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登陆新浪、搜狐等大型门户网站的体育频道,浏览新闻、查找资料、观摩网络赛事直播、比较其他媒体对同…新闻事件的报道……,已成为广大传统媒体体育新闻工作者日常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虽说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崛起对整个传统媒体的影响都是革命性的,单就以体育赛事为主要报道内容的体育新闻而言,它的影响力尤其显著。因为,体育新闻通常比其它类别的新闻更强调即时性,强调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化的时代里.体育新闻传媒业的硬件越来越“硬”,但与此同时,传播的内容越来越软性化、情感化.“软新闻”大有抢班夺权“硬新闻”的趋势。这些“软”的体育新闻之所以大有市场,是因为它能引起受众的共鸣,为人们提供大量应知而未知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抚慰和激励了受众的心灵。所以。体育传媒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要充分认识到软新闻的功能.适当地融人休闲娱乐性、国际性和情感性等“软”性特征.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生活,鲜活有趣。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新闻播讲方式主要是“播报式”和“说话式”。“播报”是传统的播音主持方式,讲究字正腔圆、准确流畅。现在“播报式”的播音方式主要是一些“新闻联播”类的栏目在采用。中央、省、市、县台的《新闻联播》一般都以时政新闻为主,内容往往严肃、庄重,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政策性。这样的新闻栏目不允许播音员有太多的个人发挥。而专题类新闻栏目因为分工明确,如经济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就分别以报道和反映经济生活、体坛赛事、娱动态为主旨,  相似文献   

4.
顾斌 《传媒观察》2006,(6):22-23
在新闻媒体中,体育新闻都被作为重要的新闻品种置于媒体的重要版面或时段,体育新闻在当前新闻传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各种新闻媒介竞争的重点之一。但近来体育新闻方面的竞争却没有走上良性的轨道,出现了片面“娱乐化”的倾向。体育新闻“娱乐化”,是指在报道体育新闻时报道重点不是放在体育赛事本身上,而是将更多的报道留给运动员以及与赛事有关的人、事、物的小道消息上,尤其是热衷于报道运动员的私生活和花边新闻。  相似文献   

5.
刘华卓 《传媒》2003,(9):56-56
体育新闻的策划,重点在竞技新闻、群体新闻和赛事新闻。而这些新闻的策划,根据它的特点,要做好六篇文章。一 竞技新闻 赛前和赛后 当体育比赛烽烟未起之时,不少体育迷就会对比赛作些估计,然后跟报纸的预测作个比较。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地策划,正确地引导,以增加读者对赛事的兴趣,吸引读者对报纸的关注。赛事完了,需要报纸作  相似文献   

6.
体育新闻中涉及大量国际性足球、篮球等赛事,国内电视台对其报道的素材一般来源于世界几大通讯社,包括图像和稿,因而体育新闻内容具有高度的同一性。既然内容一样,体育新闻要做到“独家”,只能在新闻播报形式上独辟蹊径。体育新闻的播音作为新闻制作过程中再创作的一个环节,成为关键因素。翡翠台体育新闻播音语言独树一帜,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本就其播音语言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王博 《新闻传播》2006,(12):42-44
“华尔街日报体”以其颇具人情味的报道风格在西方报界备受推崇,近些年来也被我国新闻界所借鉴。但“华尔街日报体”还是主要被应用于财经类报道和社会新闻中,在其他种类的新闻特别是体育新闻报道中采用甚少。本文试图以一篇体育新闻特写为例,分析华尔街体如何在体育新闻中更好地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琦 《新闻前哨》2013,(2):41-44
在体育新闻领域,群众体育新闻(简称:群体新闻)是长期处于边缘化的报道内容和类型,几乎成为体育新闻的“盲点”。不太受到体育记者和编辑的重视。究其原因,群体新闻不如竞技体育“显性”,即具备明显的新闻价值;群众体育活动也不如大型比赛,比如奥运会、世界杯,有着天然的超高关注度;群众体育对象以普通民众为主,不如体育明星有着炫丽的光环等等。  相似文献   

9.
《新民晚报》早期提出新闻要“广些广些再广些,短些短些再短些,软些软些再软些。”这与当前强调的新闻三贴近要求,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似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新闻题材来看,报纸不仅要有“硬新闻”,即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还要有“软新闻”,即人情味较浓的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服务性新闻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新闻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一种带有新含义的“有偿新闻”频频出现——一些媒体通过花钱获取独家新闻采访垄断权,这种竞争手段在体育新闻采访中显得尤其突出。事实上,随着体育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国际上付费采访已经相当普遍。尤其是世界杯之类的体育新闻采访,买断某某“明星”球员的采访权是经常有的事情。我国话  相似文献   

11.
王长庚  何霞 《新闻记者》2002,(11):28-29
近 几年新创刊的体育类报刊或综合类报刊 ,在体育新闻的报道上 ,开始走上娱乐化道路。新闻学者李良荣指出 :“现在不少体育报纸、体育频道往这方面走 ,广州的《南方体育》和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的《体育快评》是其中的典型。他们嬉笑怒骂 ,非常诙谐 ,彻底把体育当作娱乐来做 ,这是一股新的潮流。”①所谓“体育新闻娱乐化” ,是指在报道体育新闻时 ,报道重点不是放在体育赛事本身上 ,而是将更多的版面留给运动员和跟赛事有关的人、事、物的小道消息上 ,尤其是热衷于报道运动员的私生活和花边新闻。将体育新闻娱乐化的报台 ,把自己的目标受众…  相似文献   

12.
当前,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使很多人深感忧虑,本文试图通过列举体育新闻“娱乐化”对体育媒体、观众和社会的积极意义,解释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大行其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不少杂文家感叹“纯杂文”阵地正在逐渐丧失之时,一种名为“时评”的新闻评论异军突起。这种游离于传统意义上的“纯杂文”和“新闻述评”之间的时评,正“攻城掠地”,成为许多报刊的“招牌菜”。  相似文献   

14.
新闻庸俗化是指在新闻报道中大量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花边新闻、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等作为新闻报道的重点。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新闻的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吸引力,进而衍变为一种片面追求煽情、刺激、悬念、血腥和性,并美其名目“人情味”的新闻报道现象。  相似文献   

15.
大报要看重体育新闻汪大沼《新闻战线》开辟“如何搞好新时期体育报道”笔谈以来,我是每期必读,每文必读的。无论年龄还是资历,我在从事体育新闻采编的队伍当中,都算得上是“中年”了。这么多年,对体育编辑记者的素质、能力、特点,体育新闻的特性、地位和作用,新闻...  相似文献   

16.
在不少杂文家感叹“纯杂文”阵地正在逐渐丧失之时,如今。一种名为“时评”的新闻评论,却异军突起。这种游离于传统意义上的“纯杂文”和“新闻述评”之间的时评,正“攻城掠地”,成为许多报刊的“招牌菜”。2004年,笔者尝试着在《衡阳晚报》一版,开设了一个时评专栏“茶楼闲谈”。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广播电视新闻播音表达形式上存在着“传统”与“现代”之议。传统意义上的播音是播音员依据文字稿件运用有声语言进行的二次创作,在完整、准确传达信息的同时,表达形式上更侧重于播读。近  相似文献   

18.
娱乐新闻的庸俗化与受众的审美疲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记者摇篮》2005,(12):53-54
时下,娱乐新闻占据了媒体众多的版面和空间.不仅是娱乐休闲类的报刊。就连一些一向以严肃面孔示人的党报也开辟了娱乐专版.娱乐新闻已与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一道成为这个时代公众资讯的组成部分。但是,与娱乐新闻在媒体上大肆攻城掠地的发展势头相比,受众对它的热情却在逐年降温。究其原因.一方面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则要归咎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由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导致受众的“审美疲劳”,而与娱乐新闻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9.
邹宏 《记者摇篮》2010,(5):16-16
金融类新闻不像社会新闻那么刺激,不如娱乐新闻那么花边,也与体育新闻的“江湖”不可同日而语。它以其政策发布的严肃、反映问题的宏观和报道内容的实用而独具特色,有着自己的规律。对于金融类新闻,各类媒体在报道形式、内容选择上会有不同的取向,似无论怎样取舍,把金融类新闻写得普通百姓展开报纸爱看、看了能懂、  相似文献   

20.
与以往历次报道大型赛事不同,新华社报道团这次赴釜山采访亚运会还带着体育新闻专线用户的要求和建议以及一些特稿用户的“订单”。中国体育代表团此次提出了要多得金牌,更要注重金牌含金量的目标。新华社的亚运会报道同样如此,要做到数量大、品种多不难,难的是新闻产品的“含金量”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