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新廷 《地理教育》2010,(10):10-10
江苏省铜山县大许镇中心中学陈新廷教师回答: 记忆能力是保持学习成果的能力,必要的记忆是学生理解和应用的前提。在初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必须记住的。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记忆中的困难,如何使学生轻松地学到知识并学而不忘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图式理论是关于知识存储与应用的理论,图式是一种记忆结构,是语言习得者记忆词汇的捷径,在语言学习中应用广泛.本文探讨了图式理论的特征及其与记忆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图式理论基础之上的词汇联想记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阶段,地理是一门偏向理科思维的文科学科,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因素对于地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特别是对于地图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知识都比较抽象,比如地理地貌和气候条件等,记忆这些内容必然离不开地图。地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貌以及气候的变化,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各个地理位置的分布。因此,从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入手,浅谈如何将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4.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理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在地理教学中,对于基本知识的了解及记忆是学生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的基础。记忆是人脑对经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记忆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它是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的一种本质特性。记忆对于学生来说,更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有人认为,记忆是件枯燥乏味的事情,那是因为没有掌握记忆的诀窍。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对于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及智力,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裨益的。下面,笔者结合平时教学实践将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及应用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记忆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记忆也就无所谓学习,有了记忆,才能有知识的积累。 单纯的强化记忆是必要的,但很乏味,很费劲如能巧妙地在趣味中记忆,才有可能记牢固。 地理学科知识的记忆方法很多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记忆地理知识是目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董雪丽 《成才之路》2009,(26):56-56
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学会学习地理知识,学会解决地理问题。在地理教学中可用谐音记忆法。此方法在地理记忆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谐音法在众多的记忆方法中是其中比较简单、有效、有趣的方法之一。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利用谐音记忆知识。  相似文献   

7.
认知心理学家司马贺在《人类的认识———思维的信息加工理论》一书中写道:“学习过程是对一系列符号的学习、存储以及以后的提取和应用的过程。学习不能只靠记忆,还应会利用,能创造。因此,要培养学生自己提取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这一观点,是把学习过程看作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的是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倘若教师只要求学生记住知识结论,在教学方法上自然只要求学生记住知识结论,在教学方法上自然只需要教师一人讲解,一讲到底,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不可能得到发挥;再者,由于学生没有深入参与并体验获得结论的过程,不但…  相似文献   

8.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数学学习是否需要记忆?柏格森在《物质与记忆》一文中写道:“记忆与其说是一种心理状态,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活动状态。”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记忆是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及提取输出的过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要的记忆可使识记的数学知识信息在  相似文献   

9.
记忆是人脑对经过的事物的反映。柏格森在《物质与记忆》一文中写道:“记忆与其说是一种心理状态,不如说是一种思维状态。”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记忆是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及提取输出的过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要的记忆可以使识记的数学知识信息在大脑中形成表象并使之内化。同时记忆又是积累经验、丰富知识的基本手段,没有记忆,数学学习只会成为一句空话。笔者经过多年实践,现归纳数学记忆策略如下:一、兴趣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事物,就易于记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记忆能…  相似文献   

10.
记忆是经历过的某种信息在头脑中的保持,它包括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在地理教学中,只有借助于记忆,才能实现知识的存贮,并为应用知识和获得新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实践证明,增强地理记忆的趣味性,会激发学生的记忆兴趣,对学生保持长时记忆和解决学生记忆地理知识难的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杨学梅 《学周刊C版》2011,(7):116-117
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理兼容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很广。高中地理学习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并不感到困难,但庞大的地理知识记忆任务常成为学生头疼的事情。地理知识记忆不牢固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努力记忆却总达不到理想的预期效果会打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甚至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本篇文章针对地理知识记忆难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掌握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12.
不少学生认为,地理知识是靠死记硬背获得的。因而,反复、机械的记忆成了一些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其实,地理知识丰富多彩,记忆地理知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要尽量减少机械记忆的成分,防止不理解教材的含义,特别是不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单纯从字面上去记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以下记忆方法,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一、图像记忆法由于地理学科主要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与空间结构,因此,反映空间位置的地图就成了地理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学生不可缺少的地理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3.
在地理学习中,往往有大量的地理事物和现象需要学生记忆,如果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效果可能也不佳。所以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克服记忆中的困难,加强对他们记忆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切实可行的科学记忆方法,使其能轻松记住需要识记的知识,努力做到学而不忘,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4.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认知错觉"的影响,将学习阶段的习得水平等同于最终掌握水平,从而导致低效学习。存储力和提取力在记忆保持中作用不同,二者呈负相关,在学习阶段提取容易并不能促进存储,而"有难度"的提取却使记忆保持更持久、可迁移性更强。有效学习策略往往包含"必要难度":(1)变换学习情境,通过学习与提取的情境不一致产生"必要难度";(2)分散学习,通过调节学习间隔产生"必要难度";(3)交错式学习,通过对学习事件的顺序安排产生"必要难度";(4)生成或测试,通过提取练习制造"必要难度"。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人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没有记忆哪能谈得上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可见兴趣的重要性。由于初中升学考试地理未列为必考科目,许多学生对该学科不重视,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精心设计好第一节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16.
地理作为一门文理结合的学科,综合性比较强,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无论是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还是学生对大量抽象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都比较困难。如何学好地理知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顿悟也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讲述各种文学艺术方式在地理知识传授、地理规律掌握以及地理思想领悟上的应用,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兴趣,并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其他学科和生活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7.
趣味性教学课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构建,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要巧妙地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趣味性;融入游戏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采取趣味记忆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眭永翔 《成才之路》2014,(21):76-77
一、问题的提出 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家长和教师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即把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和学习成绩的好差归因为智力问题。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让更多的人逐渐认识到,大多数学生的先天智力并无明显差异,出现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后天形成的知识框架的缺陷,知识的缺陷就会表现为能力的不足和成绩的差异。教学过程是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记忆、积累、应用知识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能否灵活应用,关键是看所学知识是否转化成了长时记忆,能否在需要时随时从知识结构中迅速提取。二、理论依据 当代心理学家把人的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对解决问题思维过程而言,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更有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长时记忆好比是存放各种知识的“仓库”,思维需要什么知识就可以到“仓库”中搜索并提取,长时记忆中的知识越多,思维反应越快。短时记忆则如同是形成思维结果的“加工间”,通过思维过程形成的结论、推理等,都是在短时记忆中实现的。简单地讲,长时记忆就是知识记忆的时间比较长久,短时记忆就是知识记忆的时间比较短暂。德国的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为我们揭示了人的记忆和遗忘规律,说明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要及时巩固,以便把短时记忆及时转化为长时记忆。利用遗忘规律,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和记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暗含着一条基本假设:学习主要发生在对知识和经验进行编码的阶段;提取只能测量先前学习经验的产出,但本身并不能产生学习。然而,美国普渡大学Karpicke博士自2008年以来,在世界顶级杂志《科学》上相继发表的有关记忆提取的数篇文章揭示,提取并非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中性事件,而是会对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的相关事件,每一次提取动作都会改变记忆和重构知识。提取式学习的基本观点是:提取是理解学习和促进学习的关键过程,提取练习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知识提取是由线索驱动的目标搜索过程。Karpicke等人关于提取练习和基于概念图的精制化学习对有意义学习影响的对比实验显示,与基于概念图的精加工相比,提取式学习能够产生更持久的记忆保持和更好的学习迁移。这一研究结果引发了与Novak团队Mintzes教授的学术争论,撼动了数年来概念图式的精加工策略在当代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引发了学界对提取式学习的极大兴趣。在线教育由于具有时空分离、师生互动较少、反馈和干预滞后等先天不足,尤其需要注重引导学习者练习和运用提取策略;设计多元化的提取式学习活动;通过境脉更新,促进知识重构和知识迁移;实现精制学习与提取式学习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站在心理学的视角,从记忆的加工的过程出发,分析了记忆的编码、存储与提取的加工过程与大学英语学习的关系,为大学生提升记忆效率、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提供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