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筛选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出8株产淀粉酶的菌株,测得其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在1.4—2.4之间。经过液体发酵后测发酵液中淀粉酶活,有2株菌株产淀粉酶酶活较高,分别为1.06、1.29。经过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初步鉴定这2株菌株为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筛选得到的1株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对废弃秸秆资源的降解效果.本文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固体培养初筛和复筛,从土壤中获得了1株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并对其进行不同碳源酶活力的初步研究.利用PCR法,结合18S rDNA的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产黄青霉菌,将该菌株接种到不同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中,30℃培养48 h后测定酶活,发现该菌株不到12 h对滤纸完全崩解;15 d内对小麦秸秆分解迅速.同时测得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滤纸糖化力和小麦秸秆纤维素分解能力分别为:4.653 U/m L、5.445 U/m L和6.876 U/m L.  相似文献   

3.
利用溴甲酚紫染色透明圈法和发酵测酶活的方法,从黄皮果、芒果自然发酵过程中筛选出5株酯酶产生菌,其中HP-4菌株活性最高,经生理生化及16SrDNA鉴定,初步断定该茵为芽孢杆菌属,丰富了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同时为酯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从土壤中选育一株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的芽孢杆菌的方法。经筛选,最终找到一株高产CGTase的菌株SC3—2,鉴定该菌株为嗜碱性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对其产酶条件的探索,结果表明:以玉米淀粉为碳源,以黄豆粉为氮源,在pH值为6.5,30℃的条件下培养36h,菌株所产CG-Tase的酶活力可迭5046U/mL。  相似文献   

5.
利用生物法高温堆肥处理高盐、高油的餐厅垃圾,符合环保理念且能够变废为宝,因此迫切需要寻求耐高盐、高油、高温又能降解油脂的嗜热菌株,以用于资源化处理餐厅垃圾.选用从土壤中筛选出的嗜热菌Aneurinibacillus thermoaerophilus F3,首先对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进行鉴定,然后对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和pH值以及其耐盐能力和油脂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F3的最适生长温度和pH值分别为50℃和7.0.该菌的最高耐盐浓度为30 g/L,在发酵培养基(油脂浓度为15 g/L)中发酵72 h,油脂降解率为58.6%,脂肪酶活性为9.12 U/mL.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纤维素资源.本研究通过对野外采集的大型真菌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16个菌株.利用CMC固体培养、刚果红染色,测量水解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H/C值),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初筛;通过液体发酵培养,测定其上清液中的滤纸酶活力(FPA),对菌株进行复筛,最终获得了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01.以稻草和羧甲基纤维素为碳源,研究了培养温度、pH值、培养时间对真菌菌株01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7℃,pH值为5.0,培养时间为6 d,菌株01的滤纸酶活性达到580.0 IU/mL.因此,真菌01可作为纤维素酶研究和饲料加工等生产的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了产溶栓酶纳豆菌的筛选、鉴定及最适固态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在经初筛获得 1 5株产溶栓酶菌株基础上 ,经复筛确定一产酶活力最高菌株 -B .N .1 0 ,并对该菌株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以B .N .1 0菌株进行固态发酵 ,其产酶最适温度、时间分别为 30℃和 2 4h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微生物蛋白酶的发酵水平,从豆豉中筛选蛋白酶高产菌株并研究其产酶条件。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和摇瓶发酵法进行筛选,获得一株蛋白酶高产菌株DC17。通过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和16S rDNA鉴定,菌种DC17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利用小型发酵罐对菌株DC17进行蛋白酶发酵研究,确定了最佳的碳源、氮源、温度、pH及时间分别是可溶解性淀粉、牛肉膏、30℃、7.0和36 h。在最佳条件下,发酵液中的蛋白酶活力可达950 U/mL。  相似文献   

9.
从关白附(Aconitum Coreanum(Levl.)Rapaics)中分离出内生菌共29株,通过TLC检测筛选出2株可能产生生物碱类成分的内生菌.对筛选出的2株内生菌株的发酵培养物分别以纸片法和MTT法进行抑菌和细胞毒活性测定.实验结果显示,2个内生菌株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对肝癌细胞SMMC-7721、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2株内生菌分别被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细菌.  相似文献   

10.
以饲料为原料筛选出一株既产乳酸又产芽孢的益生菌,经过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命名为T-8。从培养基碳源、氮源、有机物浸出液、培养基pH、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方面对菌株T-8展开发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6 g/L、豆粕粉15 g/L、小麦麸皮浸出液60%、酵母粉5 g/L、蛋白胨10 g/L、氯化钠10 g/L,pH 5.0。以5%的接种量将种子液转接至最优培养基,在47℃的摇床中以200 r/min的转速振荡培养28 h,菌株T-8的细胞密度达到4.8×109 CFU/mL,芽孢率达到95.2%。本试验可为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应用于饲用微生物菌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筛选从土壤和腐朽树木中得到了4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MF1、MF4、TF3和TF9,经初步鉴定分别是绿色木霉、青霉属、康氏木霉和黑曲霉。通过对TF3发酵产酶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其发酵产酶的最佳碳源是麸皮-纤维素粉复合物,最佳氮源是硫酸铵,最适发酵温度范围是30~32℃,最适初始pH范围是6~7。  相似文献   

12.
优化纤维素降解菌株CY10产酶条件,为该菌株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方面提供实验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对CY10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优化,依据纤维素酶(CMCase)和滤纸糖化酶(FPase)活力大小确定最适培养时间、初始p H、碳源、氮源、温度、接种量及装液量等.结果表明:菌株CY10产酶的最适初始p H为6.5,碳源为麦麸(2.0%),氮源为酵母粉(0.5%),在30℃培养42 h;该菌株所产CMC酶和滤纸酶的酶活性最适温度为45℃,最适p H为6.5.在此条件下,CY10菌株的CMCase和FPase活力分别达到21.26 U/m L和23.57 U/m L.为此,菌株CY10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筛选从土壤和腐朽树木中得到了4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MF1、MF4、TF3和TF9,经初步鉴定分别是绿色木霉、青霉属、康氏木霉和黑曲霉.通过对TF3发酵产酶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其发酵产酶的最佳碳源是麸皮-纤维素粉复合物,最佳氮源是硫酸铵,最适发酵温度范围是30~32℃,最适初始pH范围是6~7.  相似文献   

14.
通过筛选从土壤和腐朽树木中得到了4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MF1、MF4、TF3和TF9,经初步鉴定分别是绿色木霉、扩展青霉、康氏木霉和黑曲霉.通过对TF3发酵产酶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其发酵产酶的最佳碳源是麸皮-纤维素粉复合物,最佳氮源是硫酸铵,最适发酵温度范围是30~32℃,最适宜初始pH范围是6~7.  相似文献   

15.
王征  姜志刚 《林区教学》2008,(4):109-111
本研究以影响发酵生产有害菌株——黑根霉为研究材料,经过平板初选和摇床复选方法筛选能产植酸酶菌株-whsw001;对whsw001进行了培养条件及产酶特性进行研究表明:产酶培养是接种量4环为宜,培养条件为37℃;培养基的成分为:麸皮∶米糠=4∶6、浸出汁100ml/L、(NH4)2SO41.0%、MgSO40.3%;培养基pH=4.5;酶活性最高时期为第三天,酶活性最高时72.51酶活单位。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连续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划线分离法的方法,利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的筛选培养基,从堆肥土壤中共分离获得具有纤维素酶降解能力的菌株15株,其中,菌株ZN-206对纤维素降解能力最强.根据ZN-206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指标、细胞壁组成成分及16SrDNA序列进行系统的研究,将菌株鉴定为禾粟链霉菌(Streptomyces graminearus).  相似文献   

17.
从某焦化厂排水沟采集到污泥,通过以苯酚为惟一碳源的培养基逐步驯化,筛选出苯酚高效降解菌株.利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枪测、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初步鉴定.结果筛选获得1株高效降解苯酚的球形芽孢杆菌HNND-3.HNND-3能够以苯酚为惟一碳源,耐酚能力高达2 200 mg/L,在30℃和pH 7.0条件下,42 h内能将800 mg/L的苯酚彻底降解.  相似文献   

18.
从酒酿、酒曲样品中,采用透明圈法对淀粉酶产生菌株进行初筛,并通过测定酶活对其进行复筛.对所筛选出的产淀粉酶能力较高的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测定.经鉴定是克雷伯氏菌属,将其命名为Klebsiella sp.ZSY-I.通过正交实验对该菌株产酶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菌株产酶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KNO3、温度、淀粉和pH.该菌株在淀粉含量为2.5 %,KNO3含量为1.25 %的培养基上,30 ℃和初始pH为7.5,培养24 h后,酶活力达到最高为14.66 U/mL.  相似文献   

19.
从废弃菌包中分离得到的11株菌株通过固体培养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筛选出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2株菌株,分别记为f-6和f-10菌株。f-6菌株的Cx酶活力最高,作用于可溶性纤维素的效率最高;f-10菌株的复合酶活力最高,作用于不溶性纤维素的效率最高。在实际应用中,作用于可溶性的纤维素应该考虑选用菌株f-6,作用于不溶性的纤维素则考虑选用菌株f-10。  相似文献   

20.
郑虹 《闽江学院学报》2012,33(5):114-119
用刚果红染色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筛选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具有高效产纤维素酶的菌株CMC-Z,经菌落形态观察及镜检,初步鉴定为放线菌.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设计等试验对CMC-Z培养基、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碳源、氮源最佳添加量分别为可溶性淀粉1%、明胶2%;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7.5%,培养基初始pH 7.0,装量100 mL,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72 h.通过方差和极差分析,表明影响菌株CMC-Z纤维素酶产生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可溶性淀粉浓度〉初始pH〉装量〉明胶浓度〉接种量〉温度〉发酵时间.经优化后,其酶活可达到38.37 u.m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