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绛在《窗帘》中有一段话较为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读者在阅读时的欣赏探究心理:“窗帘并没有堵没窗户,只是在彼此间增加距离;窗  相似文献   

2.
窗帘     
人不怕挤。尽管摩肩接踵 ,大家也挤不到一处。像壳里的仁 ,各自各。像太阳光里飞舞的轻尘 ,各自各。凭你多热闹的地方 ,窗对着窗。各自人家 ,彼此不相干。只要挂上一个窗帘 ,只要拉过那薄薄一层 ,便把别人家隔离在千万里以外了。隔离 ,不是断绝。窗帘并不堵没窗户 ,只在彼此间增加些距离———欺哄人招引人的距离。窗帘并不盖没窗户 ,只隐约遮掩———多么引诱挑逗的遮掩 !所以 ,赤裸裸的窗口不引人注意 ,而一角掀动的窗帘 ,惹人窥探猜测 ,生出无限兴趣。赤裸裸 ,可以表示天真朴素。不过 ,如把天真朴素做了窗帘的质料 ,做了窗帘的颜色 ,一个…  相似文献   

3.
现实生活中.窗户本是极为平常的东西,但是当它走入文学作品,便会产生新的意义。在《红偻梦》中.“窗”不仅入景、入画、入诗,而且窗户成了“窗内人”与“窗外人”之间通与塞、连与隔、开与闭、明与暗、藏与露、内与外、尊与卑、上与下、长与幼、欲与惧、情与理……的矛盾具现体。具体而言,以上隔窗矛盾主要是通过《红楼梦》情节中的三次隔窗通话、两次隔窗斥骂和四次隔窗偷听表现出来。窗户是矛盾的具现.同时窗户又促进了矛盾的发展,并使窗内外不同的矛盾各具特色。最后通过比较“门”与“窗”的不同,突出“窗”才是文学作品中表现矛盾的极好意象。  相似文献   

4.
正窗帘人不怕挤。尽管摩肩接踵,大家也挤不到一处。像壳里的仁,各自各;像太阳光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凭你多热闹的地方,窗对着窗。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只要挂上一个窗帘,只要拉过那薄薄一层,便把别人家隔离在千万里以外了。隔离,不是断绝。窗帘并不堵没窗户,  相似文献   

5.
窗帘     
《同学少年》2015,(7):38-39
<正>人不怕挤,不管怎样挤轧,大家也挤不到一处。像壳里的仁,各自各;像太阳光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凭你多热闹的地方,窗对着窗,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只要挂上一个窗帘。只要拉过那薄薄一层,便把别人家隔离在千万里以外了。隔离,不是断绝。窗帘并不堵没窗户,只在彼此间增加些距离——欺哄人招引人的距离。窗帘并不盖没窗户,只隐约遮掩——多么引诱挑逗的遮掩!所以,赤裸裸的窗口,并不引起任何注意,而一角掀动的窗帘,惹人窥望  相似文献   

6.
    
窗:墙壁上通气透光的装置。窗帘:挡住窗户的东西。——《新华词典》古时,窗大多没有窗帘;现今,人们将遮光的任务交给了窗帘。有趣的是,在我的卧室之中,窗帘似乎早已成了摆设。清晨,我趁着太阳还在熟睡时就已来到学校;晚上,我在路灯的仪仗队中穿梭回家。总而言之,我在家中时,外面的世界总是漆黑一片。最后,我将那条老而无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许多家庭的需求,深入分析无线通信的通信机制,比较各类通信方式的特点。系统采用WiFi无线网络组建智能家居监控系统,利用本地遥控器或远程智能手机对室内空调、窗户窗帘、防盗探测器、有害气体检测器、视频监视器进行控制,对家庭燃气浓度、烟雾浓度及室内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自动开窗、智能通风、打开防火设备等应急处理措施,还可以在户主外出期间通过视频监视器对家庭进行实时监控,在家庭出现非法闯入者时实现自动报警,对实时状况进行录像以及对闯入者进行抓拍,从而为将来破案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8.
    
搬入新居,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卧室的窗,想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气,发现对面楼上正对着我房间的一个窗户紧闭着,还拉上了一层朦胧的粉纱窗帘。淡粉的色调,紧闭的窗户,  相似文献   

9.
窗帘     
人不怕挤。不论怎样挤轧,挤不到一处。像壳里的仁,各自各;像太阳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凭你多热闹的地方,窗对着窗,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只要挂上一个窗帘,只要拉过那薄薄一层,便把人家隔离在千万里以外了。隔离,不是断绝。窗帘并不堵没窗户。只在彼此间增加些距离——欺哄人招引人的距离。窗帘并不盖没窗户,只隐约遮掩——多么引诱挑逗的遮掩!所以,光秃秃赤裸裸的窗口,不引起任何注意;而一角掀动的窗帘,惹人窥望测度,生出无限兴趣。光秃秃赤裸裸,当然表示天真朴素。何必这样虚伪,遮遮掩掩的不老实!逢人只说三分话!就不能一见倾心,肝胆相照…  相似文献   

10.
陈娟 《科学启蒙》2011,(2):32-33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同学们对这扇“窗户”又了解多少呢?为什么我们会流眼泪?为什么眼皮会跳?这些,你都清楚吗?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眼睛这扇心灵之窗的另类表现吧。  相似文献   

11.
窗帘     
杨绛 《课外阅读》2014,(7):56-57
<正>人不怕挤。不论怎样挤,挤不到一处。像壳里的仁,各自各;像太阳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凭你多热闹的地方,窗对着窗,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只要挂上一个窗帘,只要拉过那薄薄一层,便把人家隔离在千万里以外了。隔离,不是断绝。窗帘并不堵没窗户,只在彼此间增加  相似文献   

12.
自动窗户     
这种窗户装着“自动开关”和“感应器”,如果早上出门时忘记关窗,不用担心,“感应器”接到信息,窗户就会自动关上。如果天气突变,你却仍在香甜的美  相似文献   

13.
一、前辟四窗课本对“前”做了注释:“前,指阁子北面,因这阁子是‘北向’的”。中南五省编的《教参》翻译此句为:“室前新开的四扇窗户”。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文言文译注》(以下简称《译注》)翻译为:“前面开辟四扇窗户。”笔者认为上述翻译不太准确,容易引起误会。笔者教此文时就有同学提问:“室仅方丈,怎能开四个窗户?”笔者告诉同学:“四窗不是四个窗户,而是在原来‘向’的基础下开一个大窗户,分上下两层,每层都做两扇窗门。”此句应翻译成:“在前壁(北向)开了一个有四扇窗门的窗子。”  相似文献   

14.
擦窗户与挂窗帘春节快到了,家里照例要进行一次大扫除。儿子已经12周岁了,于是我要求孩子:“妈妈是女人,爬高爬低的活儿应该是你干的了,比如擦窗、擦抽油烟机等。”儿子痛快地答应:“没问题,老师也要求我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还要麻烦妈妈帮我填我做了哪些家务活的调查表呢,我怎  相似文献   

15.
玻璃窗能透光,挡风和阻挡灰尘,是建筑物和居室必不可少的组件。但由于夏季室外气温升高,室内光线增强和温度升高,人们不得不打开空调或拉上窗帘,使窗户失去原来的一些作用。能不能有一种窗玻璃,可随着气温的变化,自动调节室漫和亮度呢?智能玻璃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6.
    
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精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地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  相似文献   

17.
我的房里有一扇窗,正对着父母的卧房,上面承载着我太多的欢笑和泪水。小时候对黑暗有着天生的恐惧,每当房间的灯一熄灭,就感觉自己从此将被黑暗吞噬。在那无边寂静的黑暗中,我忍不住小声地啜泣。这时,妈妈便会拉开窗帘,打开窗户,让柔和的灯光洒进来,给我带来温暖,伴随着我一直到天明。窗成了我和爸爸妈妈联系的一条线。  相似文献   

18.
“窗帘并没有堵住窗户,只在彼此间增加距离——欺哄人招引人的距离。窗帘并不盖没窗户,只隐约遮掩——多么引诱挑逗的遮掩。所以,赤裸裸的窗口不引人注意,而一角掀动的窗帘,惹人窥探猜测,生出无限兴趣。”这一段话,较为形象地说明了人们的欣赏心理。那么,我们在作文过程中,刻画人物、描写景物,如何写出“惹人窥探猜测”,让读者“生出无限兴趣”的效果呢? 托尔斯泰的女儿,塔·苏霍津娜托尔斯塔娅,在她的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父亲举  相似文献   

19.
    
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荧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入,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  相似文献   

20.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入。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