5mmol/kg;M—La增加为8.3±1.1mmol/kg;当跑完400米之后,ATP和CP浓度已分别减少27%和89%,而M—La将增加到17.3±0.9mmol/kg。由此可见,跑过200米之后,虽然CP含量并未完全耗尽,乳酸浓度也并未达到饱和状态,但奔跑速度已经减慢。一旦CP的含量消耗尽,而且B—La和M—La达到各自的最大量时,极度疲劳将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4.
一、实验对象和方法泰州市自行车运动员9名(男6名,女3名),年龄16.3±1岁、身高172.89±7.80cm、体重66.89±10.52kg。最大摄氧量为3850.22±890.70ml/min,最大功率12.08±0.97w/kg体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优秀举重运动员大幅度降低体重导致运动能力大幅度下降后的能力恢复训练的个案进行研究,探索大幅度降低体重对运动员机体的影响和能力恢复期运动员机体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长期跟踪测试优秀举重运动员降体重后的体重控制与运动能力恢复期间的身体成分、血象(红细胞计数、血球压积、血红蛋白等)、肌酸激酶、血尿素、血清睾酮、皮质醇等指标的变化及营养情况调查.结果:运动员体重在降体重后控制良好,运动能力逐步恢复,血清睾酮持续低下.结论:大幅度持续降体重将导致运动能力和血清睾酮大幅度下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随着能力恢复训练的进程,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逐渐上升,但并未完全恢复;降体重造成的HB等氧运系统指标下降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营养和训练手段的调节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6.
心电图的改变是运动员机体的机能状态和疲劳的表现,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对参加2000年全国男子拳击冠军赛的56名优秀拳击运动员的心电图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员组心电图异常者33例(不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和左室高电压),占全部调查对象的58.93%,低于对照组;运动员组窦性心动过缓、左室高电压、不完全右树枝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分别为87.5%、51.78%、7.14%,高于对照组的43.78%、18.34%、0.54%,两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拳击运动员的上述指标也高于冰雪运动员、举重运动员和游泳运动员[11]。拳击运动员的平均安静心率为(48.24±9.06)beat/min,低于对照组(P<0.005),而窦性心律不齐的发生率接近对照组,说明拳击运动员心血管功能强大的适应能力,这是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心力储备良好的表现和运动水平提高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用水下秤重法和人体测量法研究了我国110名7~17岁男女网球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并通过人体测量指标和人体密度间的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制定了预计我国儿童少年网球运动员人体密度的多元回归方程式和体脂率的评价标准。人体密度和体脂率的X±SD的结果是:7~12岁男生,人体密度(Db)是1.07096±0.00779g/ml,体脂率(F%)是12.54±3.1),女生人体密度是1.06388±0.00449g/ml,体脂率(F%)是15.40±1.80;13~17岁男子人体密度是1.07175±0.00609g/ml,体脂率是12.21±2.40,女子人体密度是1.05548±0.00901g/ml,体脂率是18.88±3.70。通过因素分析,提出儿童少年网球运动员男子应选用上臂部、腹部、小腿部皮褶厚度和胸围、体重、胸厚、大腿围形态指标,女子宜选用肩胛下部、腋部、大腿部皮褶厚度和身高、胸围、腹围、上臂围形态指标,做为身体成分选材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F3抗疲劳口服液对篮球运动员血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服用由肉苁蓉、淫羊藿、五味子等多味中药配制成的 F3抗疲劳口服液对篮球运动员血气指标的影响 ,将40名业余体校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 2 0名和实验组2 0名 ,每组男、女运动员各 10名 ,平均年龄 16 .2岁 ,身高(175 .83± 4.6 3) cm,体重 (6 4.5 7± 2 .6 3) kg,运动年限 0 .5~3a,采用“双盲法”,对照组服用安慰剂 (黄糖水 ) ,实验组服用 F3抗疲劳口服液 ,均为 3次 /天 ,30毫升 /次 ,用药 1个月后 ,测定运动员安静及运动后血气值。测定血气值前分别测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值 ,量当天早晨体温 ,测定血气的方法是 :轻轻按摩指尖 ,使毛…  相似文献   

9.
在两种减轻体重的过程中,我们研究了七名男摔角运动员,三名男柔道运动员(体重为55—93公斤)。在逐渐减轻体重过程中,通过限制能量,三星期减轻了体重的5.0±0.4%(平均值±标准差)。在快速减轻体重过程中,通过限制饮食和强迫出汗,继而给予五小时的随意进饮食期,2.4天减轻了体重的6.0±0.6%。在逐渐减轻体重和随意进饮食期以后,净减轻了体重的2.7±0.5%。逐渐和快速减轻体重的过程中,蛋白质摄入量(四天的食物记录)分别为71±16克/日和56±17克/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为239±56克日(逐渐减轻体重法)和182±55克/日(快速减轻体重法)。在逐渐和快速减轻体重过程中,维生素B_1,镁和锌的平均摄入量相当于或低于各自的推荐量。两种减轻体重过程中,血液化学测出的维生素B_1,维生素B_2,钾,铁和锌的含量是稳定的。维生素B_6指示剂和还原镁的浓度变化在两种减轻体重过程之间有差异(P<0.01),提示在逐渐减轻体重过程中,血液维生素B_6指示剂和还原镁的含量有下降的趋势。在整个研究过程中,30米全速跑和无氧运动是相似时。逐渐减轻体重后,有负荷状态下,直立跳高高度增加了9—8%(P<0.01)。快速减轻体重不影响直立跳高的高度。因此,不论采用上述那种方法,小于或等于5%的体重减轻不会影响有经验运动员的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0.
25名男子马拉松运动员以接近本人乳酸阈30公里跑前后血尿素氮含量进行了测定。运动前清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次日清晨血尿素氮水平分别为19.7±5.1、25.3±4.9(P<0.05)和20.6±4.3(mg%)。其中有7名运动后血素氮含量不但显著升高,而且恢复缓慢直至运动后第三天清晨仍然偏高,对这种非适应型运动员本文提出必须通过调整性训练才能防止慢性疲劳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莉  马维民 《体育学刊》2006,13(1):68-71
通过对5个民族11名15~17岁拳击运动员15项身体成分、生理机能指标测定,与同一运动学校由多民族组成的足球、中长跑、射击项目同龄运动员5项身体成分指标和4项生理机能指标(-x±s)作差异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拳击运动员具有肌肉发达、等长瘦体重大和等长负荷脂肪量较大的特征。生理机能指标表现为肺活量绝对值大,肺活量/体重相对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体质偏向力量和耐力力量型。对其7项身体成分、生理机能派生指标作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重量比率类、身高等重量类、呼吸机能类相对指标间有明显的类型特征,并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备战2014亚运会期间,国家女子水球队身体成分、专项身体素质和战术训练动作强度分布特征与能量摄入的关系。方法:除守门 员外,备战2014亚运会中国国家女子水球队24名队员,(22±4)岁,(23.0±2.3)kg/m2,按水球战术训练角色分为中锋(n=6)、防中锋(n=10)和外线(n= 8)3组,进行连续6天的膳食调查,同时采集该周全部战术训练动作强度分布数据,专项游泳成绩和身体成分于膳食调查前一周测量。结果:(1)外 线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去脂体重显著低于中锋和防中锋,体脂%无组间差异;(2)防中锋运动员10×200 m泳速显著慢于外线,中锋运动员10×50 m泳 速显著快于防中锋;(3)战术训练中,外线运动员低强度动作持续时间和训练时间比重显著高于中锋和防中锋,中、高强度对抗时间显著低于中锋和 防中锋;(4)外线运动员的日能量摄入总量显著高于中锋;(5)受试队员体重、体脂重量、去脂重量、BMI 和体脂%与日能量摄入总量呈显著负相关,宏 量营养素摄入量与日能量摄入总量呈显著正相关,专项游泳成绩、低强度战术动作训练持续时间和训练时间比重与能量摄入总量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战术训练不同强度动作分布特征而非身体成分和专项身体素质,是决定重大比赛备战期间国家女子水球队不同位置运动员能量摄入的重要 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认识高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在专项训练后体内炎症反应的变化情况,本研究选取8名女子摔跤运动员(平均数±标准差年龄18.6±2.5岁;身高165.6±6.6cm;体重62.7±8.3kg)一周的训练内容作为运动模型,测试下午训练结束后2小时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显示大负荷训练后两小时血清中IL-1β和IL-6的浓度比基础值明显升高.在整个训练周中血清IL-1β和IL-6的浓度随着训练负荷的不同,其升高的幅度也不同.所以,大负荷的专项训练可引起女子摔跤运动员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6血清水平的显著升高,升高的幅度与负荷强度和负荷量有关.IL-1β和IL-6可用于评定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和损伤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认识高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在专项训练后体内炎症反应的变化情况,本研究选取8名女子摔跤运动员(平均数±标准差:年龄18.6±2.5岁;身高165.6±6.6cm;体重62.7±8.3kg)一周的训练内容作为运动模型,测试下午训练结束后2小时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显示大负荷训练后两小时血清中IL-1β和IL-6的浓度比基础值明显升高。在整个训练周中血清IL-1β和IL-6的浓度随着训练负荷的不同,其升高的幅度也不同。所以,大负荷的专项训练可引起女子摔跤运动员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6血清水平的显著升高,升高的幅度与负荷强度和负荷量有关。IL-1β和IL-6可用于评定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和损伤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选择15名(年龄13.6±1.2岁)专业女子体操运动员作调查对象,通过对青春期前期和青春期骨骼发育成熟程度,脑垂体轴、性腺轴、肾上腺轴等的激素水平的评价和间接测量法对体脂的测定。探讨训练强度和营养摄入对运动员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女子专业体操运动员较正常同龄人的骨骼发育延迟1.7年,体内脂肪和皮下脂肪明显减少,而青春期雌二醇水平较青春期前期无明显升高(17.6±4.2p∥ml对23.9pg/ml),初潮年龄延迟2至3岁,加之营养摄入失调,影响青春期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制订适宜的训练计划和营养摄入量,对女子体操运动员青春期生长发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运动应激性溃疡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探讨运动应激性胃溃疡的病理生理特点及其机制。材料和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大鼠运动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的建立,力竭性运动所致应激性胃溃疡的产生规律、表现形式及特点,运动应激性胃溃疡的产生机制。结果:①游泳组动物运动时间(167.1±63.33min)显著长于跑台跑组(40.71±30.34min)(P<0.05),胃溃疡分数显著升高(游泳组13.8±11.89;跑台跑组5.67±6.896)(P<0.05)。②力竭性游泳运动所致的运动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呈点状或条索状的出血或溃烂,多位于粘膜的皱褶处,且大多与胃的纵轴平行;扫描电镜显示胃粘膜细胞破坏严重,形成空泡状或碎片状。③大鼠力竭性游泳运动前后不同时间内胃粘膜损伤的分数分别为:运动前为0;后即刻为15.22±10.58;30分钟为15.75±4.35;后3小进为12.2±7.26;后24小时为0;后100小时为0。腹腔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3ml(1mg/ml)前、后30分、3小时胃粘膜损伤分数分别为:0,20±5.26,20±6.32。也呈点状或条状出血或溃烂。④对照组大鼠胃组织内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分别为10.68±4.31μmol/gprotein和6.02±1.09U/mgprotein;实验组分别为17.79±9.24μmol/gprotein(P<0.05)和9.13±3.63U/mgprotein(P<0.05)。⑤力竭性游泳运动后即刻胃组织中的钙含量(898±153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有氧能力与成绩的关系,更好为我国竞技自行车运动服务.方法:对24名优秀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最大耗氧量与成绩关系进行22周的跟踪研究.结果:22周训练后,最大耗氧量和运动成绩均呈现增长趋势,男、女运动员绝对最大耗氧量增值和场地骑行成绩有显著的相关性(男子:r=0.884、女子:r=0.939),男、女运动员相对最大耗氧量(ml/min/kg0.32)均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增值和成绩增值同样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男子:r=0.795、女子:r=0.902);同样,男、女运动员相对最大耗氧量(ml/min/kg0.79)增值和运动成绩同样均具有显著相关性(男子:r=0.665、女子:r=0.861).结论:相对最大耗氧量(ml/min/kg0.32)和绝对最大耗氧量反映青少年场地自行车运动员阶段训练效果更加敏感,青少年场地自行车运动员最大耗氧量表达方式有其典型的专项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高原训练规律,国家男柔的18名队员到昆明进行了20天的亚高原训练.为观察高原训练的效果及影响,在高原训练前、中、后分别进行了相关测试.结果显示:①20天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血色素平均水平由150.8 G/L升高到156.7 G/L,最大摄氧量平均值由43.3 ML/KG/MIN升高到53.3 ML/KG/MIN;②平均体脂%下降了0.8%,平均体重下降了1 KG;③平均力量增加了12% ~15%;④平均最高无氧功率下降了27.3%.结论:1)20天的亚高原训练可以提高柔道运动员的有氧耐力;2)通过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亚高原训练一样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3)高原训练有助于运动员控降体重;4)训练强度不足等因素可以影响无氧功率测试结果;5)高原训练的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下高原后第一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指出,最大吸氧量和无氧阈值均与耐力运动成绩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这些研究的对象大多是中长跑、竞走等项目的运动员,最大吸氧量和无氧阈值与赛艇运动的成绩相关如何,至今未见报导。为了了解运动员的机能状况、科学地安排训练,我们测定了浙江省男子赛艇队全体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和无氧阈值,并由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依次排列名次,用统计方法分析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逐级递增负荷的方法测定了15名运动员(年龄21.6±2.4岁;身高186.9±3.6厘米;体重77.8±5.5公斤)的最大吸氧量和无氧阈值。受试省坐在自行车功率计上(Jaeger45型),静息片刻后测定下列指标的安静值:呼吸频率(BF)、每分通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连续跟踪广东省优秀垒球运动员冬训期生理生化监控指标,探索优秀垒球运动员冬训期间身体机能变化规律及身体成分分布特征,为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期的训练监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动态监控15名广东优秀女子垒球运动员(年龄23.0±4.39岁,身高170.3±3.64cm,体重64.3±6.12kg),在2011年度冬训期间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N)、血清铁蛋白(SF)、脂代谢4项的变化规律,同时应用InBody3.0身体成分分析仪测定运动员身体成分。使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HB、SF体现出随着训练量、训练强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CK、BUN体现出随着训练量、训练强度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脂代谢四项无明显的变化特征;(2)SF作为一项诊断体内缺铁及铁负荷过多的指标具有其敏感性和特异性,CK则对垒球项目常规训练监控并不敏感。(3)广东优秀垒球运动员体脂率、腰臀比略低于国内其他项目优秀女运动员均值,去脂体重、体质指数略高于国内其他项目优秀女运动员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