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高等教育创新是当前高等教育战线的一个重要任务。其理论意义在于,高等教育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高等教育创新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高等教育创新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从实践层面讲,一是要着重解决思想观念上的与时俱进;二是进行现行管理体制的创新;三是要敢于碰硬,一抓到底。  相似文献   

2.
既遵循普遍规律又坚守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中国式现代化,须以省域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为实践支撑和智力支持。既具有强劲个案特征也担负着重大发展使命的广东高等教育,遵循高等教育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规律,遵奉人民至上、全过程民主的发展旨趣,探索形成了以“必需、有用、够用”为核心的发展原则,但仍需聚焦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并坚持“重点论”发展策略;坚持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的发展道路,探索形成了“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制度创新先行示范”的发展策略,但仍需统筹“改革-创新-发展”的关系以实现高等教育的高水平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坚持整体推进与问题导向的发展模式,探索形成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发展策略,但仍需继续促使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从后发外生型向后发内生型的转变和升级。  相似文献   

3.
简论批判性思维与高等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词语。目前,教育界时髦的话题是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创造性思维)教育,然而,缺乏批判性思维的教育不会是素质教育,也不会是有实效的创新教育。世界高等教育会议的《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的第一条的标题是“教育与培训的使命:培养批评性和独立的态度”;第五条“教育方式的革新: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指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三个代表”的要求出发,深入阐述了教育的责任:教育必须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教育的使命在于传承文明,创新文化;教育的服务的面向和对象。  相似文献   

5.
1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新世纪赋予高等教育新的使命。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两大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高等教育只有解决好全面适应和全面提高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培...  相似文献   

6.
日本科技的腾飞与其高等教育发展注重本土化改造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是近现代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累积效应。本文从日本大学的“诺奖现象”和“实验室现象”两个视角切入,简略梳理了近代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近代史上,我国与日本高等教育的起步时间相近,发展模式和路径相似,但从今日支撑科技进步及其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来看却存在明显的差距,其主要原因在于:日本在学习西方过程中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本土化改造,形成了鲜明的日本特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注重保护精英教育;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大学坚守人才培养的使命。我国处在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新时代,急需满足“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需求,可以从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汲取经验。  相似文献   

7.
大学是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将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三方面作了阐述: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二、高等教育必须自觉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三、高等教育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自觉提高创新意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构建高等教育举办主体多元化体制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21世纪初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目标的强大动力。该文在分析和界定“高等教育举办体制”的主要内涵的基础上,根据经济体制决定教育体制和教育发展必须以体制或机制创新为动力的原则,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探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举办体制的目标模式,描述了这一目标模式应是“主体多元,依法举办;公立为主,民办为辅;目标共同,地位平等;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指出了构建高等教育举办主体多元化体制的切入点是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并为其举办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9.
高伟  孙超 《天津教育》2014,(15):71-7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型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已迈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高等教育质量观也正逐步向多元化转变,当前,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0.
论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具有化选择与批判、传承与传播、适应与创新的功能,担负着崇高的化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高等教育必须大力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代表人类进步趋向的先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