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以及计算机课程的不断增加,学生们对计算机特别是计算机拨号上网(Internet)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谈论如何上网,上什么网及上网后的得失,已成为学生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学生上网一般有三条途径:一是在学校计算机实验课上网;二是放假或休息日回家上网;三是到网吧上网.那么,学生上网的利、弊何在?如何正确分析、引导学生上网是摆在学校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肃课题.  相似文献   

2.
粟明昌 《湖南教育》2007,(10):22-23
青少年上网成瘾,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现象.学生一旦染上网瘾,就变得注意力难以集中,性情急躁,成绩急剧下降.此外,学生上网带来的安全隐患让学校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3.
从2005年毕业到现在,我从事了六年的教学工作,亲眼目睹了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迅速.我教的是信息技术课,这样就和电脑使用密切相连.学生每节课都是在机房上的,但是学生们对这门课并不是太感兴趣.因为他们以前接触电脑大部分是为了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看小说.所以上课的时候总是想玩,对于老师讲的相关知识并不想学,这样严重影响了上课的质量.不仅如此,通过多方了解还知道,中学生缺乏自制力,总是不加选择地上网,不但影响了学习,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为了较全面地掌握我校青少年的上网情况,引导青少年上网,提倡网络文明,使青少年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的关系,我做了一次我校学生上网情况的问卷调查.共发放6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60份.通过问卷归类分析,对我校目前中学生上网状况有了初步的掌握,同时,这次调查也使得我加强中学生网络知识的教育有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上网,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丰富生活,也能使一些学生沉溺其中、难以自拔、混淆是非,甚至误入歧途.外界的"围追堵截"对学生迷恋网吧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中小学生处于未成年阶段,他们心理上、思想上对网络的各种诱惑难以正确认识与抵制,因此,如何减少上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筑牢学生上网的心理防火墙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学生网络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日益普及,网络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学生与网络的关系日益密切.但学生上网的心理各不相同,概括起来有:好奇、挑战、交往、宣泄、自由、网恋和性需求等.对网络的过分迷恋和心理免疫力较差,就会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下降,道德行为失范、身心发展受到影响.因此,把握学生上网的心理特征,分析上网产生的心理效果,寻找具体的对策并加以解决,是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1教学背景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了上网的行列,广大青少年对网络趋之若鹜,纷纷触网.然而绝大多数学生上网主要是在聊天和玩游戏,因此,非常有必要就这一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引导中学生健康上网,趋利除弊,用正确的态度看待和使用网络.使网络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离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也越来越近了.网络的大众化,让学生在网络上学习了新知识,接受了新信息;而另一方面,却又能出现了许多学生痴迷上网,接受了一些不良信息,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为此,社会各界议论纷纷,有的认为中学生在网上可以学到更多知识,支持他们上网;而有的则认为网上不健康的东西太多,不应该让学生上网.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来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呢?这是作为一名教师来说就更应该注意的问题了,本人从网络的正反两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薄论.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操作性较强的一门学科,也是技校生必修的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接触过电脑,而且很"熟悉"地运用电脑,比如上网QQ聊天,上网玩游戏,上网看电影等.但是真正上电脑课时,枯燥无味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原因是没了以往在网络空间遂游的乐趣.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样组织好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学习举并找回乐趣呢?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就高职院校学生上网情况现状进行了专门调查与研究,了解了高职院校学生上网的目的,反映了学生上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健康使用互联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如何指导学生健康上网,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从而有效利用好这块阵地来加强学校的德育建设,是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职校教师在提高自身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时代,学会利用网络,因势利导,积极规范青少年的上网活动.从我们的经验来看,目前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应是当务之急.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到来,很多家庭都拥有了电脑、手机,可以随时上网.或许是因为上面的一些因素,现在的中学生在教师眼中是越来越难教,尤其是农村有很多的留守学生.他们有了手机就有了寄托,上网几乎可以满足他们的一切.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职学生手机上网现状,通过对手机上网的灵活性、便捷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分析,探讨了手机上网对高职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就如何应对高职学生手机上网带来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21世纪,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网络化生存日渐由时尚变为平常.据我校对高年级四个班的学生随机调查,拥有电脑的家庭已占85.5%,其中已上网的家庭占48.8%.调查还表明,家庭拥有电脑的学生100%都喜欢玩电脑;家庭电脑已上网的学生,100%喜欢上网.家庭电脑没有上网的学生,往往想办法到亲戚、同学家上网,个别学生甚至还去网吧.上网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社会网络化的巨大冲击和挑战.网络化环境下的小学德育该怎样进行?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不能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任广宏  李凤红 《教师》2013,(27):16-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网络文化不仅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固有的文化发展形态,而且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高中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因此,手机网络文化对传统的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为了深层次调查手机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我们对高中学生手机上网做了一个调查。1.调查方式本次调查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中共发放问卷600份,实际回收560份,回收率为93.3%。2.调查结果数据显示:47%的学生表示每周上网不超过2次,38%的学生每周上网3~5次,15%的学生表示每周基本不上。关于上网目的,45%表示是为了观看影音视频和观看讯息,29%表示是为了玩游戏,15%表示是为了帮助学习,11%表示为其他目的。就上网与学习、生活的关系问题,37%认为上网和学习往往是冲突的,35%表示上网有时会影响学习,10%认为影响很小,18%认为上网学习是相得益彰;56%认为上网会影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预防“非典”的非常时期,各种形式的招聘会被取消了。面对这种情况,上网求职就成了我们面临的现实课题。为了提高上网求职的效率和成功率,我们必须了解一些上网求职的技巧和注意事项。那么,上网求职  相似文献   

16.
网上冲浪,一听这美妙的名字,就知道上网是一件快乐的事。确实,鼠标一点就能遨游世界各地,难怪网民逐年递升。现在,学生已成为网民中不可小觑的一族。他们在网上或聊天,或学习,或寻求信息,或玩游戏,切身感受到信息时代的美妙。然而,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掉入陷阱。   陷阱之一:掉入游戏的漩涡。就大多数学生来说,对游戏情有独钟,乐此不疲。有的学生为了玩游戏,竟荒废了学业,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前时期,经过有关部门对游戏厅的整顿、封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在玩游戏的大军从游戏厅开始转向网吧(或…  相似文献   

17.
1引导家长做好监管专家认为,电脑游戏和上网就像电子海洛因,学生年纪小的时候,好的习惯容易养成,能够在上瘾前就控制好。因此,对学生上网的监管要从小抓起。现在家长对于孩子上网认识的误区很多。许多家长  相似文献   

18.
寒暑两个假期是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的自主时刻,但学生往往把寒暑假当成学习间隙的狂欢,没有进行合理的利用,放假就沉迷上网就是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而有效的网络阅读引导,能够杜绝学生陷入网络游戏的泥淖,让他们的假期过得更为充实。  相似文献   

19.
当学生上网达到迷恋的程度时,就意味着上网成为了学生的顽症。要改变这种旧的习惯,就必须用新的习惯来代替。要建立新的行为习惯系统,就要利用健康兴趣爱好来引路,利用科学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来引导。 一、了解学生,找出学生迷恋网络的起因是去掉“上网瘾”的前提。当发现学生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做老师的要保持冷静,认真倾听学生的述说,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心  相似文献   

20.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而兴趣又有很多种,有效兴趣是我们最值得研究和激发的,信息技术课程中,这种有效兴趣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兴趣展开研究,以达到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90%的初中生都喜欢上电脑课,即信息技术课,而问其喜欢上课的理由则不容乐观,很多学生说可以上网、可以聊天、可以玩游戏等,那么这种喜欢是我们所要的兴趣所在吗?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兴趣该是什么?该如何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