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尔基不但是卓越的文学家,而且是第一流的新闻记者。十月革命前,他担任过《萨马拉日报》、《下新城小报》、《敖德萨新闻》的记者,参加过列宁创办的《火星报》、《斗争报》的编辑工作。十月革命后,高尔基在发展苏维埃新闻事业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主办、参加和指导了十三种报刊,把报刊工作看作是自己切身的事业。他的新闻活动最旺盛的时期,是在苏联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他自己就说过,他是个“老报人”。卢那察尔斯基称他为“伟大的工人通讯员”。高尔基非常尊敬报纸的编辑和记者,因为他知道“办报工作不知要付出多大心血!”他说,办报工作是“为真理和正义事业服务的真正危险的行业”,“我要终生为报纸而工作”。高尔基丰富的新闻理论和实践,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极其珍贵的遗产。这里发表的他同报纸编辑同志的谈话,可以看出他对新闻工作者寄予多么大的期望,对他们的教诲是多么诚恳,对他们的要求又是多么严格。这篇讲话没有收入《高尔基全集》俄文版,这篇译文在我国是第一次发表。  相似文献   

2.
在解放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恽逸群同志这位中国大革命时期的知名的老党员,受中共中央华东局的任命,先后担任过《大众日报》的副社长、副总编辑,《新民主报》的社长、总编辑,《解放日报》的社长、总编辑。在他担任上述这些职务期间,华东地区新闻战线上有一大批新闻记者、编辑和干部都在他的直接或间接领导下工作过。我们也是属于这一大批人之中的。在他领导下,我们从他的言传身教中受益很多,是把他看作深值尊敬的终生难忘的良师和益友。逸群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先当记者编辑而后做学者教授的例子恐怕不少。但是,已经获得教授头衔而再去当编辑记者的,君见过几个?然而,就有这么一个人,认为“新闻记者本身是个稀罕的对象,而且几乎是个嫉妒的对象。”因此放着教授不当而跻身于新闻工作。这个人就是鼎鼎大名的哲学家黑格尔。那是1807年的春天,刚在两年前获得教授头衔  相似文献   

4.
侯磊 《军事记者》2013,(8):56-57
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知道.新闻理论上的每一点创新都来之不易。而长江韬奋奖获得者、解放军报社《军事记者》杂志主编朱金平,长久以来不断致力于新闻理论的研究与创新。先后出版过《新闻发现论》《新闻记者论》《新闻编辑论》《新闻典型论》《论突发事件报道》《军事新闻摄影论》与《舆论战》等多部实用新闻学方面的专著.发表过100多篇新闻学论文与新闻工作评论。尤其是他在新闻理论创新上的勇气与突破,令人敬仰。  相似文献   

5.
其实新闻这东西的确非常奇妙,一般人很难发现它的存在.这就意味着新闻记者在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必有与众不同之处.换句话说,新闻记者是用特殊思维方法训练出来的人.刚入行时,到处问人家:你们这里有没有新闻?可是大家都回答说没有.什么是新闻呢?新闻就是大家应该知道、或者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的事情.当你去问一个没有受过新闻教育或者训练的人"有没有新闻",仔细想想该叫别人怎么回答呢?假如他的确没有注意到周围有什么新的变化,那他必然是回答没有.如果他是一名科技工作者,穷尽毕生精力研究出了某项成果,而这时你去问他有没有新闻,他还是会说没有.因为他并不觉得自己的研究成果是新闻.他为此研究花了一辈子心血,这件事对他本人来说,的确不构成新闻.  相似文献   

6.
书讯     
《安岗新闻工作五十年》一书,是根据纪念安岗从事新闻工作五十年(1936—1986)座谈会上各位同志的发言和以后一些同志所写的文章编辑而成的。该书通过回顾安岗半个世纪以来所走过的新闻里程,展示了他对党的新闻工作所作出的不平凡贡献。安岗在他17岁时,便为当时天津出版的《益世报》  相似文献   

7.
在解放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恽逸群同志这位中国大革命时期的知名的老党员,受中共中央华东局的任命,先后担任过《大众日报》的副社长、副总编辑,《新民主报》的社长、总编辑,《解放日报》的社长、总编辑。在他担任上述这些职务期间,华东地区新闻战线上有一大批新闻记者、编辑和干部都在他的直接或间接领导下工作过。我们也是属于这一大批人之中的。在他领导下,我们从他的言传身教中受益很多,是把他看作深值尊敬的终生难忘的良师和益友。逸群同志以他那对党的新闻事业勇于开拓的先进榜样,以他那在工作中不求闻达而埋头忠于职守的勤业精神,再加他那对各种知识的惊人的博闻强记和他作风上的平易近人等等,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这里,我们只写下对他回忆的片断,以纪念他的诞辰八十周年。  相似文献   

8.
“象把大山搬开、让尼罗河改道那样,萨达特总统把海卡尔从他那《金字塔报》大厦的宝座上拉下了马,将他作为共和国宫里的一位新闻顾问而束之高阁。”这是13年前萨达特解除海卡尔《金字塔报》主编和金字塔出版公司董事长职务,改而任命他为总统新闻顾问后,黎巴嫩《事件》周刊主编萨利姆·劳齐发表的评述中的一段话。海卡尔被迫离开《金字塔报》,不仅轰动了阿拉伯世界,也在国际新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泰晤士报》为此发表的一篇社论说,“除了萨达特总统本人辞职以外,他对他的班底作出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比解除海卡尔的《金字塔报》主编职务更引人注目。”许多新闻机构纷纷刊发报道和评论,它们对海卡尔的称呼,使用了“埃及头号主编”、“金字塔之王”、“20年来埃及最有势力的政治物之一”等等……的确,海卡尔不仅是个出色的新闻记者,而且是位显赫的政治活动家。穆罕默德·哈桑宁·海卡尔出生于1923年,毕业于开罗大学新闻系。他从19岁起正式从事新闻工作,很快就显露出非凡的才干,先后在《埃及新闻报》《最后一点钟》和《鲁兹·优素福》等报刊任职。1957年,纳赛尔总统任命海卡尔担任《金字塔报》主  相似文献   

9.
今年2月18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报道了一位新闻记者因为一篇批评报道而被迫离开了新闻工作岗位。他是江西《乐平报》摄影记者詹晓东。1999年1月,他在《人民日报·华东新闻》上用笔名“农笋”发表新闻照片,以《公开聚赌,学童上阵》为题,对乐平市高家镇成万人聚赌、还有学龄儿童参与的情况进行曝光,招致了本地领导的不满。有关领导把他叫去,拍着桌子责问他:“詹晓东,你为什么曝  相似文献   

10.
张欣民 《新闻三昧》2006,(12):46-48
我当过大报的通讯员,曾为《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写稿,也当过企业报通讯员,为《首钢报》写稿;我也当过《首钢报》记者,现在又供职于《中国冶金报》。做新闻工作,最苦恼的是“不知道写什么”,也就是手里没有可供采访报道的新闻线索。我们每个人活动的范围都是很有限的,有时我们可能在新闻现场,但大量的新闻发生时,我们不可能事事在场,一个记者是这样,一个通讯员也是这样。所以,在我们生活工作的有限的范围里怎样发现新闻线索,源源不断地写出新闻报道呢?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和体会,谈谈如何发现新闻线索。1、处处留意,周围时…  相似文献   

11.
在新疆新闻界,凌愉这个名字知道的人不算少。他曾在《喀什日报》工作十五年,《新疆工人报》工作五年,现在是《中国交通报》驻新疆记者站记者,又是中国作家协会新疆分会会员、乌鲁木齐市摄影学会会员。他凭着顽强的拚搏精神,饱含热爱新疆、热爱生活的强烈感情,写下了几十万字的新闻和文学作品,被同行们亲切地称为“两栖”记者。看过凌愉文章的人,都以为他一定是个才华横  相似文献   

12.
王满新 《编辑之友》2011,(5):121-123
提起张根水,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通俗文学大师,一位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小说大家。其实,他还是一位采、写、编、校、管理、发行样样在行的"全能报人",是一位终身从事新闻工作的优秀报刊编辑工作者。在数十年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先后在许多家报社供过职,担任过校对、新闻编辑、副刊编辑、通讯员、记者、特约撰稿人、总编辑等职务,还亲自出资创办过报纸——《南京人报》。在所有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于的最长久的是主编副刊。他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  相似文献   

13.
初识老刘 ,是在7月底的一天下午。当时他正在编他的《辰光集团报》。每月一期的报纸 ,采编几乎全是他一人操作。报上开辟的《预备役部队建设》等栏目 ,除刊登部队新闻以外 ,还连载有预备役部队常识、国防动态、国防聚焦和生活中的国防话题等内容。说起来 ,老刘算得上地道的“新兵老同志”。他1975年退役后 ,对火热的军营生活依然怀恋不已。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时常“捂”在身上 ,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位退伍兵。老刘很健谈 ,他说 :“1997年 ,我调局里工作时 ,领导想让我到老干部处 ,不少人都说那是个好地方 ,而我却盯上了武装部。人家说…  相似文献   

14.
张恨水的新闻生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恨水的新闻生涯萧笛时下提起《啼笑因缘》,恐怕不知道的人不多,但要说张恨水办报纸、当记者,知道的人恐怕就未必多了。其实写小说在张恨水说来只不过是“副业”,他的终身职业是新闻记者。从1918年参加新闻工作,到1948年退职,张恨水从事新闻工作长达三十年...  相似文献   

15.
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前辈曾经这样寄语青年朋友:“如果把人生比之为杠杆,信念则好像是它的‘支点’。具备这个恰当的支点,才可能成为一个强而有力的人。”内蒙古一机厂《工人报》记者邓成和,就是一位有着坚定信念的人。10年前,他怀着献身党的新闻事业的坚定信念,开始了他企业报新闻记者的生涯。10年来,他情系新闻勤奋笔耕,写下了2000多篇新闻作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企业报、专业报编辑记者及企业宣传干部系统学习新闻业务知识的要求,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记者》杂志社在上海市黄浦区图书馆的协助下,联合举办新闻业务培训班。首期培训班已于5月4日开学上课。为时3个月的培训班,将组织学员较系统地学习新闻采访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进行适量的采访与作实践,从而促进学员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和新闻实践能力。培训班由复旦大学新闻系主讲新闻业务课的副教授和讲师授课。教材采用复旦大学新闻系编写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报纸编辑》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个农民,很希望学写稿,早知道《新闻爱好者》是帮助基层通讯员学写稿的刊物,总想订,但投递困难无法克服。在当地邮局订杂志,邮递员一律送到村委会,人们乱抓,常常丢失。为此,我非常苦闷。今年初,我有机会认识了《河南石油报》编辑焦相山。他了解我的困难后,热情帮助我订上了今年的《新闻爱好者》,每期都按时交给我。他还答应,今后每年都可以帮我订。  相似文献   

18.
蒋忠波 《编辑之友》2010,(3):101-104
戈公振,江苏东台人,我国著名的爱国报人、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学者。戈公振先生参与报纸编辑工作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1912年,当时他参加了《东台日报》的编辑工作,担任图画编辑。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的《新闻记者》深受当时青年记者和学生的喜爱,对当时及以后的新闻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总会的会刊,其刊登的文章除了当时的重要新闻和青记会务发展情况及一部分转载的新闻评论之外,大部分都是在研究新闻学术问题。同时,《新闻记者》还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在《安庆报》(即现《安庆日报》)工作过一段时间,那是建国初期的经历。如今虽然已过去了30多年,但是当时办报的一些优良传统历久难忘,仍可作为今天深化新闻改革的借鉴。尤其是坚持面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更值得继续发扬。交友50位写信50封当时的《安庆报》是周三刊,采编人员不到30人。人手虽说不多,但都是多面手,采、通、编都干。采编人员既要按时完成发稿任务,还要深入基层抓典型,抓要闻,同时拿出相当精力开展基础性的通联工作。当时的编委会作出明确规定:每位编辑要交50位朋友,每月要向这些朋友写通联信50封,并把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