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名师工作室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有效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我们"宋君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立足常态,扎根课堂,采用主题式阅读与专题式研究的方式进行探索,采用网络教研和常态教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室的活动,工作室"围绕智慧、突出特色"进行深入研究。在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开展中,我们注重读书、写作和研究三大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前不久,我县"李作翠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在乡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我与我校全体语文教师有幸参加。本次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既有对乡村教师语文常规课的课堂研讨,又有对名师工作室常规课的示范引领;既有普通教师对课堂的点评反思,又有名师工作室对课堂的深度解析;既有名师工作室对语文课程的云端俯看,又有名师工作室对语文一线教学的贴地而行。  相似文献   

3.
名师工作室是以主持人姓名命名,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学习共同体。它是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作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名师工作室,可在"引领"上做文章,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学习""研究""发展"为关键词,开展相应的研修活动。本文就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名师工作室建设,从九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名师工作室是近年来兴起的学校教研平台之一,通过领衔名师的引领带动,组建教研共同体,通过教学研讨、课题研究、专题讲座、网络互动交流等形式,进而开展教学研究。实践证明,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对教师成长的引领和带动功能,能培养出一批学科骨干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笔者作为福建省小学体育阮光清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在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工作室成员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做了研究与实践,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教师培训与发展普遍存在着形式单一、教师积极性不高、培训实效性差等问题。近年来,以"名师工作室"引领下的县域教师培训与发展模式成为各地教育部门和教师机构的一种新选择。本文从不同的视角解读与理性反思"名师工作室"的内涵、多元目标追求、活动开展形式和"名师工作室"的应有价值取向。理论研究的回顾,有助于继续后期继续对"名师工作室"的实效性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推进"名师工作室"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的教学研究活动.这就要求校本教研,抓住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和细节问题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在新课程改革和校本培训实践中,我校教研组开展的校本教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完善组织,保障落实 1.名师指导. 2010年10月,我校"名师工作室"成立.成立"名师工作室"是为了发挥名师的先导辐射作用,让名师走进课堂,指导我校的课堂教学,促进学校的课堂教学研究.在打造高层次名优教师队伍的同时,引领和培养一大批年轻教师,真正体现出名师工作室既是优秀教师的发源地,又是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集聚园.  相似文献   

7.
名师工作室创新了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为广大教师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有助于带动区域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的稳步提高。本文以教育部中小学领航名师丁玉华工作室建设为例,对名师工作室"三类文化"(视觉文化、教研文化、理念文化)的建设和工作室"三类角色"(主持人、成员、学员)的修炼开展系统的研究。探讨了名师工作室内涵发展的建设思路,提炼了工作室"四维建构"的建设路径,展现了粤派名师工作室特色鲜明的研究成果,为各地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一、"名师工作室"的教育引领功能1.展开教育教学研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是"名师工作室"的主要功能和永恒主题。作为名师,首先是教育"经营理念"新颖,教育功底深厚,教学水平一流,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学生喜爱和家长认可及社会承认的一个教育群体。作为名师有全新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学方法、对教材有独到的见解、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此,"名师工作室"应承担起区域教研活动的指导功能,充分利用工作室团队的集体智慧,指导和引领区域内教师开展学科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在教学理论、课堂模式、教案备写、试题设计、师生  相似文献   

9.
<正>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是当下名师工作室建设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前不久,笔者有幸参加了重庆市小学语文工作坊研修活动,参与了教师专业成长研修工作坊各项研讨活动,其中“童话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研讨为名师工作室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范例。该范例从“确定真问题——感性课例——引领性讲座——学员研讨——专家引领”,环环精彩纷呈,让每个教师明白了作为一名坊主如何有效地去开展类似的研讨活动,指导老师的专业引领,明白了什么样的形式才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合宜的引领形式。  相似文献   

10.
名师工作室如何凸显优势、张扬个性、增强效能?本专题文章聚焦名师的"练能教学"理念的实施,从学校管理作为,名师学术引领,教师发展诉求等多维度地扫描一个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实践现场,呈现了学校、名师、教师互利共赢、一同发展的典型经验。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名师工作室活动,名师工作室的作用是引领、示范、辐射。而科学名师工作室是所有工作室中非常特殊的工作室,因为专职科学教师少,大部分学校根本没有。所以,工作室的学员大都是主线学科兼科学学科,怎样才能将学科混合体教师培养成优秀的名师呢?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混搭培养"方式对学科混合体教师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混搭培养"的模式和方法策略进行分析,让每个教师在工作室的平台上均有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2009年12月,濮阳市教育局挂牌成立了30个名师工作室,目的是通过"一线名师培养一线教师"的方式,引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葛庆霞名师工作室"是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设在南乐县第一高级中学,成员来自清丰县、南乐县和濮阳市华龙区。根据工作室成员的实际情况,我们以"理想、责任、使命"为宗旨,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教师"为目标开展工作,从而促进濮阳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名师工作室引领下的县域教师培训现已成为各地教育部门的一种新选择。本文从构建研究型"名师工作室"的内涵及价值、洪泽县"魏书彬名师工作室"研训实践和关于构建研究型"名师工作室"的思考等三个方面,介绍洪泽县"魏书彬名师工作室"在以研究型名师工作室培养研究型教师方面所做的探索,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建设名师工作室,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上层次"等措施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以名师为引领,以相互合作为路径,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实现工作室成员在现有基础上的提升,方能促进从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完成从教师到名师的蜕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建立名师工作室已成为各地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之一,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并使其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共同作为。名师工作室是由名师领衔,实现"名师引领、团队合作、全员提高、资源共享、均衡互补"的教师专业发展战略的创新型教师群体,工作室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聚焦课堂,通过加快优秀教师的发展,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优秀人才成长培养机制,培养出一批有教育思想和教学  相似文献   

16.
当前,各地名师工作室在引领优秀教师队伍发展、改善教师成长环境、建立有效的教研机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活动设计和运作缺乏系统理论的支持,存在着机制性障碍的问题。将PDCA管理模式引入名师工作室活动实践,核心是使整个名师工作室的每一项活动都用"计划制定—开展执行—检查评价—反思处理"这一流程进行机制和策略方面的系统控制,目的是让名师工作室活动的开展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正>"刘桂芹数学名师工作室"是南京市芳草园教育集团首批名师工作室之一,成员以芳草园教育集团的数学骨干教师为主。工作室重视教师素养的提升,引领着团队成员做"大智、大气、大爱"的阳光教师。工作室主张在团队建设中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注重将教师的个人规划与学校的培养相结合,目前,工作室队伍日渐成熟,并赢得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一致赞许。  相似文献   

18.
冯宇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11月,建室之初,就确立了"工作室成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努力把名师工作室建设成为专业的教师培养基地、特色鲜明的教学创新平台和引领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温馨家园。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与辐射带动作用,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教科研活动中加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培养"的工作主旨。工作室持之以恒地把每位工作室成员的成长之路定位于在阅读、研究、实践中促进自身和团队的  相似文献   

19.
2020年初,根据成都市武侯区区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和遴选的相关文件精神,成立了汤静音乐名师工作室,由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汤静领衔,成员大都来自区内及区外联盟学校的音乐老师,既有一线专职音乐教师,也有兼职音乐教师。工作室立志带领团队成员,立足课堂,科研引领,互帮互助,牵手同行。  相似文献   

20.
"C-R北碚模式"即"北碚区三级教育导师团建设模式"。其核心在于各名师工作室,它是联结各级导师团、整合各方资源、引领教师发展的关键点。北碚区的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05年9月,由北碚区教委批准命名,共设立了8个工作室,由研究员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