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互"精神 1946年5月11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参加了南京梅园新村举行的工作人员陈浩和李晨同志的婚礼.周恩来郑重地向这对新人提出了"八互",即"互敬、互爱、互助、互勉、互信、互慰、互让、互谅."这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在长期夫妻生活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的爱情真谛.  相似文献   

2.
最近,四川省华云工农区发现了一处革命遗址——丁家坪纸厂.这个纸厂是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新华日报》的纸张供应地之一,是敬爱的周恩来同志派人筹办的。1941年秋,设在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为了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根据周恩来同志  相似文献   

3.
有人提出怎样才能让"过头话"远离媒体?对这个问题,我想以邓颖超同志一次审稿做法说点看法. 1976年底,在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前夕,<人民日报>将3篇悼念文章送邓颖超同志审阅.邓颖超同志要求对原稿中某些不实之处加以修改.她指出3篇送审稿中的几个不实之处包括:一、讲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期间,李少石(廖仲恺之女廖梦醒的丈夫,引者注)被国民党特务谋杀,事实早已查清,那属意外事故,不是谋杀;二、讲1938年长沙大火,是国民党企图谋害周恩来,事实是国民党对日军进攻采取焦土政策,"谋害"之说是夸大;三、讲在(重庆)红岩村时,周恩来、邓颖超经常和战士们一起浇水、种菜、浇粪,实际上只是偶尔为之,不是"经常";四、讲周恩来在重庆(国共谈判期间)和毛主席"寸步不离",也起码是不科学,因为当时两人各有各的活动,不可能"寸步不离".(根据<新民晚报>2004年2月26日报道,作者:范敬宜)  相似文献   

4.
正章文晋与周恩来的情缘1931年,章文晋从德国留学回国后,即投身党的地下工作。一方面进行抗日斗争,一方面在西南联大完成清华大学未完成的学业。1944年,中央为了抗战胜利后的人才准备,将一批学生党员撤到延安。章文晋本来也准备撤到延安,后因工作需要,被"截留"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后又转驻南京。在重庆期间,章文晋结识了周恩来副主席,并作为他的秘书兼翻译参加了国、共、美三方会谈和内战爆发后美国所谓的"调停"工作。此后,他便一直追随周恩来搞外交。周恩来对他或是亲切关怀教导,或是严厉批评教育,都含有深切关怀和精心培养之意。章文晋对周恩来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八十五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发表周恩来书信一组,刊登于三月二日的全国各大报纸.其中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九日给宋庆龄同志的电报末尾,署名的下面还有"子皓"二字.这"子皓",本来是发报的时间,即一月十九日,可是有几家报纸却把它排在了另起一行的顶头.这说明,我们的一些编辑同志还缺乏这方面的常识.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要记者陆诒去采访“国民政府”的监察院长于右任。陆诒说:他不会谈什么国内政治的.周恩来同志说;就不要他谈国内政治,可以请他谈谈办报的往事让我们学习学习也好.果然,那次于右任把他在辛亥革命前夜如何办  相似文献   

7.
皖南事变后,重庆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国民党逮捕进步爱国人士的事情不断发生。在安排邹韬奋同志化名离开重庆后,周恩来同志又要我离渝,去海外从事宣传工作。我1941年8月离开重庆,由公路经桂林,转乘飞机到香港。  相似文献   

8.
1998年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南京是周恩来同志曾经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梅园新村留下了周恩来同志的光辉业绩,南京人民对周恩来同志怀有特殊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9.
九月八日光明日报用整整两个版(第五版和第六版)的篇幅报道了刘少奇同志和周恩来同志来我院视察的情况;报道了我院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情况和成绩.这两个版的稿件是我们自己动手为光明日报撰写和组织的,并且我们还派同志去报社参加了这两个版的编排工作.这次组织稿件,由学校党委书记顾稀同志亲自挂帅.九月三日,顾稀同志召集了有各总支、直属支部书记、宣传委员参加的会议,讨论如何组织报道的问题.在会上确定了三个报道内容:一、报道九月二日刘少奇同志和周恩来同志来校视察的情况,以及由此掀起的全校的生产劳动新高潮.二、报道全校大修铁路,大办工厂,支援钢铁建设.三、报道全校大搞教学改革,大搞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08年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日子。为纪念人民敬爱的好总理,央视一套黄金时间从2008年3月1日起播出了30集电视连续剧《周恩来在重庆》,真实再现了周恩来1938年底至1946年5月在重庆南方局将近9年的战斗生涯。这是周恩来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周恩来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代表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国共合作、促蒋抗日的谈判,领导南方局、国统区和南方各省党的工作、军队工作、统战工作及宣传文化教育工作。该片充分展示了周恩来过人的智慧、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丰富的个人情感和人格魅力,表现了周恩来在政治斗争中的原则性、坚韧性和灵活性,以及对战友、对青年、对孩子们的关爱和对父母的亲情。  相似文献   

11.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重庆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新华日报社、生活书店等革命宣传、出版机构遭到迫害。我党为适应新的斗争形势的需要,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南方局领导建立了第二、三线出版机构的工作。 1945年初,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奉周恩来之命,来到重庆家院坝16号国防动力酒精厂总管理处,为创办第三线出版社事宜,商于  相似文献   

12.
调入南方局文委工作 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后,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也由武汉迁到重庆.1939年1月,周恩来、董必武等同志领导下的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南方局是党中央的派出机关,领导当时国统区和部分沦陷区各方面的工作.下设有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和青委、妇委、文委等,分别主管各方面的工作.主要是贯彻执行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具体点说,是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组织人民以争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3.
抗中战争时期,有一次《新华日报》记者陆诒到重庆曾家岩五十号找周恩来同志。陆诒说:“最近时局沉闷,新闻很少。报上的新闻报道,读者也不愿看。”周恩来同志说:“这是因为你们没有深入群众,不了解读者要求的缘故。我建议你们除了必要地采访上层活动以外,还要眼睛向下,访问群众。譬如说,重庆街头不是常见到从战区流浪的儿童替人擦皮鞋吗?还有嘉陵渡口的船夫和市内公共汽车的售票员不是经常  相似文献   

14.
巢峰 《编辑学刊》2006,(1):18-19
1997年12月9日,在第五届中国韬奋出版奖颁奖大会上,我曾以这个题目发言.今天,我仍以这个题目在上海纪念邹韬奋先生诞辰110周年大会上发言.在韬奋先生逝世以后,1944年10月11日,周恩来在延安主持召开了专门会议,制定了<纪念和追悼韬奋先生办法>,周恩来同志审阅时在稿旁亲笔写上:"提议以韬奋为出版事业模范".这个<办法>在送给毛泽东同志审阅时,毛主席亲笔批了四个字"照此办理".韬奋先生是中国出版界的楷模,这是周恩来同志提议、毛泽东主席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这是顺理成章的《新华日报》创刊于武汉,成长于重庆,而创刊前的筹备工作,则是从南京开始的。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周恩来同志为首,有叶剑英等同志参加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来到南京,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和国民党政府谈判共同抗日问题。那时,党中央就决定在南京出版《新华日报》——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党报。几经谈判,国民党政府被迫同意。然而计划着手筹备未久,上海,南京相继沦陷,使报纸在南京出版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水平,之所以尤为重要,是由新闻工作者的任务和职责所决定的。一个报界老人曾回忆这样一个故事:抗战时期在重庆,一位女记者访问周恩来同志。她拿出笔记本,把预先写好的问题提出来,周恩来同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时,由周恩来倡议,天津青年学生成立了进步的爱国团体觉悟社,在中学读书的邓颖超,参加了该社。该社初建,五十位青年男女为避鹰犬注意,隐去真名,大家抓签以数字号码代替名人姓名,邓抓到的是“1”。觉悟社创办刊物由周恩来主编《觉悟》杂志,当时邓颖超同志只有15岁,  相似文献   

18.
一九四九年冬天,周恩来同志听到一位原来在重庆商务日报工作的同志从香港来到北京时,他回想起了重庆商务日报当年的情景,很高兴地说:“重庆商务日报这段工作做得很不错。一九四一年我党在重庆还是比较孤立,只有文化教育界人士敢于接近我们。商务日报动员工商界反对四大家族,工商界开始靠近我们,扩大了我党的统一战线。”根据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域要“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  相似文献   

19.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敲定,是改稿艺术的佳话。周恩来经历与改稿相关的工作有: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觉悟》;编辑《敬业》,兼任《布尔塞维克》编委;创办《少年》、《赤光》、《军事通讯》;领导创办重庆《新华日报》、《群众》周刊,  相似文献   

20.
同读者保持密切的联系,是我们党报党刊的优良传统。保持这种联系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热忱地、认真地处理读者来信。恽代英、肖楚女同志主编的中国青年和周恩来同志领导下的新华日报,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前些时,从两位老同志那里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亲自回答一封读者来信的事迹,使我们深受教育。一九三八年,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的最初几个月里。重庆北碚通俗教育馆的工作人员罗宗典(当时三十七岁),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不够理解,渴望求得解答。他想到了新华日报,便给编辑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