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好作文真的单纯是教师改出来的吗?笔者认为其实不然。将修改作文的"小确幸"还给学生,才是一线教师应该做的。根据平时的教学方法,笔者把"修改作文"设定为"三部曲"。一、第一曲——自弹自唱,朗读修改"新诗改罢自长吟",诗要吟,作文更要吟,还要大声吟。那吟什么?一吟改错字。一般学生第一次读自己的作文时没有特别的感觉,也有的已经忘记自己当时写作文的意图和感受,所以第一遍要求很  相似文献   

2.
古今中外,很多文人墨客都非常重视文章的润色、修改."吟罢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语不惊人死不休",都表现了古人行文时精益求精的精神,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改'的优先权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  相似文献   

3.
我批改学生作文一向很简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我不想因为自己的勤勉,做出越俎代庖的事情来.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契诃夫有句名言:"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红楼梦》就是曹雪芹这样一词一句斟酌出来的.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也前前后后改过7次.由此可见,改是多么重要!要不然,怎会有"三句两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等感慨呢. 习作修改固然重要,但修改的重任在于学生自己,而非教师.那么,教师在整个批改过程中究竟起什么作用?我的观点是:宏观把握!  相似文献   

4.
《同学少年》2016,(5):8-9
<正>无论是贾岛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还是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都告诉我们,好文章是推敲出来的,这个推敲的过程,就是不断修改的过程。所谓"文章不厌百回改",强调的正是修改在写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性。一篇文章写好之后,需要斟酌修改的地方很多,既需要整体把握,斟酌文章的立意是否深刻、构思是否新颖、结构安排是否合理,也需要局部调整,锤炼词句、取舍材料、调整表达方式等。  相似文献   

5.
贾岛是中唐后期的重要诗人,他以"苦吟"诗名世,其"苦吟"的做诗态度与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学习贾岛"苦吟",不仅学习其"苦吟"诗歌创作的范式与方法,更多的是向一种"苦吟"精神的回归.贾岛借"苦吟"寒士的落寞孤介情怀,宣泄对社会不平的怨愤;又以禅宗思想的审美意趣为导向,在营造空寂幽寒的意境中,淡化现实的苦闷,超脱尘世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夏大勇 《语文天地》2008,(10):61-62
美文多自改中来,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在创作中都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有的"力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有的讲究"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还有的追求"语不惊人死不  相似文献   

7.
写教学论文。要紧的是静下心来修改。改到什么程度为好呢?简单地说,就是“句句通畅,字字稳妥”。古诗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修改的辛苦。  相似文献   

8.
徐昌才 《初中生》2006,(25):36-37
唐代以"苦吟"著称的诗人不少.王维苦吟,闭目凝神,信步而行,不觉掉进醋缸;浩然苦吟,心力交瘁,形容枯槁,不觉眉毛脱尽;李贺苦吟,精雕细刻,日锻月炼,不觉两鬓斑白……在唐代苦吟诗人当中,最突出、最惨苦、最有意思的还要数诗人贾岛.  相似文献   

9.
<无题·相见时难>深情绵邈,是李商隐爱情诗的代表作.通篇如泣如诉,抒情语气十分明显.关于"夜吟应觉月光寒"一句中,"夜吟"者是谁、吟什么、以谁的语气言说等,诗评家们的解释多有不同,教师亦各有其说,学生更莫衷一是.这说不尽的"夜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试就两种有代表性的解释,侧重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加以简要评析,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诗歌教学中感悟诗情的做法很多,从抓关键字入手即其中之一.因为古人在创作时,特别看重"炼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都是古人苦吟的写照.所以抓关键字可以说是感悟诗歌感情的捷径.在许多诗歌中,通过用一个似乎什么也没有的"空"字,却能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妙境的例子很多.理解清楚这个"空"字,就可以理解诗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教师》2009,(16)
古人写诗词,特别注重炼字锤词,力求出现一字传神的精妙境界,诗眼便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之处.这传神之笔的得来,有时是诗人在不经意中妙手偶得;但很多情况下是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中苦吟所得,从贾岛的"推敲"到王安石的吟"绿",如此字词皆饱含着诗人的良苦用心,是诗人殚精竭虑、反复斟酌而写成的.诗眼往往能集中、凝炼、鲜明、生动地体现诗的神韵.  相似文献   

12.
李瑛 《教师》2010,(28)
一、"四读"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 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是:"吟读"、"译读"、"说读"、"背读". 第一步,"吟读".即按照诗的个性读,按照学生自己的体会读.  相似文献   

13.
修改文章的方法很多,朗读.就是一种修改文章的好方法。古人把写诗说成是“吟诗”,这“吟”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朗读。“新诗改罢自长吟”,诗圣杜甫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进行诗歌锤字炼句的。鲁迅先生在谈到写作时也说: “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  相似文献   

14.
背诵经典和重要的篇章,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多背诵一些典范的文章,能使人直接受到范文的熏陶感染,积累字词句篇的丰富语言材料,逐步领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写作规律和方法.古代的文人学士,无不在背诵上下番苦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里的"读"指的就是背,是吟,将文章反复吟咏成诵.而这里的吟,不是"读",是"写",是"作".其意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作.这就说到了"背诵"和"熟读"的好处,也是其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15.
"吟叹曲"是汉乐府的一个歌诗类别,具有独特的演奏形式与艺术风格。曹魏以降,随着"相和诸调歌诗"的兴起,部分吟叹曲辞被分化、融入到"楚调曲"当中,成为相和诸调曲之一。其余仍然保留独立演奏形态的吟叹曲辞在宫廷乐部中的地位日有所降,古曲曲辞逐渐散亡。后世文人以吟、叹为题的乐府诗创作,深受汉魏两晋时期"吟叹曲"曲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黄秀红 《现代语文》2006,(11):109-109
在教学中,大多数人认为写作是学生的事,修改作是老师的事。殊不知,章的修改是创作的一个必经过程,没有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一次性的,任何一部好的作品都必须经过作的反复修改,才能产生。虽然我们不能要求学生象贾岛那样“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地苦吟,也不能如曹雪芹写《红楼梦》那样”“批阅十载”“字字皆心血”,但学生的作修改也必须是学生创作的一个必经过程,教不能越俎代庖,使学生跳过创作的这一重要环节。相反,指导学生修改作,正是作思维训练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晚唐诗人杜荀鹤是继贾岛之后的又一位"苦吟"大师,他在诗歌创作上继承了贾岛的苦吟精神,但在风格与审美追求上又与贾岛不尽相同。贾岛的"苦吟"重在炼词、炼句,精炼意魄;杜荀鹤的"苦吟"时刻关注着社会现实,这无疑是对贾岛苦吟诗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8.
《孤吟》是四川地区在新文学(1)余波影响下产生的现代文艺诗刊。在栏目设置方面,《孤吟》栏目的确立与变更,创作主体"忍冻孤吟"的现代个体精神,"儿童创作"栏目的开发与坚守,皆体现了《孤吟》对"新文学"精神旨趣的继承;在作品内容方面,《孤吟》以青年人的苦闷、被压迫阶级的悲哀、儿童的纯粹之声、对新文学作品的及时鉴赏与讨论等为主,也体现了《孤吟》与新文学之间千丝万缕、和而不同的关系。总的来说,《孤吟》不仅响应和承继了"新文学的旨趣",同时,它本身也成为了新文学在四川地区进行传播的有效助推器。  相似文献   

19.
"苦吟"是中晚唐时期之重要诗坛现象。对于唐人"苦吟",李嘉言先生认为有"生活苦"、"思想苦"、"态度苦"三个方面的含义。今本于唐代苦吟诗人诗中所论及相关材料,就此三点,寻绎"苦吟"之含义。  相似文献   

20.
课堂回放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一提到唐诗,我们不能不想到大诗人李白;一提到李白,我们不能不想到他的"诗仙"英名;一提到诗仙,我们不能不想到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是为什么呢? 生:这是一首浪漫主义诗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