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自1998年开始,我校在语文学科开展了“双线梯级读写训练”的实验与研究。所谓“双线”,一是指以课文为例子进行读写训练的课堂教学;二是指课外读写及语文实践活动。所谓“梯级”,包含两层含义:(一)从初中学段语文教学整体着眼,以表达方式或文体为板块,确定各年级读写知能训练点和训练标高,年级互相联系,瞻前顾后,梯级推进,实现语文教学的系列化和序列化。(二)课堂教学遵循整体感知→深入阅读→强化训练→读写迁移的梯级训练思路,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主线,以灵活的课型落实本年级读写知能训练点和训练标高。“双线”注意的是学生知能训练的横向…  相似文献   

2.
所谓课内外一体整合,专题读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一组课内外的相关的章,通过说写等形式,自主获取信息,并自主分析、加工、处理信息,解决问题,提高语能力和创新素质的读写训练形式。我们把这组相关章叫做“模块”,把要解决的问题叫做“专题”。阅读“模块”,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是解决“专题”的基础,解决“专题”是对“模块”阅读的检验,是提高写作能力和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作为山东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课题之一,”读写训练系统工程”是针对高师写作教学及训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起来的一套较为科学的读写训练体系,它通过加强对写作主体的基本能力、综合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开辟“读写训练第二课堂”,完善评价系统等一系列教学环节的实践,探索新的读写训练模式,从而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促成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良性循环,推进21世纪写作学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今年秋季起,一册、三册使用大修订的教材,五、七、九、十一册使用小修订的教材。所谓大修订,是指为了贯彻落实新“大纲”的精神,从课文到编排体例都作大的变动;所谓小修订,是指在课文不变、编排体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原教材所作的较小的调整。小修订是为了体现新“大纲”精神而又来不及作大的修订的一种权宜之计。虽然小修订教材的不足是明显的,但新特点还是鲜明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它的新特点,落实新“大纲”精神。 一、削枝强干,突出重点,调整读写重点训练项目 原有的读写训练重点项目构成严密的知识体系和训练体系,对扎…  相似文献   

5.
语文知识既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关键在处理好训练与积累的关系。语文学习只有日积月累、反复训练,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对此语文教学的专家们,曾把语文学习划分为“习得”和“学得”两个过程,是符合教育与教学规律的。所谓“习得”是指“积累”;所谓“学得”是指“训练”。二者紧密联系,互为促进,密不可分。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在特定的母语环境中生活,吸取语言材料,自觉不自觉地被感染、受熏陶,并逐渐进步与发展。开始是自发的、朦胧的,从幼儿学说话开始“积累”。一…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在“读写结合”上采取了“长短结合”“大小结合”的编写策略。所谓“长短结合”.是说一方面要致力长期积累.“多布云彩”.不急于求成.另一方面也要因“课”制宜.搞一些模仿性的迁移训练。“长线”贯穿始终.“短线”相机渗透。所谓“大小结合”.是指既有专项的习作训练(大作文).也有随课文安排的“小练笔”(小作文)。大作文自成系列.小练笔机动灵活.从而构成整套教材的作文体系。那么.怎样依托教材优势.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强化语言实践?  相似文献   

7.
所谓“大量读写”,是指将学生现有的读写总量(语文课本)科学、有序地扩大3-5倍,大规模地拓宽学生的读写时空,着力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优秀读物的能力。所谓“双轨”,课内是一条轨,是指以国家规定学时的3/5-4/5用于课堂教学,以课本为依托,以基本篇目为重点,精讲多练、读写结合,强化“双基”抓根固本;“课外”是另一条轨,指由每周2-3节的“大阅读课”(即“自由读写课”,其课时由规定学时的1/5加部分地方课时组成)为统领,带动大量的课外语文活动(如校外阅读、写日记周记、办手抄报、观看影视录像、调查访问等)…  相似文献   

8.
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一个有机统一、紧密联系的整体。注重听说的基础上加强小学英语读写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本文从“读”、“写”训练和“读写结合”的朗读训练来谈谈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英语读写训练。  相似文献   

9.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学生读写训练的大本营。有不少的教材知识需要我们充分地理解:采用“双线组元”的思路进行编写,每个单元既有“人文主题”,又有“语文要素”;阅读能力训练的层次非常明晰:安排了36次作文训练项目;非常关注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非常关注学生的语言学用活动;教材编写、指导用语的风格有巨大的变化,文气充沛,大量使用书面语和术语。  相似文献   

10.
熊茂成 《小学生》2010,(12):49-50
谈到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来讲,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应当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但在教学实践中,听说训练和读写训练的地位却是有区别的。在一个学期中,教师对“写”的数量、方式以及它与“读”的训练等,都能做到心中有数,而对“说”的度量,当然不能说没有,但究竟有哪些具体安排,这恐怕是部分教师难以说得清楚的。即使是各种公开教学、教改实验,也是关心“读写”的多,涉及“听说”的少。  相似文献   

11.
<正>一、“读、写、做”的要义解读在当下不断深化和推进的课改实践中,所谓指向语用素养提升的“读、写、做”联动,其中的“读”主要指单元基础文本阅读,和与单元基础文本具有一定相似度的拓展文本阅读,以及匹配、呼应单元主题的整本书阅读;“写”主要是指围绕单元文本阅读中的习作训练要素“练点”展开的随文小练笔,包括单元主题习作的综合练笔。“读、写”联动是阅读教学中追求高效的读写结合训练,具体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寻找最佳结合点,有效落实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12.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3年8月,乌海一中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读写训练研究中心专题研究组批准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读写训练研究实验基地”。“读写训练研究实验”课题为国家级研究课题,学校申请了该课题的子课题。  相似文献   

13.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没有简易可行的操作方法?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语言积累和课外写作训练,运用方法,加强训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其中课外读写“哆lai咪”,是提高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的一种切实可行的读写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四川省中语会的支持下,我校开展了“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系列训练”的实验研究。这项实验就是运用“读写结合点”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系列训练,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探索读写结合的规律、特点和方法。“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系列训练”的特点有三:第一个特点,运用“读写知识结合点”进行读写训练。“读写知识结合点”是指读与写在知识  相似文献   

15.
吕爱华 《教师》2011,(34):98-98
《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指出:“初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交际初步运用的能力。”本文从引用“流利领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等方面阐述了初中英语读写的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16.
六年制小学语文,从八册起,安排了二十八篇“读写例话”,十四个侧重于读,十四个侧重于写。所谓“读写例话”,就是以一篇课文为例,进行有关读写基本功训练的谈语。一个读写例话,就标明一项读写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什么;一个重点训  相似文献   

17.
传统教学以写作为中心,所谓“读写结合”,实际上是让“读”为“写”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读”和“写”——传递信息和获取信息的心理差异以及它们不同的功能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也发展成语文教学研究的两个并行的领域。不过当我们探讨思维训练的时候,又会注意到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因为二者都是以语言为载体。  相似文献   

18.
黎君明 《考试周刊》2012,(80):34-35
随文练笔是教师在阅读教学进行中,相机引导学生利用有关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方式。如能实现“无缝链接”,就能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为练就生花妙笔提供可能。“随文练笔”现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写作训练,要将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读写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重“读写”,而忽视“说话”,因为“读写”可以给学生带来分数,给教师带来声誉,相反“说话”费时多,而见效隐,因此,我们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说话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20.
一、释义与界定语文“双轨”教学是烟台市初中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课题实验的简称,是烟台市教委自1996年下半年以来为实施素质教育而大力推广的重点课题。其中,“大量读写”是核心,是前提;“双轨运行”是机制,是保障。所谓“大量读写”,是指将学生现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